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对进一步了解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及其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原生动物细胞结构的观察中,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光镜观察显示的结构图像仅是一个层面,其结构信息十分有限;电镜观察可显示细胞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外)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生命现象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完成的,细胞是生命科学主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观察细胞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细胞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课程标准推荐的"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案例中,明确提出实验目的: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对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章,是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圈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基础上,认识到生物圈中同时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微小生物——病  相似文献   

4.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课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实验内容.它对学生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深入理解基因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创设实验情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典科学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几个经典实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更全面的认识,了解细胞核通过控制哪些活动来行使其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6.
《细胞》是紧接绪论后的第一部分教材。无论是从生物体结构,生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还是从生物学基本技能来看,它都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学好,牢固掌握。怎样理解这部分内容,教授这一课呢? 一、明确教学目的,掌握植物体构造基本规律通过《细胞》的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1。明确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2.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三大基本生理功能,认识由此而形成组织、器官,从而构成植物体的基本规律;3.通过实验,初步获得洞察生物构造微观世界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细胞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果与细胞遗传学验证性实验结合,设计一个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两项技术和两种方法:生物显微镜操作与有丝分裂制片技术,人工诱导植物染色体变异方法与方差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了有丝分裂变化过程、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等特征,与秋水仙素对植物遗传和变异的影响。并在该实验基础上拓展了一个细胞遗传学研究性实验,通过"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创新研究性实验"的多层次、研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敏 《生物学教学》2003,28(5):51-52
本文以上海市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学教材为依托 ,介绍了从常见的事物中挖掘实验材料来充实课内外教学的几个实验活动。实验分四组 ,每组由一至几个小实验组成。所有的实验简单易行 ,符合初一新生的实际水平 ;所选的实验材料也符合按正常教学进度时的季节供应状况。1 细胞的观察1.1 实验说明 细胞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怎样形象地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从日常饮食中、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实验材料 ,利用显微镜探寻这些材料的细胞组成、细胞形态、细胞结构。于是在不知不觉中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在学生们的多方努力验证…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我曾担任了高中《生物》(发达地区版,上海)新教材的试教工作,就如何开展好学生实验作了一些探讨。 一、新旧教材学生实验差异比较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学生实验去除了: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动物的循环系统;4)人体遗传性状的观察。但增加了:1)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2)果蝇雌雄识别和唾液腺细胞巨染色体的观察;3)DNA的粗提取与性状观察;4)平衡生态的建立;5)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本题特点是将细胞的结构与和细胞相关的实验结合起来对考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属于实验辨析题。本题要求找出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细胞结构,我们可以考虑在显微镜下曾观察过的细胞结构。“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以观察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是看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观察棉花胚囊的方法。方法:用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对棉花胚囊进行处理,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观察。首先在解剖镜下将内外珠被剥掉,取出胚囊;然后水解过程需要反复实验得到合适的时间,否则荧光染料很难进入细胞;最后材料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用488nm激光激发观察并摄像。结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棉花胚囊组织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细胞结构。结论: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重组功能构建胚囊的立体结构,有助于了解胚囊各组成细胞的空间结构,为观察棉花及其他较大子房或胚珠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了生物的特征,我们已经知道: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同时还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圈中,有单细胞个体的存在,也有多细胞的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内容分别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单细胞生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单细胞生物如何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多细胞生物又是如何构成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整体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初一植物学教材中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目的是这样写着:“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画生物图的方法。”换句话说,这个实验就开始对刚入中学不久的新生进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绘图能力等多方位的培养了。这是一节为今后打基础的关键性实验,为此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医学细胞分离实验过程的需求,研制一套具有恒温、振荡、通氧、加样、数字显示、定时、报警等功能的细胞恒温振荡仪。仪器采用上下分离式机械结构,易实现振荡功能,操作方便;恒温控制系统采用积分分离的模糊PID控制器,加热快,精度高;并介绍了振荡频率调节原理、硬件电路、软件系统的设计等。最后,给出了恒温实验效果及其分析。实践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细胞恒温振荡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为细胞分离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瑜 《中学教学参考》2014,(17):120-120
<正>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虽然学生都已经做过,但是有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的延伸的题目,由于比较抽象,往往只能在理论的基础上凭学生的想象做题,本实验是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渗透作用所应该具备的具体条件。一、实验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下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57小鼠视感光细胞的发育及微细结构,为应用C57小鼠提供实验依据,对了解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发育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将出生后第3、7、14、21、28d的C57小鼠及成鼠采用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眼球,冰冻切片,应用ops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感光细胞的发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57小鼠出生第3d,视网膜尚未完全分层,染色阴性,未见成熟感光细胞;出生第7d,有少量细胞染色阳性,可见少量的感光细胞;出生第14、21、28d及成鼠染色阳性的感光细胞逐渐增多,视网膜分层达到10层。结论 C57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在出生后开始发育,至第7d可见阳性细胞,第14d视网膜层数及感光细胞基本和成年鼠一致,而后逐渐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17.
陈桂生 《新高考》2007,(9):46-49
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就必须了解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等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张松  俞佩芳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4-46
“质壁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实验可进一步了解细胞的渗透吸水原理。目前,多种版本的高中教材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大多是采用洋葱鳞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并用30%(即0.3g/mL)蔗糖溶液处理,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人教版新教材中采用的就是这一常规方法。上海版新教材在此基础上还增加定量实验内容:分别用10%、20%、30%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要求测量各浓度下10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后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结构)长度和细胞长度并算出比值,即B/A(%)值。  相似文献   

19.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掌握它对正确认识、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笔者对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 等。现就高中教材及相关资料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做一归纳小结。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