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右丈说是有关声符表义的学说.本文回顾了前人对利用右文说理论系联同源词方面的观点,以王力先生编纂<同源词典>的得失为据,认为同源词典(或语源词典)编纂不应该忽视右文说理论的宝贵价值,讨论了"右文"法的必要性和优点.并提出利用"右文"法编著理想的<汉语同源词典>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形声字声符兼义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汉字“六书”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研究当代的训诂学,同源词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讨,滥觞于晋人杨泉的《物理论》与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发展于清代乾嘉学派段玉裁、王念孙诸大师及现代之章太炎、沈兼士诸大家。其中,以沈兼士成就最为卓著。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文,首次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了前人“右文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治右文的基本要求,概括了治右文的七种表式。沈氏的右文理论,是对“右文说”理论研究的革新,是形声字声符兼义学说的里程碑。然而,沈先生也遗留下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尚待揭示。如“为什么声符有的表义,有的不表义”等。本文试就一两个规律性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3.
“右文说”新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言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右文”即是形声字的声符(因其多在右边,故称右文);所谓“右文说”,就是认为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义作用的一种理论。对于“右文说”的研究,在沈兼士先生之前多是一些感想式  相似文献   

4.
系联从同一声符的形声字,找出它们所记录的词之间的同源关系,是汉语同源词研究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对《说文解字》中的“卑”声字进行分析,并归纳了五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是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系联同源关系的主要线索。弄清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对汉字同源系统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源功能.选取《说文解字》中以“艮”为声符的一组形声字,根据其词义的不同分类,试图建立以“艮”为声符的同源词之语义系统,并尝试在实践中具体认识声符示源情况.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产生与形声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类声符示源形声字,往往可以组成一个同源词族,它们的特点是:拥有相同的声符,但所拥有的共同的源义素与它们的声符没有任何关系,为何会有此现象?本文提出“形声假借交叉”论来解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说形声字     
考察形声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形声字形符声符的构成及其表音表义都具有复杂性。应从实际出发探讨形符声符的功能和"右文说"的局限性,更应以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探讨形声字。  相似文献   

9.
出土材料对汉语同源词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某些声符与以之为声符的同源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一声符的同源词族中各词群之间的关系,仅利用传世文献较难解释,引入出土材料可使问题明晰。另外,出土实物在同源词系联中亦能够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所欲的“借声表义”。真正的表义声旁,必须和形声字的概念相同,只有“加形定义”的形声字才有表义声旁。  相似文献   

11.
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现象形成的根源是词的“反训”,而“反训”词的分化,并使用后出的形声字分别记录该“反训”词所歧出的正反二义,则是造成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形声字的“声符”所表的意义与该声符原字的意义悖反和形声字同形“声符”在不同形声字中所表的意义完全相反。当然也有极小部分是语词讹传和文字借用、归并、伪变所致。  相似文献   

12.
梁波 《华章》2012,(20)
“右文说”主张声符表义,声符细致地隐含着字义的具体内容,本文就“右文说”的源流进行了略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许慎《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意功能的分析;二是以《释名》为代表的声训方式;三是从杨泉《物理论》与顾野王《玉篇》求证;四是从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与王安石《字说》来论证.文章指出了“右文说”的文字学意义,从文字学角度阐发了“右文说”的学术价值和源流,同时还指出“右文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功能和示源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还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不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厂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源功能。选取《说文解字》中以"艮"为声符的一组形声字,根据其词义的不同分类,试图建立以"艮"为声符的同源词之语义系统,并尝试在实践中具体认识声符示源情况。  相似文献   

16.
略谈声符示源功能研究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同源词研究、同源词典编纂、词义训释三方面对声符示源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因声求义是一项重要的训诂方法。前人和时贤在一些训诂学著作中都有相关的论述,但都局限于具体实践,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阐述其流变。这一方法经历了从声训到右文说再到因声求义这样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因声求义在清代走向成熟,清代学者利用它在训诂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它存在的依据是由于汉语中存在通假字、同源词、联绵词和音转等语言现象。因此,因声求义的具体实践也就体现在破通假、系联同源词、释联绵词和考证方言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卑”得声的62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9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3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卑”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19.
研究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同源词研究,同源词典编纂,词义训释三方面对声符示源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声符义概说     
1995年8月--1997年5月,本文作者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担任其首期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报告为《形声字声符义考释集成》,凡51万言.系汉语同源词考释之作.因汉语单音词之绝大多数书面上均为形声格局文字,而声符所载为语词之主体性核心义素,故以"声符义考释"名焉.本文系作者在同源词个案研究之后,就声符义的形态、本质、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问题所作的理论总结和阐述,其中也较多地涉及语源学中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