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少先队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初中校园要积极探索本真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本质,树立"归本求真、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理念,明确本真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统领地位,优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环境。在打造"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在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方面狠下功夫,在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狠下功夫,在有效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并不断实践和创新特色学校文化,以优秀校友邓建军为学习榜样,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校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树立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渗透特色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步宏 《教育》2015,(10):4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精神世界,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熏陶。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注重精神文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落实"教育以人为本"首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学校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次,学校精神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它反应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5.
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彰显文化的教育意义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然而,审视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出现明显的"形式化"倾向,将文化建设仅仅视为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扭曲的外在形式。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要义在于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应该牢牢记住的是,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  相似文献   

6.
正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是一所以轨道交通、机电、服装为主干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的思路,以强化专业建设为中心,以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三线三课"德育模式和"四位一体"办学模式等特色。一、培育精神文化,确立学校内涵发展思路学校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文化引领,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办学策略上力求在四个方面达到较高的层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土壤,孕育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根基,生长着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是力量,提升着学校品质。用文化引领教育,用文化经营学校,是一流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策略。我校在文化立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以"山"为切入口来建设学校文化,名曰"仰山文化",形成了"三寻三求"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观,既有精神文化又有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盲目性。探索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强化管理;增加投入,改善设施,创造具有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合为宏阔的中华文化,以地域优秀文化育人,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彰显学校使命的迫切需要。建构以地域优秀文化作为地域文化育人的文化基础,以文化精神育人、文化传播育人、文化实践教学育人为载体,融汇于学校教育教学场域,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育人场域的实践取向的文化育人体系理想模型,以及构建以"特色文化课程体系——三元对接教育教学体系——渗透式育人方式"为内涵的文化育人体系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互联网+"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实践"互联网+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网络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分析了网络文化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网络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陆成海 《广西教育》2013,(26):91-91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内容。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以"汇集力量、传播文明"作为重要的传播主题,以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遵守道德规范为传播目的,其精神内涵和文化精神可以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知名学校,教师们一直秉承学校一贯的优良作风:踏踏实实、严谨勤奋.令学校管理层困惑的是,如何使这种文化在传承发展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元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基于学校原有的文化特点,学校明确提出了"使每一天都有意义"的办学理念.根据这一办学理念,又提出了"知识对接心灵"的课堂文化理念和"居敬守静"的教师文化.为了保障这些学校文化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的隐喻是文化、是精神,制度的作用就是促进教师文化新特质——科学、民主、秩序、自由的创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制度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3.
西陵教育根植于西陵这片沃土,这片沃土离不开长江文化的浇灌。学校通过解读西陵文化,提炼出以"兼容"、"求索"、"大气"、"和美"为内核的西陵教育精神,并在此精神指引下,提炼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从环境、制度、课程、活动和主体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新程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本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把本土文化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场域作为天然的劳动场所,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最佳文化场域."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价值,在于启发学校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根据学生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强化教师劳动教育教学的实施.与此同时,"文化回应性教学"在乡村学校劳动教学中的实现需要依赖教学...  相似文献   

16.
要树立学校文化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不断强化环境、课程、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文化综合合力.简而言之,要让学校文化"化"在实处.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表征,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反映了人作为主体存在的精神和价值。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传承和创新文化一直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建设目标,如何培育文化既是教育的本身使命,也是社会对教育的根本期待。关怀人、尊重人和发展人,这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人性的主题成为学校价值选择的核心。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今天我们对学校的种种批评,都可以从反思学校文化建设中得到答案,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上海市长宁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得整个区域的教育文化环境更具有人文性、教育性和伦理性,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发展创造了温馨的家园。如上海市复旦中学挖掘百年老校深厚的历史底蕴,提出"六人"概念来培育学生的平等意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提出"IACE女孩",培养新时代女性;长宁区初等职业技求学校针对教育对象是智障学生的特点,在教师中间倡导"价值共同体"的建设;江苏路第五小学用"和谐教育"来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长宁实验幼儿园通过营造幸福感来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幸福传递,形成"文化引领教育,教育关注人性,人性提升文化"的良性教育文化生态。为此,本刊专访了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党工委陈设立书记,与他一起探讨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并分享长宁教育文化建设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建设的校园环境、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包括物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和本质。近年来,我校在开发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校精神文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德育的视角看优秀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天津教育》2006,(2):38-40
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中,师生员工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所积淀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德育是学校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动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的学校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德育活动则能够促进优秀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因此,从德育的视角建设学校文化,能够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靖 《考试周刊》2013,(60):15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人群的生命与精神世界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当前,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就此谈谈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课程文化与生命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