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辉  朱磊华 《兰台世界》2001,(12):32-32
65年前的12月12日,在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旨在逼蒋抗日的军事事变,史称“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由此第二次团结在一起,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在这次对中……  相似文献   

2.
封小平 《浙江档案》2004,(11):30-30
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抗日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提起抗战,就不得不使人们想起"西安事变",想起张学良将军.在浙江省档案馆的珍藏中,有他写给部下何柱国的两封信.阅后沉思,感怀良久.张学良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西安事变"是他短暂政治生涯中最高尚的一刻.他用非常手段和自我牺牲精神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和解,为发动抗战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3.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是著名编剧王朝柱在相继完成《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在上海》和《长征》这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之后的又一篇力作。剧中描写了张学良从发动西安事变到在美国夏威夷病逝的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刻画了张学良从一个为停止内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最后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心路历程。这是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所  相似文献   

4.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在事变核心人物张学良的身边,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准尉秘书汤宝田,他职位虽不居高,却追随张学良左右,经历了事变的整个过程……多少年后,当一位名叫汤远珊的老太太打开父亲生前所留下的秘密日记时,她才恍然发现,自己的父亲—一位平淡无奇的乡村私塾先生,竟然曾是东北军少帅的秘书、西安事变的见证者。而这段无人知晓的特殊经历,都被父亲汤宝田写入了自己从不示人的日记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他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些年来,广大历史学者通过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张学良的父亲是被日本人炸死的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人称张少帅.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营、旅、军团长,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他的父亲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人称张大帅,曾长期盘踞在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张作霖挥师入关,夺得北京政权.  相似文献   

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被解除陆海空军副司令职,改任北平绥靖主任.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后引咎辞职.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7.
北平图存学会是留居北平的张学良部署为响应西安事变而成立的救亡团体.它从成立后就积极开展对于西安事变的宣传,让北平的广大民众了解到西安事变的真相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张,同时也做了一些联络与团结工作.由于它存在时间较短,留存的史料有限,对它的研究仅限于初步探索阶段[1].笔者愿就此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西安事变爆发后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的方式来促使蒋介石抗日.此次事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现在,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从书籍回溯历史,走近关于“西安事变”的人和事.序曲引出一首战歌作家李伶的长篇纪实文学《西安事变的序曲》(长征出版社出版),揭开了70多年的尘封,首次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神奇的“秘密协定”引发出3年后的“张杨兵谏”.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2002年6月1日公开了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其中包括了张学良与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等人的来往信件、1937年至1990年的日记,还有访客记录以及他撰写的章等,从中我们可以真切了解到张学良的幽禁生活。1990年对张学良访谈录音的整理稿。当年89岁的张学良向历史学家郭冠英和旅美学唐德刚亲口追述了西安事变的心境和缘由。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就西安事变接受访问。张学良先生谈起了他最讳谈的“西安事变”话题,成为这场口述史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遭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发生的,中共中央在获知事变发生的消息后,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12月17日,周恩来等作为中共代表乘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