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点2 字形     
一、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主要侧重考查别字:一是词语(包括熟语)中的错别字,一是句子中的错别字。具体包括: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因音同而误的、因形近而误的、成语中的别字;从考查范围来看,主要是出自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常用字(2500)和次常用字(1000)个,不涉及冷僻字;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别字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统称。错字是指写错了笔画的字,它严格说来不能称为字了。如:把“低”写成“”,把“染”写成“”等。写别字是指因形近或音近(同)而把甲字写成了乙字。如:把“迁徙”写成“迁徒”,把“刻苦”写成“克苦”等。出现错别字...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笔画错误、偏旁错误、形近致误、音近致误、义近致误。只要思想上重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激发消灭错别字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根据汉字本身特点就可以有效地遏制错别字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纠正小学生错别字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错别字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同音字产生错别字和笔画多产生错别字,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纠正错别字,根据学生心理纠正错别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题中,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考查一直是热点,题型全部为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有错别字的项”,或“找出没有错别字的项”,或找出错别字有一定限制的项。命题材料多出自教材的基本课文,也有课外读物中常用且有一定难度的词语。从试题的具体情况看,历年来只考词语(包括成语)中的别字。原因在于它们因音同、音近、形似、义近或多音多义而易混淆,和“正确识记”相悖。从近两年的考题看,  相似文献   

6.
错别字主要是由于多笔画、少笔画、部首错误、音同和形似等因素造成。部首错误、音同和形似等产生的错别字一般还是能够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而多笔画和少笔画产生的错别字通常是无法通过键盘输入的。在 Office2003中,利用选择性粘贴将文字转换成图片,再通过编辑图片和分解图片命令可制作出这类错别字。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除了因受相近部件的影响、形近音近义近字的影响和前后字偏旁的影响容易产生错别字外,还常常因为忽视笔画笔形间的缅微差异而写出一些不规范字。这些字在形体上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隐蔽性,不大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实际上,不规范字也是一种错字,如不积圾防止,任其产生和蔓延,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书写习  相似文献   

8.
错别字主要是由于多笔画、少笔画、部首错误、音同和形似等因素造成。部首错误、音同和形似等产生的错别字一般还是能够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而多笔画和少笔画产生的错别字通常是无法通过键盘输入的。在Office 2003中,利用“选择性粘贴”将文字转换成图片,再通过“编辑图片”和“分解图片”命令可制作出这类错别字。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要求高,识字量大,许多字难写、易错.解决这一难题,应分析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激发学生纠正错别字的情趣、探究减少错别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展凤 《职教论坛》2003,(14):42-42
一、因形训义,解决因混淆形近字而写错别字的问题职中生写错别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形近字的混淆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把“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把“敌寇”写成“敌冠”等等。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整体,它的笔画最初是对物相特征的摹写,每一点划皆有来历。如果我们着眼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根据汉字的字形(包括某些偏旁的最初形体)、结构分析字的意义,学生由具象感知抽象理解,能充分展开思维,字词的形、义可以在大脑皮层形成强刺激,建立起较稳定的神经联系。例如,在纠正“脍灸人口”的“灸”时,应该告诉学…  相似文献   

11.
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的字,别字是指不应用这个字而用了的字。错别字大致有:字的笔画有错误,字的偏旁有错误,因形状旧近而误用,因读音相近而误用,因意义相近而误用;有时,音形义都相近;更容易出现差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阅读材料写作的时代不同,可能出现某些异体字,有些地区还在使用繁体字,这一点,只要用得符合文意,不能算错别字.有些不合规范的“简体”字。倒应当列入错别字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刘日芳  刘日杰 《文教资料》2008,(21):136-137
错别字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阐述了纠正错别字的意义、错别字问题的成因及纠正错别字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有些汉字,笔划繁多,结构复杂,有的同音、形近的字较多,学汉字不仅要记形,而且要记义。小学生书写时难免出现错别字。教师要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在识字教学中讲清字的形音义并不能一劳永逸,还要学生多收集一些书写中的错别字,分析研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才能知错改错。  相似文献   

14.
[考点解说]从高考检测来看,命题点主要放在汉字的规范使用和错别字的辨认。高考对于错别字的考查,总是每年突出一点,比如’98就重点考查了音近而易误字这一个难点。为此,我们要特别小心以下几点:①音同、音近易误字;②形近易误字;③不规范的汉字;如已经明令不用的繁体字、异体字,特别是不规范的简化字;④常用常错字等。[强化练习]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座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争。B.原宥、仁爱和宽容,同情别人并代人受过,这才是岁月经历不断丰厚的东西。C.最近新起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克隆羊”、“克隆人”的风波,表明在世纪之交,人类最为关注的事件是生命的本源。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2、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比较有介母和无介母音节的发音,纠正方言音,学好普通话。3、继续识字,扩大识字量。多音字能据词定音,注意分析笔画繁多字的字形,辨认形近字,纠正错别字。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我感到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书写潦草,不合规范,错别字成堆。而且今天更正了,甚至每字抄一行,明天又照样错。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学生对汉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写错别字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和教给他们从根本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于是,我首先着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使他们明确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相当稳定的统一性。写文章出现错别字,就会妨碍思想的表达,甚至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损失。然后告诉他们,要有效地纠正错别字,就必须正确掌握字的音,形,义,规规矩矩地写字,不要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切忌未“立”稳,就省事图快地狂“走”乱“奔”(古时楷书叫“立”,行书叫“走”,草书叫“奔”)。  相似文献   

17.
有些同学在造句写话的时候,常常会写错别字。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错字是自己造的,本身不存在的字;别字是被误用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你瞧,把字的结构写错了,如满——;随意增减笔画,如染——;把字的部首写错了,如祝——等等,这些都是错字。而把“篮球”的篮写成“蓝”,把“幻想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衔接低高年段的重要环节,而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对错别字的纠正重视度不够.研究者分析小学生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现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汉字本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三方面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和成因.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试题年年都有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是第2题,占3分)。它要求考生能“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见《考试说明》),能辨识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又注重对成语、俗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大家来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20.
识记字形     
〔考点提示〕错别字的考查一是考查人们常用但又常常读错错的字,二是考查辨认别字。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形似而误,其是音同或音近而误,其三是固定的成语被想当然替换。如: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穴雪A.环顾侯机大楼,窗明几净,广告灯晶莹无瑕;穿天兰色制服的登机工作人员、桔黄色制服的售部小姐和葱绿色制服的清洁工人各施其事,紧张有序。B.新华书店将分两次举办2003年图书看样订会,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3万种图书汇积一堂,备上市。C.从此,他记取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