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教师孙逊的新著《红楼梦脂评初探》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见于《红楼梦》早期抄本上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是最早评论这部不朽巨著的珍贵资料。系统地探讨脂评,对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孙逊的这本著作就是他在这方面作出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该书分“引言”“脂本、脂评和评者概述”“脂评价值浅探”“脂评糟粕批判”“脂评历史地位试论”等五个部分,这本25万字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脂评本《红楼梦》运用了大量的绘画理论术语,在有效地阐释文理的同时,也增加了评点本身的审美色彩,这是脂评显著的艺术成就。脂评在继承前代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更多的画论术语借用到小说评点,这与古人的诗性思维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同时脂评的成就依赖于《红楼梦》文本本身,以大观因为背景作为人物生活的环境和曹雪芹“以文绘画”的文路,都为脂砚斋评点时能运用如此多的绘画理论术语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漫话《红楼梦》中的苏北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三种版本中的苏北方言进行考察和比较,认为:曹雪芹曾于雍正初年在苏北地区短期生活过;脂评本早于程刻本。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脂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从典籍文献、文学作品、艺术资料等三个方面,对脂评中出现的大量引文摘句进行量化分析,由此认识到脂砚斋评点群体对传统文化有着全面广泛的涉猎与继承,有着比较全面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进步的文化思想。丰富的文史知识与深湛的哲学、艺术修养使得脂评本身成为一个集中体现古代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已卯本》、《庚辰本》两个本子中所存在的“题记”、“夹条”和“脂批”入手,探讨了这两个本子的密切关系,认为《已卯本》和《庚辰本》是一个本子在一次定本中两个阶段的产物。它们都是脂砚斋最后一次审定《石头记》过程中的成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行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这个论题的意义和价值,这里我就不说了,只谈谈基本结论,作一简要论证.我是在六二年因受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的影响而走上研红探曹之路的.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启发下,逐步弄清了《红楼梦》原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的作者和评者(批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的生平及《脂砚重评石头记》的缘起内幕与写作及评注过程的.具体结论如下: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记者石头,《情僧录》的录者情僧,空空道人,即是书中说的“增删披阅者”曹雪芹;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评者脂砚斋,“脂砚先生”,“畸笏叟”,  相似文献   

7.
依据《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影印本辑录出的634条独有批语,通过与脂评对比,着力研究蒙府本侧批评点者的特点。由于蒙府本批者对原稿的改动情况不了解;与脂评相比,批语中没有相互争论的情况;对书中部分人物的态度不同;对其他小说的态度不同以及与脂评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因此,蒙府本批者不属于脂评者,但批语却为我们留下了与曹雪芹的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的脂评者圈外之人对《石头记》的评价,有无法替代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谈《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凡例”的三个辩论点论及《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关“凡例”的三个逐次深入的辩论点。第一个辩论点:“凡例”是真是伪?1980年6月,冯其庸先生在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提交了《论(脂视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的论文,论证的中心意思为:《红楼梦》甲戌再评原本上并没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这个“凡例”是后人伪造的。他的结论如下:“我认为甲戌本《石头记》的‘凡例’其前四条是后加的,其第五条是就脂现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回前评改窜的。‘凡例’伪造时代,最早大致不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50年代起,白盾先生就开始了对《红楼梦》的研究,至今已5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和研究体系。以白盾先生的研究著作《红楼梦新评》、《红楼梦研究史论》、《名家解读红楼梦——悟红论稿》、《红楼争鸣二百年》及其相关论文为研究资料和对象,从审美系列主题、原作家与续作家的评价、人物品评、就脂论脂与就程论程等四个方面解读白盾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审美体系以及所体现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怡姗 《考试周刊》2011,(76):21-23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我国最著名的两部人情小说。张竹坡与脂砚斋分别对《金瓶梅》与《红楼梦》做了全面系统的点评,对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原著有很大的帮助,是研究《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张评与脂评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张评与脂评进行对比,寻找其共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脂砚斋新解     
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回北京后,脂砚斋协其整理《红楼梦》书稿,并加评语,故名“脂评”,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原藏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抄本前八十回等。“脂砚斋”是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认为“脂砚斋”即史湘云。“余(脂砚斋)尝哭芹,泪亦待尽!”“脂砚斋”究何所指?此乃红楼公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红楼梦》的材料主要来自“脂批”。由于“脂批”是手抄本,存世量很少,一般人很难看到,所以《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集校·增补本》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结合桐花凤阁批校的程乙本《红楼梦》主事者陈其泰生平时代,首次考辨桐花凤阁批本凡二十回抄文底本乃为本于嘉庆庚辰藤花榭版《绣像红楼梦》,并参以异文比勘证明陈氏旁添文则为参照张新之妙本,佐证陈氏抄补之后二十回文本及其校勘,当系东观阁本俗本一系。附带考订2006年发现的补拙斋抄本之底本当源于三家评本,辨析所谓补拙斋抄本底本有脂砚斋本特征说法之误。  相似文献   

14.
马陕 《文教资料》2010,(29):11-13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一.《红楼梦》的闲文 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之书,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为该书之总要。这种观点实在不妥。还是脂砚斋有眼力,脂砚斋是这样评的:  相似文献   

16.
脂砚斋等人作为有着特殊身份、最早的《红楼梦》接受者,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认识与阐释较为深刻、全面,能独树一帜,其中有言人所未言的灼见。脂批认为《红楼梦》主题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情,二是伤时骂世。脂批对《红楼梦》主题的接受与阐释对后世读者的接受及红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红楼梦》接受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部涉于世态的小说,脂砚斋对《红楼梦》涉于世态予以全力关注。脂砚斋对《红楼梦》涉于世态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个人学习修养、金钱义利与贫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和虚伪粉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依据抄本的缮写避讳形式,推断《红楼梦》容庚藏120回抄本的形成时代在道光元年之后。据此,进一步比勘此抄本与当时坊间流传的其他刻本之间的文本异同现象,论证容庚藏本实乃远于脂本、程甲本和东观阁本版本系列,而更近于程乙本版本系列。通过异文举证,考定该抄本在缮写时很可能参校了道光壬辰王评本;并以光绪丙子王评本、光绪大观琐录本等佐证容庚藏抄本并非《红楼梦》早期版本。同时,证伪了"它的存在已经使《红楼梦》120回抄本早于第一个排印本的结论成为可能"之判断。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具备北大藏庚辰本的基本特征 ,但与北大本相比 ,又存在许多异文。查考其版本来源 ,我们发现 ,师大本不仅与庚辰本有关 ,而且与己卯本、甲戌本、戚序本、程甲本 (或甲辰本 )的内容 ,都有联系。初步推断 ,师大本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参考甲戌、己卯、戚序、程甲或甲辰等本 ,校补整理而成的 ,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逐条批驳了欧阳健《关于脂批的“针对性”和锋芒所向》一文对《红楼梦》中所谓“重评型”脂批的解释及其有关结论,指出欧阳健为了论证其“程前脂后”的观点,已经滑入了牵强求证的末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