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蛾的耳朵大多长在胸部,但也有长在腹部的。夜蛾的胸(腹)部到处都是耳朵,每个耳朵只有两个感觉细胞。夜蛾就是依靠这种能测超声波的感觉细胞来躲避蝙蝠的。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藏着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触角,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谁都知道,耳朵总是长在头部的,可是不少动物的耳朵却长得十分奇特。 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触角,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都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的触角,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蝗虫的耳朵长在腹部第一节的左右两侧,看上  相似文献   

4.
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都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触角,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提起耳朵,我们都非常熟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离不开这一听觉器官。谁都知道,耳朵总是长在头部的,可是不少动物的耳朵却长得十分奇特。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都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时不停地抖动触角,就是在倾听  相似文献   

6.
蚊子: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两个触角上,它的每个触角的第二节里都藏有一个收集声音的器官,能将外界传来的声音传送到中枢神经。蚊子在飞行的时候不停地抖动触角,那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1.蟋蟀的耳朵是裂缝状的,叫鼓膜器,每个鼓膜器里有100~300个感觉细胞。雄蟋蟀振翅发出吸引异性的求偶声,雌蟋蟀的“耳”具有迎合这种特殊声音的共振作用。2.蚊子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藏着能够把外界的声传到中枢神经去。蚊子在飞行时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3.夜蛾的腹部到处都是耳朵,每个2个细胞,夜蛾就是依靠这种能如就可把以保护庄稼。5.蛇的头上既没有耳壳,也没有耳孔和中耳,靠空气传播声音是听不到的。6.动物的耳廓越大,从空气中接收的声音就越大,听觉越灵敏。马有能够转动方向的两扇大耳门,所以能主动给来自前、后方的汽车…  相似文献   

8.
蛾的耳朵大多长在胸部,但也有长在腹部的。夜蛾的胸(腹)部到处都是耳朵,每个耳朵只有两个感觉细胞。夜蛾就是依靠这种能测超声波的感觉细胞来躲避  相似文献   

9.
美洲有一种白蝙蝠,能在一秒钟内发出250组超声波,还能准确地接收和分辨同等数目的回声。它凭借这个声纳系统,从发现昆虫到把昆虫捕获只需几分之一秒,1分钟能捕上几只小昆虫。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夜蛾却能巧妙摆脱蝙蝠的追捕。原来,夜蛾身上长有一种奇妙的“耳朵”——鼓膜器。这种鼓膜器位于夜蛾腹间的凹处,能够截听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当蝙蝠距离夜蛾6米高、30米远时,夜蛾的鼓膜器会得到警报,当蝙  相似文献   

10.
夜蛾的天敌是蝙蝠,而蝙蝠的声纳系统是动物世界最奇妙、最完善的。美洲有一种白蝙蝠,能在一秒钟内发出250组超声波,还能准确地接收和分辨同等数目的回声。它凭借这个声纳系统,从发现昆虫到把昆虫捕获只需几分之一秒,一分钟能捕上几只小昆虫。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夜蛾竟能巧妙摆脱蝙蝠的追捕。 原来,夜蛾身上长有一种奇妙的“耳朵”──鼓膜器。这种鼓膜器位于夜蛾腹间的凹处,外面是一层角褶皱和鼓膜,里面有气囊、感撅器和鼓膜腔,腔内有两个听觉细胞和一个非听觉细胞,它们的神经纤维相互平行,形成一束鼓膜神经,和主神经干联接…  相似文献   

11.
夜蛾的绝技     
夜蛾,是昆虫王国普通的一员。蝙蝠则是夜蛾的天敌。不过,夜蛾也有一套精巧可靠的“超声感受器”,能有效地对抗蝙蝠的探测和追捕。 有一种夜蛾的足关节上,生有特殊的干扰装置,叫作“振动器”,它能发出一连串的超声波,干扰蝙蝠。 还有一种夜蛾的身上,生有消声装置。它是一层厚厚的绒毛,能吸收超声波,使蝙蝠接收不到足够的回声,从而大大降低了“声雷达”的作用。 复杂多变的“雷达”与“反雷达”的较量,常常因夜蛾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而避开了蝙蝠的探测和追捕,最后获得胜利。 现代科学已经探明,昆虫在搜集信息时,它头上触角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1989,(1)
鱼有两套听觉系统,分别感受水下高频声音和低频声音。 鱼的头部没有长着象人或狗等动物那样的耳朵。但在鱼的头部两侧长着叫“内耳”的器官,由于“内耳”是长在头骨里的,所以要感受声音还得要鱼鳔附近的“闻巴”帮助,由“闻巴”将接受到的声音传到  相似文献   

13.
科苑集萃     
《科学课》1995,(5)
夏日的夜晚,蝙蝠飞东飞西,这在干什么?是在捕捉蚊子哩!每只蝙蝠在一个夜晚能捕二百六十只蚊子。 在南美洲一些蚊子多的国家里,造了许多蝙蝠塔,招待蝙蝠,好让蝙蝠在捕捉蚊子之后,有个安乐休息的好场所。 在蚊子猖獗的夏季,燕子也在辛勤地捕捉害虫,在空中飞翔时,张开宽阔的嘴,再加上灵巧的飞行技术。有人计算过,一只小燕子一天可以吃掉蚊子苍蝇七千多只,一  相似文献   

14.
拯救蝙蝠     
酷暑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去散步。在院子里,我发现墙角有一只受伤的蝙蝠在使劲儿扑腾翅膀,挣扎着。我连忙走上前,想把它捡起来。妈妈神经质地一把把我拉开,说:“蝙蝠身上比老鼠还脏,携带上百种病菌,其中包括狂犬病毒,被咬了会被感染!懂不懂?”说完,拖着我就走。我回头望了望可怜的蝙蝠,心里惦念着,散步一直心不在焉。蝙蝠虽然带有病毒,但它益处很大,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等害虫,再说,它也是一条宝贵的生命啊!  相似文献   

15.
课文百宝箱     
海底有“森林”吗在海底有成片的各种藻类植物。它们长得茂盛,纠缠在一起,密密麻麻,看上去好像森林的样子。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探路。蝙蝠能从口腔中发出一种超声,在安静时,它能每秒钟发出5 ̄10次的超声信号;飞行时,每秒钟发出的超声信号能增加到20 ̄30次,甚至达到60次。当这种超声发出之后,碰到前面的物体,会立即折回来,传进耳朵里。于是,蝙蝠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东西。如是障碍物,它就迅速避开;如果是食物,它便扑了过去。蝙蝠就凭着这种声音,来决定要前进还是转弯。因此,即使在夜间,它也能飞行自如。海藻是…  相似文献   

16.
五个孩子在家附近的沙坑里玩耍,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们想要挖一个通往地球另一头的洞,却无意间挖出一只几千岁的沙精灵:它的眼睛长在两只长长的触角上,能够像望远镜那样缩进伸出;它有一双蝙蝠耳朵,圆桶似的身子很像蜘蛛,上面布满浓密的软毛……沙精灵有着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17.
你见过昆虫也能闻气味吗?在昆虫的头部眼睛的上方.有两根“须”,这就是昆虫的“鼻子”。昆虫学家称它为触角,昆虫就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  相似文献   

18.
动物睡眠(shuìmián)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傍晚,蝙蝠(biānfú)在院子里,在旷(kuàng)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xiáng),它们干什么呢?逮(dǎi)蚊子,逮夜蛾(é)之类的昆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  相似文献   

19.
昆虫的耳朵     
②灰猴回到森林里,开了一个小诊所。我的耳朵长 、在胸瞠上5j飞蛾拍拍胸。刁雌知了摸摸肚皮f敏的耳朵就是触南上的\缄车./6。雄蚊子指指身上,昆虫的耳朵@曾昭安 @曾骐  相似文献   

20.
探路眼镜     
蝙蝠之所以能在夜间飞行,是因为它的嘴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进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可以改变飞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