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僧释文莹在其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记载了宋太宗即位之事,留下"斧声烛影"之谜,南宋李焘引入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之中,遂使"斧声烛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悬案之一,留下了众多的疑点:太祖是否为太宗所弑?太宗即位是否合法?对此,宋代官修国史、实录均讳莫如深,历代学者对此争论不休。文章结合宋代史料,以文献为依据,从史实出发,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宋太宗为非法即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王雅贤皇位继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君主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维系君主专制的万世一统政治制度。通观中国封建世袭制下皇位继承制,一般遵循两个人人皆知的基本原则:“父死于继”和“立嫡以长”。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由于种种争斗原因,两个...  相似文献   

3.
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君主专制、万世一统政治制度,它起源于氏族时期,经过不断发展和衍变,最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秘密建储方式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的,而乾隆是清代第一个以秘密建储方式登上帝位的皇帝。乾隆继承皇位后,在统治中国的六十多年中,又进一步将秘密建储定为清代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从此,秘密建储作为清代皇位继承的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龙驭上宾,二十五岁的皇四子弘历继承了皇位,乾隆作为清朝入关的第四代君主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乾隆即位后不久,即恪守雍正成式,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继承制度是专制主义皇统得以延续的根本.影响该制度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如嫡长子继承制本身的弊端,唐朝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专制的皇帝制度,皇帝与太子、太子与亲王的权力斗争,权臣、后妃、宦官、即位传统等等.  相似文献   

6.
利奥六世为了获得男性继承人,缔结过四次婚姻,违反了教会法关于婚姻次数的规定.教会虽有反对的声音,但最终对此表示理解并做出有条件的让步.利奥六世的"第四次婚姻案"是拜占庭帝国皇位继承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案例,对拜占庭帝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这期间,术语"生于紫色寝宫的"与继承权联系了起来.与之联系的公共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位的继承是皇室和国家的大事。“奉宗庙之重,统无穷之祚”。西周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是皇位继承的基本准则,被以后各封建朝代遵守,以保皇权更替的政治稳定,然而明神宗万历朝的立储事却迟迟不能解决,前后持续十五年,在有明一代,甚至整个封建时代都是不多见的,对万历朝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就万历朝的立储事及其对万历朝政的影响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8.
蒙古帝国(包括元朝)的皇位继承问题是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重大问题,皇位争夺又直接影响到都城的变迁。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后,这种矛盾达到高峰,甚至出现两个皇帝并存的局面。大都城的营建,既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物,也是一系列偶然政治事件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政治事件的分析研究,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说明大都城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元世祖是蒙古帝国向元朝转变时期的关键人物,大都城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朝有个宰相叫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大大的心腹。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就是宋太宗,赵普仍然做宰相。当时有传言说赵普不学无术,只读过一部《论语》,所以不适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宋太宗不信,亲自询问赵普,赵  相似文献   

10.
《宋史》告诉我们:“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义,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本纪第四.太宗一》)意思是说,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原名是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即位的第二年改为赵炅。  相似文献   

11.
太宗即位考     
宋僧释文莹<湘山野录>(以下简称<湘录>)记载太宗即位之事,留下"斧声烛影"之谜,南宋李焘引入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遂启千古之论端.太祖究竟因何而死?太宗是否有弑兄的嫌疑?太宗即位是否为合法继承?对此,宋代官修国史、实录均讳莫如深,遂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笔者结合宋代史料,对以上问题略加考证,或有失之粗陋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王毅 《文教资料》2020,(7):75-77
李唐王朝是传统王朝中少有的盛世王朝,但是在唐朝最繁盛的前期在政治上却极不稳定,即皇位继承不稳定.唐前期曾尝试过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因为个别原因而流产,表现出唐前期皇位继承制度的不稳定性.从唐代的政治继承和东宫的官僚体系及胡汉文化的斗争三个方面分析,可以探讨出影响唐代前期皇位继承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周二(2月7日),日本宫内厅传来消息:日本二皇子妃纪子怀有身孕,菊花王朝有望产生40年来第一位男性皇位继承人。为了避免皇位继承危机,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允许女性继承皇位的计划,这可是两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而纪子怀孕的消息正是在这个时候公布。纪子的丈夫文仁亲王列位第二顺次皇位继承人。据说,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对于纪子怀孕的消息均表现出欣喜。日本媒体在宫内厅的消息公布前数小时即开始报道纪子的怀孕消息,并称纪子预计今年秋天临产。消息传来,正在召开会议的国会委员会响起一片掌声,当天早些时候,首相小泉纯一郎参加了这个会议。现…  相似文献   

14.
清太宗皇太极因患中风而猝死之后,皇位继承在肃亲王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结果皇位却由第三者6岁的福临继承。清史界普遍认为:拥立福临继位之议,出自睿亲王多尔衮。作者对多尔衮拥立福临说的史料依据《沈阳状启》,做了全面剖析,并列举《顺治上谕》等文献.进行历史逻辑分析.提出新的见解: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首议,出自郑亲王济尔哈朗。从此,在清代史、满洲史上开了一个幼童继承皇位的先例。其后由8岁的康熙、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和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在清入关后的十帝中竟占了五位。由此,清朝皇位与皇权,出现分离的状态。稚童继位,必有摄政。大清皇朝,亲贵用事,太后垂帘,亲王摄政,“以摄政始,以摄政终。”论其影响,可谓深远!  相似文献   

15.
清道光皇帝旻宁在嘉庆成年诸子中实际居长子之位。他幼年时即得到乾隆的恩眷,寄以承继帝统的厚望,并沐浴着嘉庆的诸多恩典。嘉庆亲政后,旻宁被密定为皇绪,这一地位在以后的时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旻宁一帆风顺地继承了皇位,而继位后的道光皇帝却为择储一事所困扰。最后,道光选择了功于心计的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舍弃了才华出众的皇六子奕诉。一个从传统中走出来的皇帝,又以传统的标准、传统的方式确定了皇位继承人。  相似文献   

16.
明朝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帝遗诏与即位诏的作用更加凸显,尤其在皇位更替之际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遗诏与即位诏关系密切,共同确保皇权的顺利交接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同时,两诏中有大量兴利除弊的内容,这集中体现了大行皇帝临终悔过之诚和新皇帝的图治之心.  相似文献   

17.
二叉树的继承遍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叉树的继承遍历方法,是根据皇位继承的方法和宗族继承的习俗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二叉树遍历算法,文章对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二叉树的继承遍历方法,是根据皇位继承的方法和宗族继承的习俗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二叉树遍历算法,文章对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西汉时期,有一位皇帝叫做刘恒,人们都称他为"汉文帝"。他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原本不是太子,却因为孝顺贤能,而被大臣们拥上了皇位。汉文帝即位以后,没有一点儿傲慢之气,侍奉母亲薄太后更是殷勤体贴。有一次,薄太后生病了,汉文帝心里非常着急,每天上完早朝,就急急忙忙去探望她的病情,盼着太后的身体能快些好起来。天气变冷了,汉文帝怕母亲着凉,就守在她的身边,以便随时帮她盖好被子。天气变热了,就帮母亲扇扇子,驱赶蚊蝇。自己困了,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二程从学于周敦颐的时间,不止是庆历六年在南安的一次,而且还有庆历八年或皇祜元年在郴州的一次;二程兄弟向周敦颐学习的内容并不限于人生修养方面,而且在某些学术观点上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