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应邀为许多报刊做专栏撰稿人,也接待了许多来访的朋友,知道了许多家教故事。在本文中我想和朋友们“实话实说”。如果您是一位特别想让孩子成为“人上人”或“超人”的父母,那么请您不必费心关注本文,因为心理咨询师关注的仅仅是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人中人”,成为心理健康的“凡人”;如果您是一位特别想让孩子成为经天纬地之“才”的父母,那么也请您不必费心关注本文,因为心理咨询师关注的仅仅是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心理咨询师越来越认为,我们大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就能经得住…  相似文献   

2.
徐州读者张燕来电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我们家中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我们又不能陪着他。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帮他摆脱孤单寂寞的情绪呢?主持:许多父母都能遇到独生子女孤单寂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海安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父母要做孩子的玩伴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我就指导她数数、写字,时间长了,孩子便心烦厌倦了。她即使感到孤独寂寞,也不愿意找我们。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  相似文献   

3.
我父母在农村,从小我天天看到的就是父母在干活,因此就学到了父母干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父母勤劳,我肯定就不会懒惰,因为父母不容许我懒惰。小时候被父母打觉得不是耻辱的事情,好像越打越喜欢父母,因为父母跟你亲,他打完了还在你的身边。我现在就不敢打我的孩子,因为我一个月才能见他十天左右,我爱人带着孩子在国外,我每个月争取过去十天,打完了我就走了,孩子记住的就是我打他,没记住我对他的好。所以他就不希望我下一次再回去,因为一回去想到的就是爸爸打他。我总共打过儿子一次,有一次我回来问他想爸爸吗,他说  相似文献   

4.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不好,父母未必要负全部的责任,因为可能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错误引导。但是我认为父母至少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孩子出生后,就像是一张白纸,父母就仿佛一支墨笔描绘着孩子的将来。我想就我自己的经验对父母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孩子在少年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往往会因为梦想的激励而努力学习,但是也有的孩子,因为对梦想的理解不够准确,或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不够而走偏。因此,对于处于少年期的孩子的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心中有个怎样的梦,以及他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叫赵爱军,他在我们地区当时是比较有名气的,因为他当时是个见义勇为的典型。在上学的路上,他看见歹徒劫持了一个6岁的孩子,他主动对歹徒说“你把那个孩子放了,我跟你走!”当时,他只是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曾经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宣传,还要求大…  相似文献   

6.
一朋友曾对我说:“我八岁时,父母离婚,然后我就和我妈一起生活。我的噩梦从此开始。我妈妈情绪不稳定,我无法猜测接下来妈妈的情绪会怎样。妈妈的坏情绪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阴影,所以我一直过得不幸福。”她的一席话使我觉得,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并不是金钱和地位。如果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做父母的能回馈孩子什么呢?我想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这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财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8.
文斐 《小学生》2006,(4):10-11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9.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10.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1.
小蓝 《小学生》2006,(4):13-13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12.
对于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天下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却总有那么多人倍感失望乃至绝望,因为孩子的成绩与父母的目标遥不可及!可是,父母们是否想过,天下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进步呢?哪个孩子不盼望得到父母的欢心呢?却不知为何,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身不由己,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面前,弱小的他们只能望山叹息却无法翻越。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多年,我经常发现两代人在同一个误区中挣扎,有时悲剧袭来令人窒息。我不能不说起秋儿,因为她用17岁的生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鲜红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6,(4):12-12
我是教育部长吗?我不是,我宁肯假如,因为教育部长是大人,我还想继续读书,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因为我是孩子,孩子的时代就是玩耍的时代,这是爸爸说的,可是妈妈不让, 因为老师不让,他们说想读好学校就不能把心放在玩耍上。所以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教育部长,我就下一个命令:鼓励玩耍。  相似文献   

15.
罗霞 《教育导刊》2003,(1):47-48
不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家长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家长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得不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这样就难免会忽略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可是无论工作怎样忙碌,作为家长,不能推卸为人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父母对其的教育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有点意识人来不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人了,孩子就无所顾忌地成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都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我也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但我会在客人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女儿:“对不起,妈妈有客人,自己玩会儿好吗?”女儿也会悄悄地说:“好吧。”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当女儿真有事要说时,她也会悄悄地告诉我:“妈妈,我想……”客人走后,我就及时表扬女儿安静。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是一个能说、善说、爱说的妈妈,这既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毛病。一个多嘴多舌的人,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7.
妈妈,你说我是漂亮还是丑?我觉得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很漂亮,只是有点太矮。无意间十岁的女儿提出了美与丑这个问题。这首先是令为人父母者高兴的事情。因为这说明孩子逐渐有了爱美之心,逐渐有了审美意识,内心也逐渐丰富细腻起来。作为孩子,也许你曾向父母询问过这个问题;作为父母,也许你的孩子曾经向你询问过这个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回答?你又是怎样回答孩子  相似文献   

18.
在工作中,每年我都会接触一两例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学生.因着这些学生,我与他们的父母产生了联系.这些父母在突然面对孩子的疾病时,会出现接受不能,情绪剧烈变化的情况.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当孩子出现异常状况时,孩子的父母同样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因为那时的他们,不见得比孩子刚强多少.C便是当中的一个.接下来,我就以C为例,来呈现一个普通的母亲在遭遇孩子患上精神类疾病时的情绪变化过程,以及专业的支持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走进新的世纪,我们不但要探讨怎样当父母的问题,而且也要探讨怎样让孩子当儿女的问题。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孩子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应该让孩子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从哪里来的?"宝宝在不同年龄段提出这个问题,他想知道的答案可不一样。父母该如何回答?这可是考验智慧与勇气的时刻!回答这个问题,会让父母感到棘手。因为这个问题会被宝宝在不同年龄段屡屡提及,可父母并不清楚宝宝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能够让自己不尴尬。心理咨询师宫学萍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永远用开放的状态去陪伴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