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110面对“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实验这样表述:  相似文献   

2.
人们为了利用水的巨大的能量,需要在江河上修建拦水大坝,以提高上游的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一般情况下,水坝的截面为一梯形,即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厚.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章第三节“液体压强的计算”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对此常见这样的回答: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比上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为了防止水坝被水压坏,所以坝的下部比上部修得厚。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训练题:沙漠中有个沙丘的(如图1),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气体的压强体积的关系》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人教钣)第一册。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九节(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教材给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 ,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 ,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由于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知道压强以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70面,对“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时,教师一般根据课本提出的演示实验进行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景志 《物理教师》2001,22(10):22-22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新增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现将本节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九年级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浮力的关系》在解释是什么使硬币“跳起”时,明确地指出:由于吹气时,硬币上下表面的气体流速不一样,从而导致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正是这个压强差把硬币“托”起的,因此得出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要点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研究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浮沉的条件,既是《质量和密度》、《压强、液体压强&;gt;两章基本知识的具体应用,又可与“简单机械”、“功和能”的知识相联系组成综合题,可说是初中力学知识的中心.本章的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岳 《贵州教育》2010,(22):38-38
2010年4月,仁怀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经过说课评选,笔者有幸上了一节物理展示课——沪科版《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强”。为了上好这堂课,我把教案和课件看了又看、试了又试,但是上完课后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9年级物理第14章第3节的内容,它既是对压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又为后面研究流体压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增强学生“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重点是考查压强知识应用:分析现象和有关的计算。在应用P=F/S公式计算物体受到压强时,①应注意F指压力,不要把压力和重力混淆。②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F为合力。③还应注意S表示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④要注意柱状体、重叠体的压强计算。  相似文献   

15.
张建号  罗汝珍 《中学理科》2005,(9):29-35,48
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年中考试题分析,试题主要考查如下几个方面:(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特点,物体在叠放、倒置或受到其它外力作用等情况下,确定压力的大小.(2)压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潘小珍 《成才之路》2011,(15):37-37
一、教学任务分析 1.地位作用 《大气的压强》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大气压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刘占财 《青海教育》2014,(12):44-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多数实验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没有安排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说明的:“对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鉴于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仅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不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总结结论时缺乏说服力,得出的结论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个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中关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以上对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减小的原因并没有准确地说出.同学们都知道,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再加上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这句话,所以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不同是由于空气密度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考点1 压力与压强 考点透视 ①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②会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压强.中考中一般以填空、选择和计算等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0.
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成功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大气压产生的存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解释有关大气压的一些现象,突出了教学重点.但是,其中的几个演示实验,演示时效果不明显,甚至失败.通过研究探索,我总结出了成功演示大气压强实验的几个小窍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