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多元手段,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结合手段,来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通过自己的学习,老师的指引,而得到知识的成功喜悦感。  相似文献   

2.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上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非常愿意在这样的活动中边学习边掌握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之一。课堂上如果学生不善于思考,老师的课讲得再好,也是没有好效果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勤于动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逐步形成良好得多思习惯。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在讲读课文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解决或提出学习中的一部分疑难,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预先读读课文、查查字典,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减少些文字障碍,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学习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教师的指导也常  相似文献   

5.
周鑫 《考试周刊》2011,(67):44-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独立阅读和独立作文的能力。是叶圣陶先生一再提倡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要转变学生角色,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会的新知识,交流、探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爱学习、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动脑,自己去探讨。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力争引导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懂得合作学习,对数学的变式题能够适应,并且学会自主归纳知识。因此,本文就打算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阅读教学,提倡在老师的指点、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口诵心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办法。学习古诗,对小学生来说虽然较深较难;但小学课本中所选的古诗一般不长,语言也较浅显易懂,因此,也同样可以用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9.
张春花 《湖南教育》2003,(15):45-45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给学生准备好问题,认为给学生问题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并满足于学生会解答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问题意识,缺乏创新精神。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应是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与探测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多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没有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个性发展被人为的控制。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见和习惯.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它明确地指出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模糊语言美学价值,要学会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模糊语言",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得清楚,而不是听老师讲清楚,从而让学生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老师要做到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学习,并且积极创造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和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收获自己体会到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上容易遇到一些障碍,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对症下药。学生懒怎么办?表现:一年级有些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差,别的同学积极思考时他们却懒得转动大脑;别的同学上课时紧跟老师的节奏,他却连书懒得翻。原因: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许多机会,久而久之,脑子和手就“锈”住了。药方:一个四肢不勤的人不会是一个勤于动脑的人。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们自己完成;孩子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应该鼓励他自己解决。抵触老师怎么办?表现:许多被宠惯了的孩子上学后受不得半点委屈,他们抵触老师…  相似文献   

14.
李雪竹 《考试周刊》2012,(39):26-26
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无论是在动手、动脑、还是动口方面,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淋漓尽致地发挥.让他们从以往的“让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让他们主动地在学习中开拓创新思维,发现问题,享受乐趣。  相似文献   

15.
史国姣 《教师》2014,(31):81-81
正一、创设氛围,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自主确定。例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老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形图,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播放桂林山水景色的录像,请同学们欣赏桂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本课的学习中希望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学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源泉。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探索新知,激发兴趣在探索新知的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利用所学知识探求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去探索求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所以,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数学、动口读数学、动脑想数学,把数学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在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放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学生逐步形成"我爱学""我要学"。一、建立题目情境,变更学生求知欲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多,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人人有手机,随时都可以上网。有的学生迷恋网络,上课不注意听讲,回家不写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动手动脑。科任老师叫苦,我也感到头疼。为了让学生从网游中走出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开展了"朗读比赛"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思考的来源,数学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提问、不断的思考的过程当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探究当中得到进步,并且在思考中将数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中职的数学教学,多多地提问,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渐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就会学习到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讲述的、能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协调之中自主探求知识活动,可发展学生认知结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一、创设学习空间,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条件"自主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指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