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初吻,送给了一个笑起来会露出两颗虎牙的姑娘。18岁那年夏天,一个特别普通的六月的周末,我们有了一次独处的机会。我按照约定,满头大汗地寻到她家楼下。依据我们两个人的约定,如果她房间的窗帘拉上了,那就证明她家里没有其他人。那天我心花怒放,几乎是一口气爬到了6楼,在门口调整了呼吸,才敲响了她家的门。  相似文献   

2.
“小燕”归队以后卢玲我班有名女队员叫胡艺娟,成绩差,爱说谎,还经常不交作业。有一次,她接连两天没到校上课,我猜想她可能病了,心急如焚,真想一步跨到她家探个虚实。但不巧的是,我也正在病中,剧烈的腰疼使我无法骑车,而她家又远在郊区。没办法,我只好托在她家...  相似文献   

3.
史典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几乎不开口说话,为了更好地和她交谈,了解她,我们进行了家访。 按响她家的门铃,感觉她的家格外幽静,难怪史典平时也喜欢独自安静地游戏,但她妈妈的健谈,又是她在家中表现活泼的一个因素。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可能对她有所压力,她一时不能适应,因而显得沉默。参观了她的房间,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摆得整整齐齐,她妈妈向我们反映的史典在家的一些兴趣爱好及种种表现,使我们对她有了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小班长笑了我们班的小班长是一个认真负责、令同学佩服的好班长。但她的自尊心很强。有一回,我检查课堂作业,数来数去少了一本,恰恰是这位小班长的作业没有交。我非常生气,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拉到讲台上,狠狠地训了她一顿,并让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没料,就这样一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情给了我很深的教训。第二天,小班长没有来上学,在焦躁不安中我度过了漫长的一天。晚上,我到她家询问了解情况,我进了她家的门,她还躲在房间里不愿见我。原来,她在和我闹别扭没有到学校去上课。我意识到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一…  相似文献   

5.
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几乎没见过她笑。 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第一个冲出教室,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相似文献   

6.
明明 《职业技术》2007,(5):47-47
今年25岁的王佳璐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的一个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她先后在服装店、超市打了几份工,但一直都不理想,于是便想出去闯闯。一天,远在深圳市福田区一家珠宝首饰厂的同学吴琳打电话告诉她:“佳璐,我们单位正在招人,你马上来吧!”末了,她告诉王佳璐,她家有深圳市地图,要王佳璐去拿来看看,先熟悉一下深圳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伙伴     
正11月21日晴她小小的瓜子脸,长长得睫毛一眨一眨的,脸颊红得像是熟透的苹果,晶莹的眼睛扑闪扑闪像是能说话,她不管做什么事都充满自信。她很喜欢看书。她家书柜里有许多书,她看起书来可不得了。有一次,在她家,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她坐在椅子上低着头,认真看书,突然她拍了一下桌子猛地站了起来,不知她看见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开学了。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叫晏素贞的女同学。她瘦小、脆弱,而且很内向,很孤独。平时很少跟别人讲话,别说男生了,就连女生也很难跟她交上朋友。班上排座位前,她要求老师将她安排在最后一排的最边边上。每天她一个人早早到校。放学后,等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她才慢慢收拾书包回家。一整天,几乎都在教室里坐着。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她的腿似乎不大好,尽管她那样努力走好每一步,尽可能不让别人看出她的腿有毛病。但我们还是能看出来,她左边一条腿好像短了一点。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真实情况。她家在农村,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钱看医生。这些年,她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9.
为自己惊喜     
我们镇里的人谁也不清楚伯爵夫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但她讲英语的口气使我们听得出来她不是地道的美国人。她住的房子很大,有很多仆人为她干活,所以我们知道她很有钱。但是从来也没有见任何朋友来和她共进晚餐。这一点她说得很明白,只要她在家,她就想一个人呆着,只有当她走出家门时,她才在公众面前露脸。对我们孩子来说,尽管她也是一个社会名流,但我们总有点怕她。伯爵夫人手里总拿着一根拐杖,这根拐杖既是她走路的帮手,又是她用来惩罚那些她认为应该惩罚的人的工具。确实有的时候,住在附近的多数孩子似乎也需要教训教训! 由于眼明腿快,我常能躲开她打过来的“惩罚棍”。但是有一天,当时我才13岁,为抄近路我穿过她家的  相似文献   

10.
小姑娘家住在农村,她爸爸妈妈听说城里人爱鲜花,就在地里建了一块花圃,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有月季、玫瑰、美人蕉、仙客来、郁金香……没过几年她家就富起来了。小姑娘跟着爸爸妈妈到城里上学,因为他们已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但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味道     
正2013年9月3日晴生活,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没有任何渲染,也不需要任何说明,但却有一种特别地味道。姐姐不算是好学生,也不算是个乖孩子。或许在大人们眼中,她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混混。但我却觉得她就像是一个天使。她很会照顾人,那段时间她说她家一个人都没有,让我去陪她,我便去了。但到了那的第二天,我就中暑  相似文献   

12.
蚌与珍珠     
我在美国读书时,我的室友是日本人,她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颗珍珠,是母亲在她离开日本赴美求学时给她的。  相似文献   

13.
露西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只有九岁,但是她很高。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小鼻子,梳着一头长发,长着一张小嘴。我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我家住在七楼,她家也住在七楼。她最喜欢的食物是汉堡。她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她喜欢早上吃面包喝牛奶。午餐吃鱼和米饭。晚餐吃汉堡喝柠檬水。这  相似文献   

14.
高贵的哑巴     
小时候,我们村住着一个哑巴。一天,隔壁的王婆当街大骂,原来,她家西瓜地里少了一只最大的西瓜。她在骂那个偷了她西瓜的人。那个哑巴“听到“了,他从家里抱来一只西瓜,放在王婆的脚下,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15.
表妹复学记     
我有一位表妹叫小妮,今年11岁,家住深山老林。她家很穷,但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上个月,我到她家玩。没想到她愁容满面地说:“表姐,我辍学了。爸爸妈妈说,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啥用?弟弟要传宗接代,就让他去读。我真的好想上学啊!老师也多次来我们家,可嘴皮都磨破了,爸爸妈妈就是不肯点头。”细细的啜泣声,狠狠地抽打着我的心,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助表妹,让她早日复学。于是,我多次劝堂姑、堂姑父:“小妮才11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还是让她回校念书吧。”可他们都说家里穷,我拍拍胸脯说:“学费我包了!”他们还是不答应。过了几天,表…  相似文献   

16.
班里同学只要说起小华和我来,都会说我们是一对“好同学”、“好朋友”。我和小华年龄一样大,个头一般高,学龄前我们在一个幼儿园,上学后又都在一个班,经常在一起,形影不离。在班里,我俩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我喜欢语文,她爱好数学,她经常到我家给我讲解奥数,使我的数学成绩明显提高,我受她的影响,便去她家给她补习语文,她的语文成绩也逐渐上升。我平时喜爱书法,她也喜爱,我们俩一起参加了业余书法学习班,共同练习毛笔字,在2003年太原市少年书法比赛中,我们俩又都获得了二等奖。在校外,我们一起玩耍、嬉戏,遇上节假日,不是我到她家玩,就是她到…  相似文献   

17.
孙丽红 《师道》2008,(11):56-56
暑假的某天吃晚饭的时候,13岁的女儿对我说:“妈,我明天跟小宇约好了去她家,中午不回来吃饭。”我“嗯”了声,随口说:“哦,又去她家?上星期不是刚去过吗?”女儿说:“她在家闷得长蘑菇,叫我明天去一起做功课。……不过不如让她来我们家,礼尚往来嘛。”淡淡的一句,女儿说得波澜不惊。但突然间,我觉得女儿长大了:瞧,她居然懂得了“礼尚往来”!虽然我不属于顶级好客的妈妈,但对女儿的首次主动邀请马上表示出积极态度:“对呀,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午老妈下厨,告诉她在咱家吃饭。”女儿说:“吃饭是小事,来了看情况吧。我先打电话约她地铁口见!”哟,还挺老练的。  相似文献   

18.
她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忍不住叫住她,问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显得很意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显得很奇怪,我几乎没见过她笑过。我做过家访,她家是一个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开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7):73-73
前几天,我的好朋友春晓突然告诉我,她不想回家过暑假。“奇怪,平时我们住校,老师管得可严了,好容易放暑假了,回家多舒服自在呀!”看春晓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便不停地追问原因。原来,春晓的父母平时经商,很少在家,她家隔壁的“小叔叔”就经常来她家照看春晓,每次还都会给她带一些小礼物。起先,春晓还很感谢这个叔叔,可是日子久了,那个叔叔一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说话时还对春晓动手动脚起来。一次,他借着给春晓带手链的机会,一把搂住了春晓,双手还在她身上不停抚摸。春晓觉得不对劲,她很害怕,但看看叔叔,还是那么自然亲切地对着自己微笑。叔叔是坏人吗?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又不敢告诉父母,于是只能尽量减少回家的次数。  相似文献   

20.
遂宁县横山公社四大队小学教师王守芝,是一位有三十年敦龄的老教师。她家在城里,可是她从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近年来,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不少人劝她申请回城,她说:“如今农村这样缺教师,大家都挤到城里去,我们国家怎能在1990年以前普及初等教育?条件再艰苦,我也要把有生之年献给农村教育事业。”去年她爱人因病退休了,她动员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