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永璜 《收藏》2008,(11):109-109
不久前我在钱币市场上买到一枚袁像三年“粗发”版银币,同行中有人说它是“冒牌货”,理由是其背面没有“塑料包”似的饰纹。《收藏》总83期刊登的周传芳先生《袁世凯头像嘉禾银元版别初探》一文中说背面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好像是用塑料包住似的,这是区别粗发版的重要一环。显然,周先生的“塑料包”说已成为“粗发”版银币的界定标准,没有它就不是正宗的“粗发”版银币,而是“冒牌货”。  相似文献   

2.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3.
林文君 《收藏》2009,(5):123-123
2009年春节期间,一位泉友在市区一家金银加工铺里收到一枚大银币,让我为其鉴别。拿到这枚大银币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是一枚古丝绸之路上中亚地区阿拉伯国家萨曼王朝的钱币,此币直径40毫米、重4.9克,属于萨曼王朝鼎盛时期所打制的钱币(见图)。  相似文献   

4.
晓寒 《收藏》2015,(1):72-73
2014年11月24日,欧洲知名钱币拍卖公司瑞士NGSA拍卖公司在日内瓦上拍5枚富字银币,引起了钱币界广泛关注。这次拍卖会吸引中国钱币藏友的本是10余枚中国珍品钱币,包括2枚金锭和6枚袁世凯飞龙币、曹锟金币等,但5枚富字银币的出现显然抢走了这些拍品的风头,这些富字银币最终的拍卖成交价也大大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5.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10)
尊敬的董先生:您好!首先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是一名古代钱币收藏爱好者,也是贵刊“老董泉苑”栏目的读者,我藏有金代“天眷通宝”钱币一枚,难定真伪,特向董先生请教。这枚钱币是于2005年6月,在一家古玩店从数千枚钱币中挑选出来的,据店老板介绍这批钱币是从河南购买的,刚刚出土不久。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6日美国加州长堤市2002年国际钱币展销会揭幕。在这届展销会上,有一枚由美国政府委托苏士比拍卖公司拍卖的孤品——1933年20元双鹰金币的展出,引起了全世界收藏界、钱币界以及投资者的极大关注。这是一枚全球最具传奇性及神秘色彩的钱币,七十年以来,一直是国际钱币界的话题。它卖前估价为400-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黄正 《收藏界》2011,(1):70-70
近日,在贵刊今年第9期"老董观泉"栏目中看到成春到先生介绍的一枚"忠义勇烈"钱币,恰巧早年我也收藏到此枚钱币,和刊上图片相对照,发现无论从钱币大小和钱文风骨,都是一模一样的,应是同时期同批同模铸造的铜钱。  相似文献   

8.
姜印  杨朔 《收藏》2001,(5):44-46
在湖南省博物馆,一枚金黄璀璨的特大型钱币残片常吸引着不少观众驻足,并发出赞叹之声。这枚钱币是1960年从湖南株州冶炼厂废铜交接站抢救采集的,经鉴定系太平天国特大型花钱,属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9.
集币爱好者都知道,"奉天一两"银币存世仅见一枚,是被国内外集藏界公认的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据悉,这枚银币孤品曾在1991年美国加州的一次拍卖会上,以3.5万美元的底价竞拍,最终被一位台湾收藏家以18.7万美元的高价买入,并创下当年中国钱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现该币存于台湾鸿禧美术馆。据保守估计,目前这枚银币大珍品的市场价高达人民币600~800万元左右。笔者虽从事钱币收藏30余年,无奈藏识不精且财力有  相似文献   

10.
读稿随笔     
本期又有一些生面孔钱币与大家见面了。两枚被泉界视为珍品的北宋名泉——九叠篆文"皇宋通宝"分别来自湖南和四川,两枚钱均未见实物。从照片上看,一枚颇显生猛,穿孔尚留毛刺,由于拍照偏色,锈色偏灰褐;另一枚较熟旧,文字细部拍摄不够清晰,看起来笔划尚圆润。究竟如何留给广大读者评析。毕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大珍品,评头品足一番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3)
尊敬的鉴定老师:您好!收到您们上几次的鉴定回复,很有收获,非常感谢!这次偶得两枚“咸丰元宝”刻花八宝图案铜钱,感觉比较有意思。参考董先生新著书《珍稀钱币鉴定与辨伪》,发现和其中一枚刻花“咸丰元宝”有些相似,不知我的钱币真伪如何,请指教。钱币直径46毫米,穿径11毫米。北京:戴昕海  相似文献   

12.
刘勇先 《收藏界》2012,(5):71-73
最近西安市高陵县资深钱币收藏家张振龙先生转让给我一枚红陶币(见图1),直径6.4厘米,厚1.6厘米,重58克。整体呈斗笠状,正面顶部似一古篆字,亦如盘曲的龙纹,坡区饰凸起的蝌蚪纹四圈,边沿圆棱,北面凹下。土锈坚实,为生坑器。据张先生讲,这是一枚“拙美的史前实物”。这枚红陶古币,引起我查找中国钱币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我于2005年初,以五枚品相完美的"大观通宝"折十钱,从一位泉商手中换得这枚长捺大观(图1)。此枚钱币直径41.2毫米,穿径11.2毫米,厚3.1  相似文献   

14.
尹新荣 《收藏》2008,(7):121-121
2005年10月笔者在烟台市福山区城里村收集到一枚比较特殊的“乾隆通宝”大样钱(见图)。当时来不及与老农细细侃价,就按他的要价以500元买下了这枚钱币。  相似文献   

15.
海泉 《收藏界》2011,(9):72-73
在《收藏界》2010年第10期,曾刊文介绍一枚铜质"[ ]寗通宝"钱,文章作者认为属稀世珍品,或可能还是一枚母钱。该钱直径36.8毫米,厚3.3毫米,重19.5克,此钱奇就奇在"寗"字上。编辑部和董大勇先生对这枚钱币加了一段导言,认为刊出后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4)
正记得1995年,一个亲戚送了枚新龙半开(云南省造光绪元宝3.6钱)银币给我母亲,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过去使用过的银币。有一天在回家路上看见街边的小摊上有这种钱币.,于是就买了2枚经常拿着把玩,不久便发现露出淡黄的铜色来,跟亲戚送的一对比,其图案模糊、粗糙,表面镀了一层白色的东西,不用说是假的。这次交了学费后,算是学到了一点鉴别钱币真假的皮毛,从此也引  相似文献   

17.
西夏有一枚钱很神秘,它在国内外多次现身,却无人能为它"正名",这就是西夏文"奲(duǒ)都宝钱"。第一次知道有一枚无法确定名字的西夏文钱的信息,是在1990年内蒙古钱币专家卫月望先生来宁夏参加一次钱币学的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卫月望先生在发言中提到,我们的东邻日本的一家博物  相似文献   

18.
陶琦 《收藏》2011,(1):101-101
笔者藏有一枚“维新通宝”铜钱,初以为是清代光绪年间维新变法时所铸造的钱币。及至查找资料,才知是一枚越南铜钱,是阮朝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年)在位期间铸行,相当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钱币。  相似文献   

19.
徐永峰 《收藏》2009,(3):137-137
2006年3月29日,郑州《大河报》登出了一则消息:“河南封丘惊现珍稀崇祯通宝背二钱”。当笔者初看时,即被钱币图片给吸引住了。这枚似曾相识的钱币,难道是以前从我眼前溜走的那枚大崇祯钱吗?  相似文献   

20.
叶柏光 《收藏界》2011,(1):80-80
2009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笔者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购得一枚"圣宋通宝"篆书背横写"当五"钱。当时只是感觉此钱很少见,而且这枚钱币的篆书字体十分美观大方,看着令人视觉很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