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什么是生活? 1999年春,我接手《襄樊日报经济周刊》生活版的编辑工作后,一直都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现今业界竞争异常激烈,各家媒体为赢得读者,相继都开辟了生活类栏目,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例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其它媒体的“百姓创业”、“帮你打听”等林林总总的栏目,仅本社就有晚报的生活服务专版、日报的“晓慧看生活”专栏等等,那么经济周刊的生活定位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在夹缝中寻找一方豁亮的天空? 选择百姓身边的话题。一张报纸办得如何,是否为读者喜闻乐见是报纸的生命和根本。以往,读者对报纸的…  相似文献   

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0,(2):28-29
物归原主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护士问。“我吞了一个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小朋友。“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人类     
男人:“我的天,你身上怎么全是血?我给你包扎一下。” 狮子:“没事儿,过一会儿就干了。”男人:“谁把你打成这个样子?是不是违法狩猎者?”  相似文献   

4.
趣味驿站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9):28-29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记者在对一个热点事件的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潜伏于水下的灰色产业链。记者:“比如说对一些网络社区里的热点话题,你觉得有人专门在制造和操纵的,大约占到了多少比例?”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网络经济专家吕本富:“我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  相似文献   

7.
邻居任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也很好,难得看到他生病。有一次我问他:“你哪有这么多的高兴事,整日快乐似神仙?有什么生活诀窍吗?”他笑着对我说:“诀窍谈不上,我的生活信条是:遇事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换个角度去想,都会让你高兴。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23-23
一个在街头巷尾守着书报亭讨生活的报贩子,却能赚得月薪8000元以上。上海的一个报摊主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程。我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逐渐地便和摊主混熟了。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杂志?我算了算,《中国企业家》、《财经》、《名牌》、《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杂志.一个月总在三四百元。他又问:“这些杂志你都保存吗?”我说:“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他就说:“那好,以后你不用买了,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  相似文献   

9.
一 1975年8月8日,东方天际的朝霞,将陋室的碧纱窗点染上一抹嫣红,一夜未曾合眼的我,终于打定了主意,从床上猛地坐起。妻子昆舫被惊醒,诧异地问:“你怎么了?” “我要写长篇。”这是我经过一夜深思熟虑吐出的决心,语气坚定,如誓言般地凝重。 “长篇?”昆舫略怔片刻,“那不是写书吗?” “是的,我要写一部反映手工业战线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能行吗?写书那得是作家啊。”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作家不也都是人吗?” “好吧,你试着写,成功更好,算是闯出一条路来。若失败了,就当写着玩解闷。”以后的事实证…  相似文献   

10.
经济热点问题的报道,向来最能引起和激发记者的兴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是最难操作的,因为“热”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褒扬它,有可能会使热点问题热上加“热”而造成过“度”;你贬斥它,又有可能会激化矛盾,产生风波而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才能使经济热点问题报道产生较好的正面效应,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呢?我们的体会是要抓住热点,解决难点,使人们听了热点问题报道后能够释疑解难,明了事理,化解矛盾,稳定情绪,轻装上阵、安心生产和工作。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经济“热点”往往也是经济工作的“难点”,是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形成了固定的“宣传思维”。“你是不是党员?”“拉屎也告诉你?”“你是哪个单位的?”“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心里,所谓的新闻报道必须是正面宣传,政府部门只接待来做正面报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2.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3.
刚接触数据分析工作,就有同事上前,一脸关切:“以后由你负责数据啦?”“嗯。”“真的啊?!”对方声音高了8度。“真的。”我有些没了底气。“真的啊?!!”对方已接近纪敏佳震碎玻璃杯子的高音。“真的。”我基本是在嗓子眼哼哼了。“我太同情你啦!!!”……虽然之前知道数据工作的繁琐,但被如此同情,还是有些心理准备不足,开始恐惧,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啊?  相似文献   

14.
博客现状与亟待研究的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胡春阳 《新闻记者》2006,5(3):13-15
如今的中国,最流行的网络概念不是BBs,也不是MSN,而是“Blog”(博客);衡量生活时尚与否的不是“蹦迪”或做“背包一族”。而是“今天你博客没有?”年轻人的告别对白不再是“byebye”,而是“给我你的博客”、“记得点击我的博客!”  相似文献   

15.
李冲 《新闻天地》2011,(10):54-55
“假如我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水中,你先救哪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常会冒着傻气问男朋友。然而.这个爱情与亲情的千古难题却在半年内撞进了女孩吴奇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感受生活     
感谢这个颇有“新概念”味道的作文题,让我回忆起我昨天的经历。如果没有它,我想我一定还在埋头苦读,而绝不会“浪费”点滴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发生在昨天──2000年10月20日这普通的一天,发生在我身边的看似普通的小事。当然也不会受到它们带给我的一些启示。 一、生活不是选择题 中午放学,看见路旁有几个大人在逗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小孩子白白胖胖特别可爱。大人们一直在问小孩子:“爸爸妈妈哪一个最喜欢你呀?”“两个一样喜欢。”“那你是喜欢爸爸呀,还是喜欢妈妈呀?”小孩歪头想了一会儿,不吭声了。大家都夸…  相似文献   

17.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0,(30):30-31
你知道吗?每个女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DNA”.它影响我们的生活作息.也会影响你我的外形及美丽,更因此会决定我们和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是谁扫了你门前的雪?”“是咱亲人解放军。”“你那两只手是干什么的?”“我这两只手是给解放军送水和献花的。”以上几句对白是作者与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王记者在列车卧铺车厢里的调侃。  相似文献   

20.
错过的舞会     
大江 《出版参考》2005,(12):5-5
“你愿意在后备军官训练队舞会上做我的舞伴吗?”里克问道。我不敢相信他在邀请我,里克是俱乐部最可爱的小伙子!他想要约我一起去?“你是认真的吗?”“这是半正式舞会,所以你需要一件连衣裙,而我的父母会付门票钱和车钱。”他回答说。我还能有何奢求?我的心兴奋得狂跳不已,嘴里吐出“愿意”两个字。我以前从没有参加过这种半正式的舞会,这次可是我的机会。这会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夜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