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为智障儿童、聋哑儿童、盲童及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智障儿童是特殊儿童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智障儿童对各类音乐并不排斥,甚至比正常儿童更加喜欢音乐,因此通过音乐激发智障儿童的情感,促进他们智力与情感的发展,已经成了特殊教育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科学,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课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对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在智障儿童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国内关于智障儿童体育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智障儿童体育教学的作用、内容、目的、原则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智力障碍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路。文章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结合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其对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并分析了对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从而对智障儿童融入社会、奠基幸福人生提供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田芳 《考试周刊》2014,(94):105-105
关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其次要关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再次要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智障儿童学习中的有效运用,符合智障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对智障学生思维的补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智障教育需要的信息资源是根据学生实际缺陷和教学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有效信息资源。只有运用恰当的有效资源,才能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贯彻"全纳教育"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应遵循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思考、实践,突出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对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研究,不断探索智障儿童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在智障儿童学习中的有效运用,符合智障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对智障学生思维的补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智障教育需要的信息资源是根据学生实际缺陷和教学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有效信息资源.只有运用恰当的有效资源,才能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需求,采取干预策略,从而使智障学生在获得体育知识及技术的同时有助于其缺陷补偿和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李冀湘 《教育》2014,(11):52-52
智障儿童是指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或障碍的儿童.在智商或心理发展上都比正常儿童迟缓,从而导致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差,分析、批判能力低,需要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培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智障儿童的自身特点,作为培智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开口读书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只有不断培养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促进培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结合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由此提出了智障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和建议,希望能对智障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智障儿童占我国残障儿童的比重最大,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智障儿童身心特点的特殊性,相关的心理健康研究较之视障和听障者较少。本研究梳理了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进而提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桑代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学习规律有效果律、准备律及练习律,这是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对矫正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生涯自立’理念下培智学校劳动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创新”这一成果聚焦培智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找到了融通五育的突破口——劳动教育,并抓住劳动育人关键问题,深化培智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评一体化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上均有创新发展。育人实践基于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发掘劳动更为基础与重要的育人价值、社会价值,并结合生涯发展视角,支持其潜能发展、缺陷补偿,实现其个性化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志辉 《文教资料》2013,(28):139-140
劳动能力的培养对于智障儿童有效融入社会非常重要和关键。智障儿童接受的以适应生活为中心的劳动技能教育,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可以使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并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5.
律动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特点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发展聋童的智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二是发展聋童的视觉、触觉、震动觉参与听力和语言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补偿聋童生理、心理缺陷,促进个性发展。律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学前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适应生活”的重点目标,开发“生活适应+”课程;突出“康复训练”的首要需求,统筹安排每日教育活动;体现“游戏特性”的教学要求,合理设计教育活动内容,让康复和认知学习浸润在游戏中;重视个别化教育需要,制订个性化教育活动方案,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推进,促进学前智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严忠沅 《教师》2014,(10):52-52
正体育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智障儿童的体育教学更是肩负着促进智障儿童康复和弥补智障儿童缺陷的使命。但是大多智障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导致肢体不灵活甚至残疾,还有些智障儿童指挥肌肉的神经系统机能尚未成熟,动作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体育学习。由于体质和生理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难以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研究智障儿童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让智障儿童在体育课中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智障儿童的思想品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建设是弱智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建设不仅可以塑造弱智儿童美好心灵,而且还具有开启智慧、补偿身心和促进他们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智障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和潜能,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联系。培智语文教师要根据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渗透美育,通过引导观察、创造情境、推敲词句、重视朗读、训练表达等方法,提高智障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品味美、抒发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智障学生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怎么让智障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已成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我校本着让智障学生学会补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一办学宗旨,结合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走出了一条以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技能养成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路子,从而提高了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