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正面评价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深入探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对促进科学教学和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小学科学课的目标定位于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目前的科学课中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低。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都认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实际上科学素养的评价标准都是模糊的甚至是随意的,这样评价出来的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低怎么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呢?得不到社会承认的评价又会对学生有什么作用呢?目前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专家的课堂点评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已经全面铺开,各种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课程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目前,在实验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中,许多一线科学教师受传统评价方式或其他学科评价方式影响,评价侧重于纸笔测试,对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形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业质量评价方案设计的实践,该研究为一线实验教师提供了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提升了科学实验教学学业质量的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东方 《孩子天地》2017,(6):180-181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对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对学生在其他科目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教师如何有效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某小学五年级《地球内部有什么》课程教学观摩,就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反思,以期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的财富,亦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良好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笔者主要阐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新的教学理念,对开放的科学教育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力图通过对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使科学课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史春燕 《考试周刊》2012,(31):175-175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人的一种素质,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教育要求我们通过学习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另一层含义则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可见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评价来改进。如今,小学科学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在科学实践中的一系列行为和表现,因此,科学课堂就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方式,来真正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合小学科学课堂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以"学生成长档案袋"为评价载体,以"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为评价手段,通过三个评价层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是小学学科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必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让他们适应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在分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的基础之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小学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非纸笔评价是一种以指向思维深度的系统分析与建构与指向问题解决程度的知识融通与应用为两大评价要素展开建构的一种新评价方式。亦是一种对学生在多学科整合的项目式任务实践中是否经历了有效的科学学习进行综合观察评价,并以此为反馈绕合,再促进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获得科学素养发展的评价方式。本文以2017 新版课程标准和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参照现有探索经验,在探索实践研究中,对实施小学科学非纸笔评价的策略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通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实践,具体探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评价方式策略,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学科学非纸笔评价新方式和新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小学科学课的目标定位于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目前的科学课中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低。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都认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实际上科学素养的评价标准都是模糊的甚至是随意的,这样评价出来的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低怎么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呢?  相似文献   

16.
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笔者带领全市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以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的新理念及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签订学习承诺,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为了促使课堂中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形成,每学期开学初我们要求科学老师在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课意义的基础上,与每一位学生签定一份科学课学习承…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中多元化评价的尝试,是在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中进行的,它能给学生一个全面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信和动力,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使评价真正起到促使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一、价值取向的多维性科学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科学  相似文献   

18.
孔永海 《学子》2011,(9):19-2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又有着丰富的生命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科学素养和生命教育的学习平台。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若能关注生命教育,丰富多样化的生命教育路径,在课前充分挖掘教材的蕴含的生命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觉、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不应只局限在科学课本上有限的内容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好身边有利的自然资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依赖于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验证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科学素养,所以科学实验仪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意义重大,是实现学生科学启蒙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