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达此目的,归根结底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每个学生快快乐乐作文,快快乐乐生活,还每个学生幸福快乐的童年。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说真话、道真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他们的笔端时时流淌写作灵感。下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作文指导经验,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文从字顺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让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以生活化来教授学生的作文,让教师寓教于乐,也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让他们在作文天地中自由自在的呼吸!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要让作文教学真真切切走近新课程,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改变谈作文色变的消极状态。作为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作文着,在作文中快乐着。一、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句话:“每个人在努力中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9):67-68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的必修课。作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语文的教学质量,所以,想方设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要为之努力的方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首先应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才会写出行文流畅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一提起作文,学生不是觉得无啥可写,就是词不达意或写不具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我们只有在新课标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每个学生才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也就会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要让学生能运用作文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也感到头疼。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一提起作文,学生不是觉得无啥可写,就是词不达意或写不具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我们只有在新课标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每个学生才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也就会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巩尊峰 《文教资料》2010,(19):80-81
学生作文最头痛的莫过于绞尽脑汁却无米下锅,结果就兴味全无,甚至望文生畏,到了非得写作不可时,也就只好无中生有或者拾人牙慧,使得作文虚情假意、个性缺失,让人喜欢不起来。让学生学写生活作文,旨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停泊的港湾,成为他们倾诉情感表达思想的自由乐园,从而激活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可是一直以来,作文让很多学生苦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作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实践、群体交往等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范畴,我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学生内心的表达需要,也是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但是,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只是一门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头疼,因而想让他们写好作文也就无从谈起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乐于表达,从而写出好作文.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耗时多,见效慢,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作文有畏惧感。如何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是每个语文教师着力思考的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乐于书面表达,要善于与人交流。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文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解决学生作文的障碍,提高课堂作文的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联。语文教师一定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困难,指导学生有效进行作文。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想写作文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是因为缺乏  相似文献   

15.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实践层面上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一、引"生活水",灌"作文园"人常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作文也如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中年级学生而言,“习作”二字更是成了他们望而生畏的字眼。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作文要求:“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顺利起步呢?  相似文献   

18.
谢红丽 《成才之路》2013,(21):66-6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指导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易于"和"乐于"上下功夫,匠心独运地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学会选取鲜活的生活素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要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要让学生能运用作文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如果把习作的训练形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对写作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喜好,让学生有权选择自己"乐于采用的训练形式"。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表达需要,寻找适合他们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