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特殊媒介。彝族民歌经过岁月的洗礼延续至今,体现出彝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情感寄托。滇西彝族民歌种类繁多、言辞优美、曲调悠扬、音韵跌宕起伏、情感表达自由奔放,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彝族民间文学是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市彝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彝族民间文学,包括口碑文学和彝族毕摩文学,是彝族毕摩和彝族人民对彝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书写,进一步研究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彝族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化典籍和文献资料,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彝族古籍文献传统反映了彝族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人类精神文明价值,在彝族人民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全面关照彝族古籍文献整体面貌及其类型与特征上,试图论述彝族古籍文献的历史文献价值、现实社会价值、语言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音乐有很强的敏感力和创造力。巍山大仓镇啄木郎村的彝族民间音乐极具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啄木郎村彝族打歌非常讲究规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歌演唱形式多样,涉及内容较广,风格色彩独特;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这里彝族民间音乐以多样化呈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它们承载着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彝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在夏朝就自行创制了"十月太阳历",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族学生学习英语有自己的优势与困难,如果其优势得到很好地发扬,困难和不足得到克服,再加上政府给予彝族教育更多的重视,彝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花腰彝"祭龙仪式承载了"花腰彝"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理想寄托,蕴含着彝族文化的诸多要义,同时也融入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以文献法、逻辑演绎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瑜伽这一印度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比了印度瑜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身心观念;分析了中印身心观二者之间的历史演进与文化渊源,提炼了"梵我一如"、"天人合一"及"身心一统"等基于相似思想理念的身心文化认同;进一步阐述了"固守本土文化"的印度身心观价值与"后工业化时期身心观的返朴归真"以及"新时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等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身心观价值,强调了中印不同身心观所独有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巍山县大仓镇啄木郎村彝族打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当地彝族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及重大社会活动紧密相连,渗透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其在彝族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西南地区世居的民族,拥有独立完整的语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风俗文化。丧葬习俗作为彝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的生死信仰等观念,反映彝族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丧葬习俗也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市境内彝族的音乐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多姿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差异大,各具特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点。通过考察发现,六盘水市彝族音乐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彝族民间音乐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彝族民间音乐正逐渐衰退,传承方式的脆弱,使得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相似文献   

12.
六盘水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有着丰富的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是文学与宗教的结合体,文学艺术特点浓郁,是展示彝族人民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裁体,也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裁体。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宁英歌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造成普宁英歌生存环境恶化、分布面积减少、表演规模萎缩、传承人参与意愿降低以及公众关注度下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普宁英歌传承和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俗生活是歌手的生存环境。晋北独特的民俗生活成为歌手滋生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直接影响了晋北民歌的内容构成。晋北民歌所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以民俗生活为载体,得以形象化和生活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并且获得了意义张力。  相似文献   

15.
孝歌是我国民间丧葬活动中的一种习俗,一种仪式歌。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黔东地区的孝歌演唱已形成了:开场、接亡灵、悼亡灵、娱丧歌、送亡歌等基本固定的形式。同时,黔东地区的孝歌对社会生活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民间歌乐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传承模式出现了断裂现象,如何在当今的文化生态环境背景下使民族歌乐得以有效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当今文化传承主阵地的学校应当说是理想的场所.鸡场坪民族中学所探索的“学校传承、民间传承、民间歌舞文化生态环境重塑、再回到校园传承”这一传承模式,在解决学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矛盾方面的有益经验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以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为主要内容,从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应突出民族性和师范性的特点着手,通过对开设以黔西北民歌为主的视唱练耳课,双语课和唱腔课以及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的阐述,对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作了大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法等对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民族民间体育的起源、分类、特征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认为京族民族民间体育可分为嬉戏娱乐、节庆习俗、比赛竞技三类,并具有亲海性、宗教性、娱乐性的特征.课题根据“四层文化理论”对京族民族民间体育进行分析与研究,科学而准确地把握其的产生、分类和发展方向,促进京族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努力发掘京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推广民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对贵州彝族秋千进行研究。发现贵州盘县彝族秋千作为彝族民俗体育项目,有索秋、观音秋、磨磨秋三种表现形式,均蕴涵着彝族人民的智慧;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彝族秋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健身价值、文化传承、娱乐价值、人文价值、民族团结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过“郑声淫”、“放郑声”。古“淫”字的用法意义决不是单一的。从《郑风》与“郑声”的关系,政治、经济、风俗等几个方面阐述孔子为什么要说“郑声淫”,从而集中表现了他的功利色彩。古儒经学家评《郑风》大都是对孔子这一提法加以注脚、推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