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诗人强烈情感的产物,抓住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就不失为把握诗情的好方法.我们只需要重点分析诗中的一两个要素,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郭新民既是一位市委书记,又是一位诗人.郭新民的乡土诗揭示了诗人深沉、质朴的情感及诗人热爱故乡、高原、土地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是诗人情感的汇聚,是历史记忆的再现,是字词交融的浑然.诗词用最凝练的语言,描写诗人的所遇所见,表达诗人的思想见解,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并因为独特的韵律节奏被世人传诵.虽然初中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但他们较多仍停留在古诗词背诵上,对诗词的意境、情感比较难把握.教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也多把重点放在诗词的意思或者考试经常出现的名句上,导致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不足.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诗歌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而情感也是欣赏者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最后的归结点也是情感。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并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欣赏者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从自己内心的情感积累和先从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作品的意蕴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咏物诗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象征物、承载物,是受到诗人情感浸染孕育的具体而又完整的艺术物性形象.有比较才有鉴别,运用比较法可以更加准确把握咏物诗所寄托的感情,扩展思维视角,激发思想潜能,有效地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留美诗人闻一多在未取得学位的情况下提前归国,学界对此一直倾向于用"爱国主义"情感的驱动来加以阐释.本文更侧重诗人的个人世界,从他对文学的执着、对文化冲突的不适以及情感归依三方面入手,探析其归国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石金凤 《教学随笔》2016,(5):147-147
在唐代诗人笔下,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所以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灯烛意象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笔下频频出现,体现了诗人的特定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灯烛意象,映射出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人现实世界里苦痛怅惘的象征,是诗人虚幻世界里希望光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诗人笔下,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所以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灯烛意象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笔下频频出现,体现了诗人的特定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灯烛意象,映射出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人现实世界里苦痛怅惘的象征,是诗人虚幻世界里希望光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诗人注重表现心灵中的自然,使自我情感融与人类对自然的普遍情感;从艺术上,诗人运用对时间的艺术处理,达到净化自我情感,升华为艺术情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缘情解诗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是说诗缘情而发,精妙无比。读懂诗歌的关键,便是读懂诗人的情感,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了解诗歌情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读懂诗歌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杜甫的咏物诗是其悲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每首咏物诗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忧己伤物的思想感情.杜甫的咏物诗愈到晚年愈精湛,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愈深刻.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本文探讨了其田园诗的创作背景、个人生活经历,诗歌反映的生活内容、社会理想,多角度介绍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3.
每一首诗词都表达了一种思想情感,透过诗人丰富的思想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自身境遇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古诗词的思想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这种情感可以让诗歌在穿越千年时空后依然灵动,充满生机.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古诗词的思想情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把握古诗词思想情感的能力呢?笔者现结合教学经验,根据中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这种情感还带有鲜明的主观倾向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在《冰心诗四首》之二——《纸船》一诗里,诗人选择"纸船"这一简单意象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较为简单,但是我们能引领学生在揣摩具体细节的基础上重点去体验优美诗词所蕴含的鲜活意境,领悟诗人的深刻情怀,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的丰富、哲理的启迪和潜能的诱发.  相似文献   

15.
鸟是嵇康作品中一项重要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或鸳鸯并行,或鸾凤展翅,或孤鸿长鸣,这类意象都包含着深远的寓意和情感内涵.传达并抒发着诗人对时代、社会和自我的种种情绪感伤.本文从这一思考出发,对"鸟"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考察并研究了嵇康诗歌的主题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揭示了诗人嵇康在独特历史社会背景下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不理解诗人的情感,就无法进行诗歌鉴赏活动.文章围绕介绍背景、把握主题、琢磨内容、鉴赏景物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情感来推动诗歌鉴赏.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爱情诗作为闻一多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诗人在个人情感上的矛盾.诗人在情感上所表现出的保守性,与诗人头脑中的"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观念有关.闻一多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借鉴,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上,思想层面则相对较少,正是在这一点上,闻一多显示出自己狭隘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任何优秀的诗歌都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意愿与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内心深处诵出的吟唱,是真挚情愫的倾吐,是真切感受的结晶.诗人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不管是山水田园,还是沙漠边塞;不论是民间疾苦,还是官场污浊,都可以用喜怒哀乐的情感彩练.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诗是情感的外化,诗中必然会倾注诗人强烈的情感.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试卷中就有11套直接考查了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情感鉴赏题型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