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楠 《职业圈》2014,(29):125-12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视新闻的写作能力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综合传播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外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与中国媒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媒体往往是“大事件”型报道,因事而动,事毕则息,致使大多数时间里,外媒始终把握着中国民族问题常态报道的频率。 事件性报道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谈起建党90周年报道,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深奥、刻板、理论化等等。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甚少的外国人估计更难提起对这类报道的兴趣。为此,除了必要的理论和知识普及介绍外,网络媒体要借助自身优势,突出以"故事"作为报道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重大突发事件是衡量通讯社报道水平的标杆。时效怏、信息量大、资源整合能力强,是考量此类报道质量的主要指标。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各家媒体都竭尽资源对灾情、救援以及重建进行详尽报道。新华社占“主场作战”优势,凭借人员、资讯、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支持,在报道数量和时效上全面压倒西方各家媒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深圳滑坡事件,选取中外报道,探讨了突发事件对外宣媒体的挑战。如何对外报道突发事件,占据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作者提出报道的"深度"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孟娜 《对外大传播》2011,(12):15-16
如何在重大主题性报道中吸引海外读者的眼球,引导他们加深对中国问题的客观了解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而今年建党90周年对外报道是这个领域一个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金融风暴”。如何对外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外报道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报道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演变及其应对时要把握好“度”,以避免出现对形势的误判。  相似文献   

8.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对国内媒体的“对外报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灾难报道能够瞬间成就一个媒体,但不符合国际话语体系的灾难报道也能瞬间毁灭一个媒体。我们通过媒体来看世界,世界也通过媒体在看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媒体来看自己。本文作者以某些中国媒体对日本地震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了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这是对外宣传工作中的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在国际社会的上升,做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报道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情况看,对外经济报道是对外传播的热点,也是难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今日中国》的盲点,因此对它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地域形象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陕西地域形象的发展和现状对于陕西在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定位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从评价理论视角考察《中国日报》2001年5月1日到2022年3月16日有关陕西的新闻报道,通过对语料的报道主题、话语建构及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借助高频词、词丛、检索行等语料库路径,对文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媒体中的陕西外宣形象。研究发现:《中国日报》20年来对于陕西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民生、医疗等方面,报道内容很全面,且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但是报道主要集中在陕西整体和省会城市西安,关于地级市的报道偏少。  相似文献   

12.
<正>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平衡报道是对外传播我国声音、塑造我国形象的重要渠道。平衡报道是指基于事实的报道,兼具正面与负面内容,指出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政治偏见与意识形态色彩。总体来看,近五年来,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平衡声音占据主流地位,经济领域的报道尤其突出,但在政治与民族宗教领域舆论形势依旧复杂多变,存在不确定因素。虽然西方主流媒体在进行涉华报道时,常以其固有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对我进行负面报道,但新闻信息上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22日上午,对很多人来说,最先得知的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消息,来自新华社的英文微博报道。其时,各新闻客户端不约而同地援引了新浪微博上一个"新华-我报道"帐号的简短消息:"突发事件:中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爆炸,伤亡不详"。"新华-我报道"是新华社对外部英文报道的官微,这个落户于新浪微博的社交媒体帐号知名度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它常常领先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统计七份党报2004年至2016年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具体分析党报视域下的阿拉伯世界形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立场中立,具体表现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多围绕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利比亚和阿联酋进行,这些国家构成了党报纸媒中的阿拉伯世界形象代表;媒体十分重视新闻自采工作,消息、通讯、评论是媒体报道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方式;报道议题多围绕政治议题,政府官员是发声的主要对象,普通民众和专家作为辅助声音。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引起外国媒体高度关注,不同国家的媒体会如何解读?不同语种的报道是否会呈现不同聚焦点?西方媒体和周边国家媒体的报道角度是否存在差异性?背后的影响因素是哪些?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外媒如何报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能为我们在不同对象国进行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启示。本文选取英语媒体、日语媒体、越南语媒体和缅甸语媒体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道,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多语种的报道文本进行细读,深入了解不同外媒对国庆报道的议题选择和报道框架,同时比较文本内  相似文献   

16.
在塑造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方面,中国媒体作用甚徽。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特点是一方面原因。像中国外宣媒体的官方背景,过浓的宣传腔,报道不及时,对“敏感”事件不敢报道,技术和资金的约束,语言上不过关,等等,是我们作为外宣工作者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此文与第11期的《英国新闻媒体关注中国什么?》是一篇文章,上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英国媒体对中国报道数据方面进行分析,下半部分是从报道内容上进行分析。——编者  相似文献   

18.
正这里说的对外报道,专门指中国新闻向国外报道,其根本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际新闻向世界报道,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对外报道经常使用外语,但面向海外华人华侨时,用的是汉语。我国从事对外报道的传统新闻机构主要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的对外部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日报》、外文局等专业对外新闻机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报纸刊物等。传统的对外报道机构大多是中央单位,也有少数属于地方部门。随着新媒体技  相似文献   

19.
5月31日至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后的第二次出访,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全方位外交的战略布局。如何在传媒大变革的背景下实现高访配合报道的改革创新?如何在报道中体现集成服务的思路?这是我们在进行此次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配合报道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涉及方方面面,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朝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人民情感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