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李索教授的《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是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整理研究的力作,我在衷心祝贺其付梓的同时谈谈拜读这本撰著的三点认识。其一,这是已出版的敦煌写本校证中第一部有关《春秋》经传的校证。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成于西晋,但它解释的是《春秋》与《左传》,所以为《春秋经传集解》的敦煌写本作校证,所面对的材料从根本上看是先秦的经与传。敦煌卷子是中古的,但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反映的内容是上古的,这就决定了敢于和能够为《经传集解》写卷做校证的不仅应当熟悉汉魏至唐宋雅俗文字使用的情形,而且应当具备先秦汉代经…  相似文献   

2.
李索教授的《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正》是一部敦煌写本段学经典的文献整理研安的力作,我在衷心祝贺其付梓的同时谈谈拜读这本撰著的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李索著《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一书,已于2005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敦煌写卷中,有许多儒家经典写本。其中《春秋经传集解》写卷就有37件之多,内容涉及桓、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九公中的59个年号,篇幅长者万余言。这些写卷,大多为南北朝至初唐时期之遗墨,远早于各种传世版本,因此,它们在经学、史学、文献学、语  相似文献   

4.
英藏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共12个编号,十三卷,存部分经、传、注文。其中十卷为杜预集解之抄本,三卷为《春秋左氏传》节选本,多为南北朝时期所抄。与阮刻本相比,保存有参考意义的异词、异字千余处,在版本、校勘、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敦煌《左传》写本为《左传》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材料。利用这批材料,不仅可以证实文献记载的隋唐时期杜注《左传》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可以据之了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书写格式、《春秋正义》原本之书写格式、《左传》写本所反映的敦煌教学情况等。同时,由于这是一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写本,保存了当时《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文本面貌,对于我们探寻《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文本之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建平著《敦煌文献丛考》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论文集是作者18年来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该书共收集了21篇文章。其中有关《尚书》残卷研究的有《敦煌本〈尚书〉叙录》、《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4篇文章,有关《诗经》研究的有《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等4篇文章,有关《礼记音》研究的有《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等4篇文章,有关《刘子》残卷研究的有《敦煌遗书〈刘子〉残卷校证》…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抄成于南北朝至初唐时期,其异文中有异体字三百余个,绝大部分是隶书楷化和草书楷化时产生的新字,许多可成为当今字典辞书的源头性例证。文章择取28例对《汉语大字典》例证的缺误进行了弥补和订正。  相似文献   

8.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共有通假字31组,为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判断理解文献古义,辨清学术史上的相关论争,提供了实证材料。其中85%以上的借字除了读音与本字相同相近外,形体上也与本字相近。但在不同的卷子中本字与借字的使用并不一致,表明魏晋时期这些字的使用正处于发展演变时期。  相似文献   

9.
写卷《春秋经传集解》中有异体字306个,绝大部分是隶书楷化和草书楷化时产生的新字。同正字相比,形体有明显的继承性,时间是历时的。其中异写字占68%,异构字30%,异位字仅2%。研究表明,造字理念更新和部件混用是异构字产生的两条基本途径。笔划减少、书写方便是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崇依 《文教资料》2011,(36):233-234
浙藏敦煌文献共有204号写卷。写卷内容丰富,有佛教经典,有道教经典,也有世俗文书。内容的多样,也给定名带来极大的不便。今有宗舜法师《〈浙藏敦煌文献〉佛教文献考辨》珠玉在前,笔者不揣浅陋,略陈见解14条,希望能对浙藏敦煌文献的定名工作略有补益。  相似文献   

11.
唐五代以来盛行刺血写经,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反映了佛教刺血写经与儒家价值观之冲突。牛肃志怪传奇集《纪闻》中"屈突仲任"故事以及敦煌老人刺血写经的题记,则显示出刺血写经在佛教地狱信仰背景下在庶民间的转变,可视为佛教中土化、世俗化历程中的一个侧影,故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具有重要的宗教思想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变文集》中的《破魔变文》、《降魔变文一卷》、《难陀出家缘起》三篇,由王重民先生校录;《祗园因由记》,由王庆菽先生校录。《敦煌变文集》出版后,徐震堮、蒋礼鸿诸先生又加补校,项楚先生亦作《〈破魔变文〉补校》、《〈降魔变文〉补校》。望洋兴叹之余,不避效颦之讥;若少有拾遗补阙之劳,则足以自慰。下《敦煌变文集》引文仅标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迳引改后文字;为利排印,原繁体、异体、俗写、别字一律改为通行汉字;改竖排为横排后,专名号等,相应省略。称引诸家校勘简称“某校”,出处附文末。  相似文献   

13.
窦怀永《敦煌文献避讳研究》是有关敦煌文献避讳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本文从五个方面评述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上的特色:1.分期的科学性,2.区别写卷的地域性,3.引入统计学的方法,4.提出改形避讳法,5.以碑刻资料与敦煌写卷互证比勘。  相似文献   

14.
李索 《家教指南》2003,(2):55-59
英藏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以S.85篇幅最长,年代较早,且相对完整.本文在对其全面校理的基础上,从333处异文中选取12处进行了简要辨证,以考异文之成因,议诸本之得失,正今本之讹误,明敦煌本之可贵.  相似文献   

15.
《春秋经传集解》是魏晋时代一部重要的古籍注本,其训诂视角承袭汉儒,又有所发展变化,注重对历法、地理、人物、礼制的考释,并借此来深入阐释经传;重视探究经传的联系,通过经传相互发明,解《经》说《传》。《集解》释词说句全面承袭汉儒传统,又有所发挥,注重揭示词句在经传中的特定含义,前后勾连,以交代与被释词句相关史事的方式来帮助读者读懂经传。  相似文献   

16.
敦煌写卷中的道经,为道经文献及中古汉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本文摘取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道经中一些条目,解释其中的词语,通过释义以校正敦煌道经写卷和《道藏》各自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李索 《家教指南》2006,(1):109-112
<左传>"距跃三百"中"距跃"之义前贤抄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写卷P.2509<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此处作"岠跃",为断定"距跃"的词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岠"乃"歫"字形变,"歫"本义为"止","距"乃"歫"之同源通用字,义为"立(定)","距跃"义为"立于原地向前跳".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儒家经典如<春秋经传集解>写本(残卷)多抄写于南北朝时期,早于传世本数百年,幸免于唐、宋人的传抄改易之误.较之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四部丛刊>景印巾箱本等传世版本,敦煌写本儒家经典中有许多不同的字、词.这些字、词,历来争议颇多,难有定论,从而妨碍人们对经典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获邀参加“敦煌学研究动态与〈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得亲聆诸位专家就敦煌学研究及《敦煌研究》发展所发真知灼见,不胜荣幸。本拟借此良机唯洗耳恭听,以得真谛;赵院长嘱余亦作一发言,愧才疏学浅,群贤面前妄言,必当贻笑。然恭敬不如从命,萤光涓流,尽力而已。现就近年来审稿和参与编辑《敦煌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工作体会,围绕研讨会“敦煌学研究动态”和“《敦煌研究》发  相似文献   

20.
BD.15345<春秋穀梁传集解>残卷为国家图书馆未公布的敦煌写卷,本文移录了全卷原文,并考定该写卷抄写于秘书省.又以<唐石经>及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对勘,抉发了写卷之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