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00-106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哲学取向呈现出以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主导,永恒主义、理想主义和存在主义并存的模式,且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教育哲学取向在年龄、教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担任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迫切需要我们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哲学意识。通过探索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可行路径,丰富语文教师的教育哲学理论来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被指"误尽天下苍生",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甘当"教书匠"而不想或没有能力做"学者型"教师。作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方位展开,迈入新世纪的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4.
钱薇 《学周刊C版》2010,(8):123-124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钱薇 《学周刊C版》2011,(2):80-81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老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7,(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教师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的现状,历来为人所诟病。如今的语文教育在评论者的笔下,近乎到了严重侵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程度,这不禁令处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汗颜不止。汗颜过后是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该如何寻求突破?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影响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更影响学生未来的情感思想,生活与职业。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捷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大面积倡导实施,并且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世纪需要一批新型的、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因此,师范高校肩负着培养一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然而,由于传统语文教育造就的这一批未来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水平不高,表现在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口语交际能力比较弱等,他们很难胜任小教工作,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下一代。针对此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华夏神州的每个角落。作为语文教师,思考的应该更多。曾经担负着"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骂名的语文教师们,能不深入我们的语文教育,能不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吗?我想新课改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们由被迫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由强迫学习变为热爱学习语文。那么母语教学就真的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了。为了能让学生爱学语文,我把我的语文教学分为"四环八步"。"四环"分别是自学——展示——点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布置的语文作业到底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育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顾芹 《广西教育》2013,(5):27-27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丰富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与体会。一、挖掘文本的资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多彩,注重人文和德育的渗透,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何亚玉 《考试周刊》2011,(73):64-64
作文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可是我们辛苦付出后收获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肖瑜 《陕西教育》2009,(4):53-53
大家知道“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我们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因此,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起源。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实施语文教学,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有待于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们追求的目标。 转变教育观念,不断的研究、探索,寻求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们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 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我们把语文教育的理想概括为:让语文教育在诗意中栖居。语文教学应该来一个美丽的转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语文学习看作是精神沐浴,和学生一起享受,一同成长。我们沐浴在诗意的精神中;我们沐浴在流动着美的韵律中;我们沐浴在美好的生活中。享受语文诗意的精神沐浴,荡涤学生落满尘埃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教学取得巨大成就。可是与此同时我们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于是它就失去了原来的"语文味",如何使我们语文教学重拾"语文味"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了有效探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空气的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性化,提倡人性化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