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雨 《师道》2012,(10):14-14
听说上海将办第一所男子学校,以此来解决“男孩危机”。挽救男生劣势。这听起来感觉蛮新鲜的。足以让我们对“男孩问题”多了一层思考。  相似文献   

2.
巴述丽 《家长》2011,(10):7-8
现在,很多学校里,女孩成了班级的主体。她们有的甚为泼辣,指挥着男孩团团转;有的甚是厉害,欺负得男孩不敢言语。男孩怎么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男孩的阳刚气质又到哪去了呢?我认为这与男孩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前,朝阳实验小学正在开展"男子汉培养计划",包括开设男孩课程、特设男孩舞台专场、开办男孩俱乐部、树立男孩偶像,使男孩成为"有体魄、有自信、有智慧、有胆识、有风度"的人。朝阳实验小学为男生开设了包括足球等7门特色课,还计划引入摔跤、橄榄球等剧烈运动。学校布置了模型教室,有航模、舰模等材料供男生组装;推荐了《阳光男孩》《狼图腾》等书籍给男生阅读;男生俱乐部聘请了两位体育教师做主教练,增强男孩体魄;学校日  相似文献   

4.
笑口常开     
我不回学校了男孩:我不回学校了。母亲:为什么? 男孩:星期一,老师说四加四等于八;星期二,她说六加二等于八;今天她又说五加三等于八。我要等她拿定了主意再回学校。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作为儿童的认同团体和知识信息的汇集地,是儿童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要文化环境。随着中小学校越来越成为儿童感受网络生存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消除儿童网络伤害、维护儿童的网络生存权便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小学校必然成为儿童网络保护尤其是文化保护的核心主体,接受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一、案例分析——中小学教育应当如何承担儿童网络保护责任案例1:学校是否对学生浏览色情网站的行为负责?美国一个确诊为多动症的11岁男孩因为在学校被发现访问了色情网站而被学校开除,男孩的父母将孩子所在的私立学校诉上法庭。该男孩在校…  相似文献   

6.
杨雪萍 《教育》2014,(6):44-45
北大教授吴必虎在微博上建议,女童在6至7岁入学,男童7至8岁入学,一时间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吴必虎这一观点的逻辑是:学校是对的,男孩是错的,男孩要适应学校,学校不需要改进教学适应男孩。但现实情况与他的观点相反,不仅《义务教育法》规定了男女应该在相同年龄入学,国内一线的教育实践和国外的教育研究也一直在寻找提升对男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男孩认识女孩那年,男孩二十一岁,女孩十九岁。他们都是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因为家境贫困,选择了一所不收学费甚至还补贴生活费的学校。但也从此注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只能是走上那三尺讲台。没有郁闷,也不曾后悔,青春的岁月似乎格外让人亢奋,逼着人不断向前,只有向前。而年轻的他们又是那么羞涩,那么可爱。那年,男孩刚刚参加工作,女孩就在男孩工作的学校实习。他们的相遇  相似文献   

8.
一男孩经常逃课上网,屡教不改,成绩一落千丈,所以班主任把他的母亲请到了学校。母亲很伤心,责问男孩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责问他玩电脑游戏有什么好处。男孩竟然回答说,可以卖装备、虚拟币赚钱,他这个星期赚了100多块钱。男孩的回答令人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9.
错过音乐盒     
那年冬天,下了好几场大雪,而且很大。雪和她的同学在没有帅哥的学校里,过着寂寞的生活。一天,一个叫枫的男孩转进了这所学校,他留着长长的头发(男孩中已经算长  相似文献   

10.
拉车的牛     
贾淑玲 《课外阅读》2009,(18):57-57
男孩向祖母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学校里的生活让他极不适应。其间,祖母一直在烘焙蛋糕。她问孙子是否愿意品尝一下,男孩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11.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天才的诞生与爱有关,这一结论缘自于一位足球名将成长的故事。在巴西,有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但家里很穷,实在买不起足球。于是,这个男孩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椰子壳,踢从垃圾箱里捡来的任何一件可踢的东西,在街头巷口和空旷的地带,到处留下了他踢东西的身影。有一天,男孩正在踢一只椰子壳,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教练发现这男孩踢得很像那么回事。当他得知男孩买不起足球时,就送给了他一只足球。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加卖力了,不久,技艺大大提高,在很远处就能将球踢进随意摆…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的…  相似文献   

14.
“你在这儿的情况好吗 ?能适应吗 ?”在新西兰奥克兰宾馆里 ,看到同伴将所带的美金交给只有的 1米 6的男孩手里 ,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正在读初中的儿子。“还好 ,还好 ,只是有点想家。”“这里的学校不是很大 ,环境还可以。放假时 ,我和同学到农场里摘苹果 ,打工赚钱。”男孩的话不多 ,问一句 ,答一句 ,显得很拘谨。看着男孩渐渐远去的稚嫩的背影 ,我不由得想起国内出国留学低龄化的情况。我发现 ,近年来 ,国外一些学校在教育创汇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就,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洲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目前"男孩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重点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男孩故事》是女作家谢倩霓写的校园故事。故事很简单,写一个从乡村考到省城重点中学的男孩,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后来这个男孩竟然喜欢上了学校里最时髦的女孩子群,而群却以傲慢的话语深深地刺伤了男孩子的自尊心,“使一个生气勃勃的男孩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一下子变成了一件老棉袄”,最终,这个男孩由于受不了议论的伤害而离开了学校。作者揭示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喜欢异性并没有错,但对于被喜爱的人来说,你没有权利去伤害别人,即使你不喜欢对方。你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最重要的是,不…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教师博览》2012,(5):32-32
上海八中将办“男子中学”近年来,“男孩危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黄浦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日前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上海市第八中学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应对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男孩危机”,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出了当代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危机。应试教育模式下男孩弱势地位的种种表现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应该如何体现“因性施教”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绩。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来,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大利亚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1)开展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20.
性别偏见从孩子出生那刻起便存在——女孩的衣服几乎都是粉红色系的,男孩的几乎都是蓝色系的;男孩的玩具是机器人,车等,女孩的基本都是玩偶;在学校里,从老师的言行到课本的内容都在暗示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有人会说,男孩跟女孩本来就不一样,区别对待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那只是成年人固化的思维,而小孩是没有性别概念的,成年人如果一开始就对他们灌输这种观念,很可能会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发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玩具店,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暗示都会对儿童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