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想走出传统的困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作文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可以说,创新是作文写作的动力,也是作文的生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一、生活素材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作文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生活、看社会,要调动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认真、精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特别要让学生从熟视…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人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创造条件,放飞学生的个性,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支点和创造力的天地。那么,作文教学应怎样放飞学生的个性呢?一.给源泉——引导感受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只有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让绚丽多姿、色彩斑澜的生活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乎入手。怎样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呢?现就以我参加全国首届“叶圣陶杯”小学作文教学竞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要倾吐自己的心声,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仅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多思考,勤练笔。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正确地引导,在此,本人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往往都怕写作文,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有材料写呢?要引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小事中选材。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初中生的人生经历已有十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也不例外。是学生缺少生活吗?显然不是。而是学生对生活没有较为丰富和深切的感受,哪能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情趣的习作呢?成功的真正秘诀是情趣。如何培养学生习作情趣呢?我们只有从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着手,追本溯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情趣而打开学生的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相似文献   

6.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不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呢?回答是肯定的: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要学生有东西可写,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直接从生活中提取有血有肉的新鲜活泼的东西,形成写作的材料。怎样提取?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这是人们探讨了多年的老问题了,但是仍然是个难题。这里,我们仅就几年来指导语文课外活动小组练习观察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在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与作文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作文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任何价值。我们提倡儿童生活作文就是要反璞归真,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儿童走上生活作文之路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参与“儿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但一直以来,"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呢?一、教学生寻找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写作文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这样的素材鲜活,能写出好作文。但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很难去体验生活。我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获取素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这些新理念呢?一、看看、说说、写写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是创作的起点和源泉,一切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开辟想象的空  相似文献   

14.
孟贺宁 《考试周刊》2013,(42):48-48
<正>何为作文?作文就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思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付诸文字。可是学生谈"作文"而色变,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创作的源泉枯竭。为何这样?这是因为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生活素材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看法。一、日记是生活的第一素材生活是写作的第一素材,是创作的宝藏,任何伟大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写作的土壤,观察生活是学生作文题材的源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笔者想就观察中的三个关系浅谈我见: 第一,“观”与“写”。常见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即使“言之有物”,也不过是“从书本到作文”的依葫芦画瓢,自我创作鲜有。根子何在?缺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是创作的起点和源泉,一切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开辟想象的空  相似文献   

17.
陶彩莲 《教师》2012,(24):65-65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对习作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本文将从农村生活中开拓小学作文教学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游戏中体验习作的乐趣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 ,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平时就作文而言 ,教材中有范文 ,有写作知识 ,教师甚至也要就如何写作喋喋不休地进行“指点”和“辅导”,但许多同学在布置作文后 ,张口“没啥可写”,闭口“不知写啥”,有的干脆称作文为“榨文”,而纵观各类大考小考作文和平时作文 ,总是无法避免普遍存在的、令人头疼的雷同和跑题现象。为什么呢 ?是学生都没有生活基础吗 ?是学生的思路、生活、观察、身心发展都相同吗 ?显然不是。那么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又该如何解决上述困惑呢 ?…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在近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中学生写的作文材料枯燥,语言平淡,中心模糊,结构不清,有的离题甚远.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写作上,除了从书中找素材之外,最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作文能力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必备素质之一,一个不具备作文能力或作文能力较差的人,在生活中是会碰到很多麻烦和不便的。笔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探索之后,现将自己训练记叙文写作的经验概括如下,向同行就教。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则是写作的前提。怎样观察生活呢?作家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