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金属箔片验电器或指针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金属箔片验电器或指针验电器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金属箔片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实验中笔者却发现:金属箔片验电器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具体判断出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因而教学效果较差,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从验电器的原理可知:它是利用带电体所建立的电场,对其他导体或介质产生力的作用.如,当导体或介质处于电场中时,由于静电感应或被极化,而产生感应电荷.根据该现象,笔者自制了一个电子验电器,从而克服了金属箔片验电器使用中所存在的缺陷,电子验电器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金属箔片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实验中笔者却发现:金属箔片验电器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具体判断出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因而教学效果较差,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从验电器的原理可知:它是利用带电体所建立的电场,对其他导体或介质产生力的作用。如,当导体或介质处于电场中时,由于静电感应或被极化,而产生感应电荷。根据该现象,笔者自制了一个电子验电器,从而克服了金属箔片验电器使用中所存在的缺陷,电子验电器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验电器是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例如,直接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依然下垂,表明此时玻璃棒或橡胶棒不带电(如上图)。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便张开,表明玻璃棒或橡胶棒带有电荷。箔片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带有同种电倚互相排斥而推开的。那么,验电器金属箔  相似文献   

5.
验电器和静电计是高中电学中的重要实验器材,它们外形相似,但在原理和用途上有差别.本文就对两种装置的原理加以分析,帮助同学们认识.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点,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小球带电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带电荷量越多,斥力也就越大,金属箔片之间的夹角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静电计和验电器都是研究静电场的仪器.它们结构相似,这使很多同学不清楚它们的异同, 甚至有同学误以为“只要把验电器上的金属箔片换成金属指针就变成了静电计”.本文对这两种仪器在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三方面作比较.  相似文献   

7.
何为验电器?何为静电计? 其实,验电器与静电计均为验电器。只不过平常我们所称的验电器是指具有双箔片的验电器,如图1所示;我们所称的静电计是指具有单向箔片的指针验电器。如图2所示。 验电器自18世纪后期贝内特发明至今,人们根据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验电器是中学物理电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具.中学实验室里我们所见到的验电器有锡泊验电器和指针验电器,它们都是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而制作的.由于正电荷之间和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是斥力,无论这种验电器上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锡泊或指针都会张开一个角度,所以锡泊验电器和指针验电器都不能直接判断物体所带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为了改正锡泊验电器和指针验电器的这一缺点,我将锡泊或指针用验电笔上的小氖管代替,制作了能判断出正负电荷的验电器.  相似文献   

9.
十五、电路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2,(10):13-16,47
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用待测物体去接近轻小物体,看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②让待测物体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根据金属箔片是否张开来判断待测物体是否带电。  相似文献   

10.
1.构造有差异 最常用的金箔验电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最简单的仪器,在玻璃瓶口处有一橡胶塞,塞中插一根金属杆,杆的上端有一金属球,下端悬挂一对金箔(或铝箔).当带电体与金属小球接触时,箔片因带同性电荷相排斥而张开.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金属棒和箔片封闭在一个玻璃瓶中,棒与瓶间有绝缘材料相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中,经常要用金属箔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这类验电器的缺点是:一是不能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二是容易受环境湿度的影响,效果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自制了声光电子验电器,它既能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又能通过声、光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便于记忆,且灵敏度高.不易受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介绍一种简单易做的用箔片验电器(即金箔验电器)来探测放射线的实验.在商店买一个汽灯纱罩,用火烧后将它研成粉末(或用烧坏的汽灯纱罩研成粉末),再用胶水将粉末粘成一个直径几毫米的小球插在一根小棍上做成一个放射源.因为汽灯纱罩是用浸过硝酸钍的宁麻做的,烧后的灰烬含有放射性的二氧化钍.当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箔片验电器后,验电器的箔片国带有正电而张开,再把自制的放射源靠近验电器,会看见验电器张开的箔片很快落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初箔片的下落是由于验电器和放射源组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下面方法做静电屏蔽演示实验,使带正电的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的箔片就张开,这表明验电器受到了附近的带电体形成电场的影响。如果事先用一个金属网罩把验电器罩住,再让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的箔片就不张开。这个实验固然能够很好地说明金属网罩具有屏蔽作用,但此演示在课堂上成功率低(气温及空气湿度影响较大),再加上验电器的  相似文献   

14.
考点1:电荷问题解这类题时,一定要抓住“电子的转移”这一原则,用“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的思路进行解决.例1如图1所示,用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用验电器做演示实验,由于验电器中的箔片较小,再则验电器正面的玻璃反光,所以总有一部分学生难以看清,以致影响了演示效果,而目前教学仪器厂生产的验电器大多是直立式的,在普通投影仪上无法使用,为此本人自制了投影验电器。  相似文献   

16.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制成了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做。(93年上海市)2.用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因而带电,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因而张开。(91年吉林省)3.用一个带电小球去靠近另一个塑料泡沫小球,如果出现现象,不能断定塑料泡沫小球是否带电;如果出现现象,可以断定泡沫小球一定带电。(91年四川省)4.有A、B、C三个带电体,已知A带正电荷,将A、B、C依次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箔片第一次张开较小角度,第二次角度继续增大,第三次角度变小,由…  相似文献   

17.
在用验电器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的实验中,当演示者把已知是带电的物体靠近,甚至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经常出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明显,甚至毫无变化的现象。有时在课前已做成功的实验,在教室里却做不成功。因此,教师必须在演示前认真检查仪器,了解周围环境,找出验电器不灵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修理或补救措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验电器不灵的原因主要是验电器漏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漏电原因,并相应地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便可使实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课本在讲到光电效应时,首先介绍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灵敏验电器上,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图1),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表示锌板带了电,进一步检查知道锌板带的是正电。这说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了出去,锌板中缺少了电子,于是带正电。笔者按照课本中实验所述的方法,做了许多次,都没有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一夹角。本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开始时,锌板上的电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从表面飞出去,锌板就带上了正电,在其周围的空间里就形成了一个电场。这个电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1近反远同在静电感应现象中,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近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反,离产生感应的原电荷较远的导体,所带电荷与原电荷电性相同,如果有一端接地,则接地端为远端.如图1、图2所示,A为近端,所带电荷与C相反,B为远端,所带电荷与C相同.例1使用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打开.图3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图3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时,在验电器上感应出异种电荷,验电器的顶端为近端带正电荷,金属箔片为远端带上负电荷.故B选项正确.2串反并同在动态电路分析问题中,如果一个电阻的…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涉及推断物体带电情况的试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吸引”或“排斥”现象.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另一类是给出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变化.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前需用到的知识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后需用到的知识是:电的中和和接触起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