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隔代教养主要是指幼儿由祖辈养育和教育,而父母对幼儿的抚育时间较少,甚至是完全将孩子交由幼儿祖辈照顾。造成隔代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幼儿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生活和工作压力或者是出现不少夫妻离异情况,进而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抚育应接不暇。随着时间的推移,隔代教养现象逐渐增多,但是这一教养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针对隔代教养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家庭结构可分为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混合家庭等等。隔代教养的教指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内蒙古地区部分牧区家庭,了解到较为普遍存在的牧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并分析每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希望社会和牧区家庭对教养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牧区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葛书含 《科教文汇》2020,(15):24-25
隔代教育在中国渊源已久,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年轻父母在平衡工作生活与教育子女的产物。随着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生了二胎,老一辈人帮助子女带孩子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农村年轻夫妻外出务工,孩子由老人教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尖锐。因此,怎样才能在隔代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找到教育好孩子的平衡点,发挥出隔代教育的优势,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是当代年轻父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如导致儿童自制力差、社会认知偏差等。本文通过剖析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的引导作用,探讨适合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进而希望通过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来降低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改娟 《科技风》2013,(6):99+101
文章通过对四种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性)、溺爱型、放任型、民主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表明了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表现,阐述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特征的影响及其社会化影响,指出了最佳家庭教养方式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等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5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2)大学生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环境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高疏离感。  相似文献   

8.
李海燕 《科教文汇》2010,(15):190-192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攻击性问卷(AQ)在498名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外,其余各因子与大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应着眼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9.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攻击性问卷(AQ)在498名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外,其余各因子与大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应着眼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实践形式,它可以使下层阶层儿童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获得阶层流动的机会,促进阶层的再生产。但也有研究指出,教育只在固定阶层内产生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层固化。该文将从文化资本、教育实践两个维度分析家庭阶层与教养方式的内在关系。与拉鲁《不平等的童年》中的美国社会相比,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在这两方面的具体实践有很大差异,这可能与儒家传统文化有关,也与中国的代际传承和教育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性格培养,然而,培养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幼儿并不容易,幼儿年纪较小,对社会的判断能力较弱,思想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以后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家庭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家长的性格对子女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对幼儿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中一班30个家庭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内江科技》2005,(4):39-39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和健康的体魄。而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程度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专家研究报告表明:婴儿早期的经验与婴儿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简单的说,家庭生活的情绪气氛和教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个体的婴儿发展到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这将阻止他与更大的社会结合。因此,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  相似文献   

13.
旭东英  红西 《西藏科技》2011,(12):8-9,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隔代教育悄然兴起。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都应在教育和抚养孩子的方法与策略上达成一致,发挥各方所长,以使隔代教育达到更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从家庭教养方式、幼儿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同伴关系、社会环境等分析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若雨 《百科知识》2021,(30):57-58
正念教养是一种基本的教养技能或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习惯是提高教养方式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它对理解健康的亲子关系和改善以家庭为重点的预防、干预具有新的意义.尽管正念教养的研究证实了其对亲子沟通的积极作用,但该领域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至今仍缺乏研究去探讨正念教养干预对普通儿童、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冲突中的父母的作用,更缺乏对中西方"家文化"差异下将其应用于中国家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探讨.因此,将正念教养作为一种干预方案介入有青春期子女的家庭,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建构和本土化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教养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从理论层面建构正念教养与亲子沟通间的逻辑框架,为后续研究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就实践层面而言,正念教养作为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理念和干预策略,可以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和团体辅导,为处理亲子沟通中的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兴起.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既存在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隔代教育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朝鲜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348名朝鲜族学生为被试,对被试感知到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业成绩水平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兴起。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既存在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隔代教育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要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教养方式除了是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促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的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小艳 《内江科技》2011,32(11):199-199
本文主要从幼儿容易出现羞怯感这种心理行为来探讨幼儿产生这种问题行为的原因,认为亲子教养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这种自我防御反应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故为了减少和避免幼儿问题行为的出现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