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音乐专业的招生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音乐考生的录取情况。而音乐考试又有与其他高考考试所不同的地方,是考生通过对音乐技能、技巧的掌握,读取音乐信息、正确的感受并反应到大脑意识中心,经大脑意识中心处理器官对音乐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个体的表演方式再将音乐信息表现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音乐“自选式”考试法,即在考试的前一周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但必须属于音乐范畴或要与音乐有关联。这种打破常规的考试方法一经宣布,全班学生立即欢呼雀跃,当场就有学生提问:唱流行歌曲可以吗?能不能跳舞?能不能……各种各样的问题五花八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被常规考试方法束缚多年的学生一旦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目前学校考查教学效果的主途径。如何在“考试”这个环节有限的时间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真正测量出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其他学科的考试形式并不适合音乐学科。我们必须根据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独特的美育手段,设计出灵活、生动的考试形式,使考试目的不仅在于考查,也在于学生音乐潜能的发现,创造欲望、创造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就音乐学科应遵循的原则及策略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音乐考试应该体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活教师的教学,完善音乐教育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音乐学习的考核与全面评价。音乐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对学生学习音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策划、设计出新颖的考试形式,确定深受学生欢迎且学生可以努力完成的考试内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谊霉求晏活机动抽.讲行音乐老谊  相似文献   

5.
视唱是音乐专业考生报考音乐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必考科目,是高校音乐各专业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视谱即唱的方式,考察考生的视谱、音准、节奏及音乐的表现力,并通过视唱了解考生的其他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6.
更正     
每次的音乐考试,同学们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干脆拒考。作为音乐教师的我,既无奈,又着急。是顺其自然,还是赶鸭子上架?我觉得都不合适。经过冥思苦想,一个全新的考试方案浮现心头:以每班音乐课上的文艺汇演为平台,以班内的文艺特长生为助手,以自己的精心指导为辅助,让同学们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节目。既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又锻炼了胆量,培养了音乐兴趣。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不一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课程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学来说,因为音乐鉴赏课程不是考试的课程,所以过去的高中音乐教师并未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并且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高中音乐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主,然后通过相应的教学引导来逐渐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鉴赏思维。因此,对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来有效地促进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未来的综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辉 《湖北教育》2005,(7):122-12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考试形式,如开音乐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笔者在音乐教学与考试活动中的若干经验,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高考学生的听觉、联想与想像、表演等几种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音乐专业招生考试的特殊性,浙江省音乐专业招生考试逐步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统考模式,这一模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随着招生工作的发展,音乐专业统考科目的设定、考评教师的确定、考试时间的安排、考试手段的改进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考生、高校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上学期接近尾声时,我进行了初三的音乐结业考试,一方面作为一个教学循环周期,为初中三年的音乐教学划上个句号,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一下学生这三年的音乐学习情况,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下面就这次考试有关问题详以记之以备忘。  相似文献   

12.
目前,艺术类院校2011年专业考试工作已拉开序幕,音乐类考生进入了最后的备考阶段。音乐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选拔人才时有特殊的标准,培养人才的方法也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历年的音乐专业招生考试中,总有一些考生因对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缺乏了解,以致虽有应考的实力,却没有应考的成功。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是考试成功的前提。音乐专业考前准备主要从心里和技能两方面进行。当专业技能已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考的策略。为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积极有效地进行考前准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艳 《班主任》2014,(11):43-43
音乐课上,陈若愚不但自己做数学作业,还发动别的同学和他一起做。音乐老师制止时,他竟然反驳说:“你工作轻松,音乐课又不考试,学了有什么用?还不如做好主科作业,考试能多拿分。音乐太简单了,靠喉咙就行,我一首歌都不用学,照样是‘麦霸’。我有这个天赋,不需要再上课。”  相似文献   

14.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从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专业考试,分成面试和笔试,音乐的笔试试卷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现成的参考试卷不多,出笔试试卷对于个体音乐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于是合作就成了一个能合作共赢、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安徽省近年来艺术招生考试音乐加试的实践活动,梳理艺术招生考试中音乐加试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学生、教师与社会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改革艺术招生考试音乐加试提供有益的建议,不断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7.
培养青少年对音乐化的了解,主要应从音乐审美能力开始,因而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本从音乐教师对音乐现实美的了解、理解和把握,音乐教师主体精神美的修养以及对音乐形式的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使音乐教师具备完美品格,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适用范围很广的技能课程,无论是专业和业余的文艺演出和各类音乐考试都可能用到钢琴即兴伴奏。所以现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在各大音乐院校系科越来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呢?  相似文献   

20.
音乐素养作为当代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正在越来越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追捧,音乐考级以及音乐基本素养考级等活动应运而生。本文从音乐基本素养等级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对音乐等级考试给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刻分析,对于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活动和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