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隐喻对人类思维、概念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心/heart”是英汉语言系统中对人体相同重要部位所赋予的不同语言概念.基于英汉语中关于“心/heart”的隐喻语料,可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思维模式下“心/heart”的隐喻构建机制和运行方面的特点,从生理、哲学、语言三个层面看,英汉“心/heart”的认知模式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中英文中有关"愤怒"的情感隐喻,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愤怒"感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们具有相同的身体,物质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理解情感隐喻时,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是当代隐喻研究的重要概念,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之上的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感隐喻有诸多异同之处:英汉语言中情感隐喻的相似是出于不同民族的相似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感知;不同是因为隐喻的产生还受大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本文以"喜悦"的隐喻表达作研究对象,对英汉日常语言中有关"喜悦"的情感隐喻做进一步的收集、归纳和分析,比较全面地找出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喜悦"情感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同,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希望通过对英语"happy"和汉语"喜悦"的概念隐喻的语言表现形式的英汉对比,可以使人们对喜悦情感有更清晰的理解,在今后的语言使用中提高隐喻意识。  相似文献   

4.
孙亚楠 《海外英语》2011,(14):329-330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在表达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时通常借助于隐喻来表达。在英汉习语中都有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这些情感隐喻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主要原因是人类共享一些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同时英汉民族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世界观等上的差异也使得英汉习语中的情感隐喻带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从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习语为习语研究开辟了新道路,同时也为习语学习带来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阐释隐喻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典故等的关系,可以加深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基于英汉两个语料库对英汉颜色词"白"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分析其隐喻用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颜色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属于特殊的客观存在。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来自人们的认知经验,而人们所在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造就了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相异。论文在莱科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之下,以“红”“绿”“白”三色为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丰富的英汉语料,分析“红”“绿”“白”这三种基本颜色词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使用的异同,同时也分析了这些表达异同下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在以英汉“红”“绿”“白”为源域的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目标域既有相同也有相异。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来说,它对基本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目的域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实践上来说,对英汉颜色基本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能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深刻地理解颜色词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8.
浅析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是由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的,该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隐喻不只是个语言的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情感是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常常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由于人类有着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因此英汉情感隐喻中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李雪叶 《考试周刊》2012,(40):17-18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颜色词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也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进行了浅析和对比,揭示了两者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英汉商务语篇中有着大量的概念隐喻来再现抽象的概念文本。结合文化对这类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英汉概念隐喻具有文化倾向性,即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商务活动中,不仅要正确理解英汉商务隐喻现象,还要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准确地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为了表达这种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把它隐喻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各自语言的独特性.其相同的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则是导致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独特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运用英汉对比方法,从英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层面,探讨文化对英汉隐喻词的影响。英汉隐喻词的选择因文化重合而相同,因文化冲突而相异。揭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有助于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3.
王然 《华章》2013,(31)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英汉政治演讲中存在着大量相同的概念隐喻,但由于文化的不同,对英汉政治演讲中相同的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奥巴马2013年的就职演讲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对比英汉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与人类的思维和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不同的语言存在相似的概念隐喻,但由于受到特定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语言的隐喻又体现出自身的民族特色。文章从对英汉本体隐喻、方向隐喻和结构隐喻中的一些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来分析地理和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基干这种认识,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了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以及由干认知角度、各自的语言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体隐喻化认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呈现出的不同优势分布。  相似文献   

16.
英汉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璐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28-129,173
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问题,然而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思维和推理的方式.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研究扩展至经济语篇.对英汉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从而发现英汉语两种认知方式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7.
杨子清 《文教资料》2011,(16):35-36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丰富的关于"心"的隐喻表达,是隐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根据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心"隐喻化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英汉语言关于"心"的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隐喻现象中包含着概念合成这一认知过程,该理论可用来阐释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抽象的“爱情”情感概念更需要借助隐喻来表达。对英汉中“爱情是旅程,是火焰,是战争,是植物。”等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从认知、心理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汉相同和不同的“爱情”概念隐喻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效宁 《考试周刊》2009,(13):36-37
很久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了隐喻在人类交际和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而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这些情感隐喻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本文也借鉴了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所提出的新观点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情感隐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沈晓华  张立玉 《考试周刊》2008,(48):193-195
英汉商务表达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所使用的商务表达中会出现更多的隐喻现象。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阐释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认知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英汉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进而分析指出两种商务语言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帮助商务人士在英汉跨文化交流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