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研究珙桐叶片光合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对珙桐的引种驯化及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美国产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珙桐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珙桐叶片的表观光量子速率0.09μmol/mol,暗呼吸速率1.31μmol.m-2.s-1,光补偿点22.01μmol.m-2.s-1,光饱和点465.18μmol.m-2.s-1;珙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珙桐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珙桐光合速率的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低温胁迫对珙桐(Davidiainvolucrata)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分别在4℃,8℃低温条件下对珙桐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珙桐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脯氨酸随着胁迫的进行其含量升高,表明叶片内脯氨酸的升高也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进一步可以认为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珙桐抗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野外考察信息和文献资料探讨了苍山西坡漾濞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递减趋势,这与热带区系植物喜温的生态特性是一致的。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这与温带区系植物耐低温的生态特性是一致的。中国分布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具有温带植物区系的性质。随着海拔的升高,区系过渡性先呈递增趋势,然后呈递减趋势,在海拔2100 m-2200 m之间,区系过渡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在不同的生境下存在着差异,温度、光照、营养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气孔密度产生影响。通过对两个不同生境(兰沟样地和采伐地样地)巴山水青冈幼苗叶片气孔密度的观测,结果表明:两个生境的巴山水青冈幼苗叶片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是引起气孔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光照强度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珙桐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本研究以珙桐三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施氮情况下,紫外线升高和降低对珙桐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升高或紫外线降低对珙桐叶片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影响,但紫外线升高或紫外线降低均会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升高,水分饱和亏显著降低;施氮与紫外线升高的交互作用对珙桐幼苗叶片的水分状况无显著影响;施氮与紫外线降低的交互作用会使组织含水量升高,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水分饱和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鹅绒委陵菜为试验材料,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该植物无性系对不同海拔的反应,探讨克隆构型对不同海拔的可塑性,以期为该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里示, 随着海拔升高,植株趋于低矮,复叶数目增加,地上生物量降低,地下生物量升高,具单株匍匐茎的个体数量减少,分株密度呈二次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照强度对薇甘菊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薇甘菊 (Mikainamicrantha) 幼苗的生长型。结果表明 :苗高、节间长、比叶面积、叶面积比、总叶面积、净同化速率、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改变 ;然而 ,比茎长、比叶柄长、总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叶片生物量比却保持相对的稳定。说明薇甘菊幼苗对不同的光强梯度具有不同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i)不同品种水培苗与土培苗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大小、气孔开度日变化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水培苗气孔明显比土培苗气孔大.不同品种水培苗之间气孔大小差异不显著.水培和土培条件下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气孔密度差异均显著,表现为叶尖〉叶中〉叶基.水培苗与土培苗叶片气孔开度日变化均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水培苗气孔开度在同一时间内比土培苗气孔开度大.土培苗气孔开度日变化曲线比土培苗波动大.  相似文献   

9.
樟科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樟科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樟科植物物种数和属数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偏峰分布格局。在海拔梯度上,区系分化强度也呈偏峰分布格局,分化中心可能在海拔2000m左右;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樟科植物的物种数和属数均呈调递减趋势。区系分化强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区系分化中心可能在低纬度地区;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樟科植物的多样性呈轻微递减趋势,但区系分化强度无显著变化;总体上,研究区域内樟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中心集中在低纬度、中低海拔(海拔1500—2000m左右)的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海桐和日本珊瑚树同一植株同一冠层不同方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象因子的变化,同时测定了植物的水分状况,探讨了水分生理对不同微环境的适应,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影响气孔频度、气孔大小和Wb/Wf比值影响蒸腾速率,从而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  相似文献   

11.
以商洛市不同种植区的商麦5226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商麦5226灌浆期旗叶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区商麦5226灌浆期旗叶共电泳出16条EST同工酶酶谱带,其中,EST1-a、EST1-b、EST1-c、EST2-e、EST2-g、EST2-j是商麦5226稳定的特征谱带,可作为鉴别商麦5226的同工酶特征图谱;商洛北部区域种植的商麦5226灌浆期旗叶EST同工酶条带数在海拔较高种植区域相对较多,不同种植区商麦5226灌浆期旗叶酯酶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的多态性,显示商麦5226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皇甫山黄精属 (PolugonatuMill)五种植物在LM下表皮气孔的五项指标 :气孔类型、气孔分布特征及气孔指数等。旨在为进一步探讨百合科植物属种间关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为了便于测定叶面积系数和生产率,编制了有使用价值的叶面积表。从8个回归方程中筛选出叶宽与叶面积相关密切的方程Y=aXb(相关系数达0.95以上),编制出叶面积表。该表应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对叶面积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三种不同样地条件下巴山水青冈叶面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连翘花粉、柱头、花柱和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花粉长球形,三孔沟,外壁表面具网状纹饰.柱头二叉分枝,属于干柱头.花柱表皮气孔为无规则型.叶上、下表皮角质层纹饰不同,且均有腺体分布,未见表皮毛,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不同海拔地区小学生的作息制度与平原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高原海拔地区小学生作息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就高原环境下小学生适宜活动量和各种活动的构成比,提出了几点建议,为高原小学校制定学校作息制度,科学地组织教育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性,为鱼腥草生态栽培、科学管理、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扫描仪测定法、丙酮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结果: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具极显著性差异。叶面积与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b)含量均呈二项式相关,叶面积与Chl a/Chlb呈负线性相关;光照强度与鱼腥草Chl,Chl a,Chl b含量和Chl a/Chlb之间均呈负线性相关,叶面积与光照强度呈多项式相关。而Chl a/Chlb与Chl,Chl a,Chl b含量呈负线性相关,Chl与Chl a,Chl b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结论: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适应性变化,鱼腥草具有较好的耐荫特性。H1居群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最大,Chl a/Chlb最小,H1居群的生境最适合鱼腥草药材生产。  相似文献   

17.
天竺葵白化叶绿岛的解剖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斑体系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基因型细胞组成的特殊的植物组织结构,在园艺植物发育研究和提高观赏植物经济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银边马蹄纹天竺葵Ms.Pollock白化叶新鲜组织为材料,观察和分析切片中绿色和白色体细胞的分布情况,以探索白化叶绿岛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白化叶绿岛现象是由表皮层绿色细胞易位形成的,即绿色的表皮细胞代替了白色的栅栏层细胞,形成一小段绿色的栅栏层,从而形成绿斑,即绿岛。  相似文献   

18.
以超汴椒 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同位叶、果及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单果鲜重、干物质、体积、品质、籽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开花座果 )后 2 0天 ,剪半叶、剪全叶、果实遮光处理的果实鲜重比对照分别降低了 15 .6 %、33.0 %、2 5 .9% ,干物质比对照分别降低了 18.9%、34.9%、2 3.4 % ;不同处理的辣椒体积、籽粒数不同 ,同时辣椒的品质也有差异 ,而种植密度对辣椒单果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蛇莓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野生蛇莓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179个野生蛇莓群体引种至铜仁市的数据分析表明:野生蛇莓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海拔100米到1800米的不同生境下生长,一般在有人经常活动的地方,其天然入侵性不强,成苗冬季引种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野生蛇莓叶片形状和颜色在春季和冬季有显著差异;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和叶宽的积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锯齿数的数值和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主侧脉数的数值可作为-/y,34野生蛇莓的依据;高湿度时,一种葡萄孢属的真菌感染是引起蛇莓引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