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0,(20):30-31
于漪和另外9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年龄跨度五十余载,人生经历虽各不相同,但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朴实无华而又恢弘壮丽的感人事迹。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最有价值的东西——教师精神。什么是教师精神?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又能从这些楷模身上感悟出怎样的教师精神?本刊特邀“于漪与优秀语文教师成长个案的实证研究”课题组的6位教师,尝试从不同视角解读何为现代教师精神。  相似文献   

2.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个体的精神“本源”,是自我的“体现”,是教育组织活动的“纽结”。在教育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卷入、控制与培养,教育影响得以实现,并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生存状态,显示出控制人与控制身体、解放人与解放身体、培养人与培养身体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是办好教育的希望所在。长期以来,我们的广大教师长年累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春蚕”精神教书育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师德楷模;以“蜡烛”形象示范引领,为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竖起了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下半身”诗歌主张以“肉体的在场”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冲击现存诗歌秩序,但却自相矛盾陷入“肉体乌托邦”的牢笼中。其作品又多性话语泛滥,流于粗鄙和俗陋。“下半身”诗歌既是当代诗歌中“民间写作”的延续,同时也有着文化、思想、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下半身”诗歌的出场方式或许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矫枉过正,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但它无意中却昭示和开启了世纪初诗歌的“身体转向”,凸显了当今时代身体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一、生命的内涵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肉体是人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心灵必须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精神是人之生命的升华,它赋予人以灵性,使人有了灵魂,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人之成为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存在,还要使生命有意义,要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和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给予“思维”的解释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类似“意识”,以感知为基础,却又超越“意识”,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下笔者将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此探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低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兰保民 《上海教育》2010,(20):35-35
十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数不清的感人故事。这些令人感佩的先进事迹所蕴含的引入深思、激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就像他们的人生经历一样,各不相同。但是作为楷模,他们又具有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实践精神。他们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步步坚实的行走,书写了一部鲜活而又永恒、朴实无华而又恢弘壮丽的教育学和教师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神圣称号不容玷污江苏射阳县嵇春梅自古以采,教师就有清正自律、洁身自好、为人师表的忧良传统。教师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楷模。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致使个别教师的职业道德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9.
近日上网偶然查到所谓描述当前教师生存现状顺口溜:“……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上班日夜化、加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考试经常化;……晋职暗箱化、评优人为化;精神摧残化、肉体蹂躏化;前途黑暗化、翻身是神话!”又,教师的人生感言: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难发现:课堂多了生动,少了主导;多了些开放,少了些封闭……为此我们欣喜与快慰,同时内心也隐隐有丝疑惑:在教学中,“鱼”当真就不必传授了吗?“渔”当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吗?可以肯定,“授人以渔”必须依赖“授人以鱼”,而在“授人以鱼”中又可以“授人以渔”。“鱼”和“渔”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形式和内容、肉体与灵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超越形式去获取内容,舍弃肉体而拥有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创造了一门新的课程形式———教育体验课程 ,其内涵在于它的“体验”是植根于学生主体的精神世界 ,以精神世界的特征———想象为基础 ,着眼于自我、文化、社会、自然、教育之整体有机统一的人的“超越经验” ,并通过这种超越去体现师范生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实践证明 ,这种教育形式应当是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的教育需要继承和延伸 ,然而它的主旋律是改革和创新 ,惟此才能吻合时代节律 ,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投身教育改革 ,以改革创新的教育行为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学校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树立起教育科研这面大旗 ,走“科研兴校”之路。一、科研与超越超超自我 ,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是否已胜过昨天 ,是否已为明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它是科研型教师的精神品格 ,是教师成功的秘诀。教师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功利上超脱、事业上进取是成为科研型教师的最基本条件。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先…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尤为明显。教师的德识才学、情感人格、言谈举止、好恶、待人接物、仪态及衣着服饰都可能是学生仿效的楷模、心灵的寄托,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名喜欢学生“听话”的教师,就可能使学生有“唯唯诺诺”、“依附顺从”的性格;一名对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学生,就可能谅解教师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提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就会想到——“超越极限”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应该被人类世代传承下去的精神品质。即使我们的肉体终将有消失的一天,但顽强拼搏的精神却将与天地同在。正如影片中老人的那句让人难忘的话语:“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相似文献   

15.
一、生命的内涵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肉体是人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心灵必须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精神是人之生命的升华,它赋予人以灵性,使人有了灵魂,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人之成为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存在,还要使生命有意义,要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和提升生命质量。总的来说,生命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有限性,这主要是从时间上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没有谁是长生不老,永远不死的。而没有了肉体…  相似文献   

16.
身体与休闲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也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物质身体美,符号身体美,精神身体美,最理想的应该是三者统一的身体整体美。休闲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非实用性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规定了休闲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因此,在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共同视野下,休闲活动实践必须关注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全面发展,并且一定要遏制物质身体欲望化的纵欲主义,防止符号身体消费化的过度消费,阻止精神身体平庸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时尚,努力提倡在休闲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做到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谐发展,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学从“类神学”到“精神哲学”、“心理学”直至“艺术生理学”、“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历史演化过程,身体从传统美学视野里理念、精神的附庸成为自身拥有独立价值,并且肉体与心理或灵魂深度交融的“未被撕碎的身心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随着对身体耻感的剥离,人类基于身体自我欣赏的自恋得到正名;作为审美体验者,身体从形而上美学谱系中精神往下流溢、理念获得分享的“美的末端”,被理解成审美体验活动的“第一入口”;作为审美创造者,身体也走出了传统美学中的缺席状态,身体的活力被视为审美创造的“第一推动力”,创造者的“身体状态”同时也被视为“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学美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于美学思维路径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身体的境遇,并且为身体美学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四维生命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自然生命构成了生命的前提条件和客观根本,精神生命构成了生命价值的内在思想体系,社会生命构成了生命价值的外在表现,超越生命构成了生命价值的升华和超越.四维生命的关系是以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基础,以发展为社会生命,做再发散性的超越.因此,大学生生命也可分为“三层”,即基础层、发展层和超越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准确、得体、富有表现力和美感的语言还会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楷模,就是说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既有教学的工具作用,又有特殊的示范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提升语言的表达水平.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剖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都是借助教学语言这个工具来输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学从“类神学”到“精神哲学”、“心理学”直至“艺术生理学”、“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历史演化过程,身体从传统美学视野里理念、精神的附庸成为自身拥有独立价值,并且肉体与心理或灵魂深度交融的“未被撕碎的身心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随着对身体耻感的剥离,人类基于身体自我欣赏的自恋得到正名;作为审美体验者,身体从形而上美学谱系中精神往下流溢、理念获得分享的“美的末端”,被理解成审美体验活动的“第一入口”;作为审美创造者,身体也走出了传统美学中的缺席状态,身体的活力被视为审美创造的“第一推动力”,创造者的“身体状态”同时也被视为“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学美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于美学思维路径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身体的境遇,并且为身体美学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