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学界关于建设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有关国际政治本体论的研究议程已经初步形成.这项议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应当首先在本体论上取得突破.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国际政治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做一具体探讨,并认为国际政治本体论以本质或规律为内核.如果把本质和规律两个基本概念予以展开,则可以涵盖作为理论框架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类问题.因此,本体论内核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存在着内在的共通之处,本体论最终可以通向理论的构建.循着从本体论探索到理论构建这一路径,本文尝试对建立东方式理论框架提出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和人类学本体论三个阶段,其美学和悲剧理论也进行了同样的嬗变过程。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在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美学话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阐明悲剧的内在本质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美学中,亚里士多德算是悲剧理论的发轫者,他的悲剧理论中的“净化”说(Katharsis)、“过失”说等一直是悲剧理论中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其后,美学家狄德罗、席勒等也曾就悲剧问题发表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实际上,悲剧理论在黑格尔美学中才得到了较完备、较深刻和集中的研究。黑格尔悲剧的最大特点是首次明确地把矛盾观引入悲剧理论,从而提出了悲剧的本质是“两种片面合理的善的实体力量的冲突”的著名观点,另一方面,围绕着悲剧冲突理论的研究,黑格尔也深入阐发了有关艺术本质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4.
中西古典悲剧在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结局、悲剧精神四个方面均呈现出参差不同的美学风格,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要追溯到各自迥异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5.
悲剧作为传统的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悲剧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阐述了悲剧的历史性根源和必然性冲突,揭示了悲剧的现实基础和悲剧的本质,这些观点构成了马恩的悲剧现。马恩的悲剧现是对前人的超越,对悲剧理论的探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商务谈判不仅是商业利益的博弈,也是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妥协。中美商务谈判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模式论四个方面体现了中西文化思维层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关汉卿悲剧的界定应该遵循"情感基凋"和"情节结局"这两个基本的判断依据.此外,关汉卿的悲剧情节中存在着两条线的冲突:一条线是直接表现、且随剧情进展而适时变换的显性冲突,另一条线是间接表现、但贯穿全剧的隐性冲突.其中,隐性冲突与悲剧的深层意蕴存在更紧密的关涉:它的设置使悲剧意蕴得以凸现,而它的搁浅又对意蕴的成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的悲剧意识更主要地表现为差异性。中西悲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悲剧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戏剧冲突及悲剧结局三个方面。中西悲剧的差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审视《红与黑》中存在的阶级的冲突、本质的冲突和心灵的冲突来重新审视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从而探讨其中的悲剧元素,体验人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