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其间汉承秦制而建立的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对发展民族间的融合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均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因此,研究西汉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政治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而且对今天的民族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有关汉王朝与匈奴族、西域诸族、南越国等的政治关系已多有论述,而对西汉王朝与东越的政治关系却鲜有专论,本文想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讲到南诏时是这样表述的:“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原为六个比较大的部落,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叫做六诏,其最南一部称南诏。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合并了其它五诏。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这种表达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南诏不能称为“祖先”;第二是南诏民族表达为彝族、白族不准确。 先谈第一个问题。南诏是一个国家政权的专称,它不是族名,也不是部落名,不能称它为“祖先”。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国名和族名相同的情况,如唐代的回纥,既是族名,又是国名。说“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可以的,但这里的“回纥”应理解为回纥族,若理解为“回纥国”就不对了。 据有关记载,“诏”是王或首领的意思,南诏原名蒙舍诏,是隋唐时云南西部六个政权之一,因地处六诏南,又称南诏,后来统一六诏;南诏是国家政权的  相似文献   

3.
义渠考     
义渠为战国时代不同于华夏民族的一支少数民族。其与秦国战争不断,最终为秦所灭。秦昭襄王、宣太后和义渠关系复杂。关于义渠的族属争论较多.或以之为戎、或为狄、或为羌。然戎、狄皆为对异族的泛称,义渠为羌说论据亦不充分。义渠本身就是族称。为其族自称.和匈奴、鲜卑等民族一样,既是国名,也是族名,最后成为氏名。义渠地域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的大部分。然义渠王城及活动地区主要在汉北地郡,今甘肃宁县西北。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20日至2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由乌鲁木齐职工业余大学等七个单位主办并主持召开了为期七天的“第一届全国西域喜剧美学研讨会”。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75名代表是来自新疆及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和新秀。 大会共收到26篇论文。其中探讨西域喜剧美学特征的有4篇,论述古代维吾尔文学名著《福乐智慧》的喜剧特色的有3篇,论述古代西域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喜剧色彩的有2篇,论述阿凡提、毛拉翟丁的有4篇,论述当代维吾尔著名机智人物伊依木“笑话”的3篇,论述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喜剧艺术的论文2篇,用维文和哈萨克文撰写的本民族喜剧美学初探2篇,另外还收到方成等先生寄来的“谈幽默”等论文6篇。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56个民族中,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呢? 匈奴族是我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位在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时逐渐强大起来。秦汉时期一部分西迁至欧洲,后来与当地土著融合成现代匈牙利人的先民;一部分内迁,逐步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南北朝以后,史册上不再有匈奴之名。 鲜卑族起先生活在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南  相似文献   

6.
敕勒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关于其族名、族源的问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首先通过对汉文史料的分析,认为,古代汉文文献中所讲的“赤狄、丁零,同族异名”基本是正确的。其次,运用汉文史籍及中外考古成果,考证出敕勒的族源在贝加尔湖及其以西。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刊载了孙友文老师《中国古代史教学零札》一文,概括了中国古代史中出现的多音字和古音字,这对于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笔者认为还不够全面,而且有两处明显的错误:一是夫差的差应读 chāi,而不是 chā;二是身毒的身应读 yuān,而不是 juān。现就中国古代史教材和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人名、地名、国名或族名、官职名中多音字的读法择要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均有体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重点把握。在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史的学习中,学生要理清主要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线索,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史上杰出人物的评价,要注意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要关注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当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相关政策。下面笔者对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犬戎1.犬戎是古戎族的一支,殷周时,活动在今陕西省彬县与岐山一带,为殷周西边的强敌。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2.春秋战国时,犬戎与汉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甘肃省6所高校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民族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6、宗教王肚先(伺)莎岁的崇拜:侗族佰仰风俗田东南民族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二二辰明侗族地区们奉圣羹的习用贵州文史丛刊1988.2吴文志(佝)试论们族《甫桌邀书》的学术价值贵州民族研究1988.3吴治德(们)也谈们族的祖母神——丫”同上吴能夫(侗)们族萨鬃拜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9.1贵州榕江县民族文化艺术研止宣侗挂萨文化研究简介黔东用社会秆学1989.4石宗庆等们族的“萨岁”与苗族的“但堆”同上共丈志(恫)萨岁为女赐神考略贵州民族研究1990.2_。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巧文化建设同务:。。。__。云音治z1sP巴允2>zx三云土—…  相似文献   

11.
(本课按照上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讲授) 师:上一章讲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同学们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这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生:不利的影响。师: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大批少数族人迁徒中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这又给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下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史实。(学生小声议论后发言) 生:三国时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和好政策,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生:三国时孙权派兵进入山区,让少数族山越人出山当兵、屯田。师:北方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期的虐待情况.方法:采用儿童虐待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其中蒙族150人,汉族120人.结果:儿童虐待与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并不存在族别的差异.被调查的270名大学生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的发生率分别为45.55%,17.41%,20%,85.18%,84.07%.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期虐待通常也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期虐待没有族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4年第4期刊发的《唐加勒克评传》(吴孝成、吴若愚)一文被收入《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一书。110万字的《百家评传》是“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丛书”之一,共收入104住成果突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家,涉及满、蒙古、回、维吾尔、朝鲜、哈萨克、白、壮、藏、纳西、彝等23个少数民族,其中有新疆文学家16人(雏吾尔族9人、哈萨克族6人、锡伯族1人)。  相似文献   

14.
名刹正普一亡f改筋释膺据(管号)11吞n建古代守打窃夺的政权。言j性举周寸父国名,在今山东。峋噢山i竹l让亘吕衡11一主峰。身毒i一、汽n d6捐蔫印度的古禅名。宫商角征羽j遥一石z}l节掘旨古才t五晋。奇岚县kel盆n可兰在山西。可汀k色h应n克寒西域国王的称言胃。李怪kui万战国人名。御馗ku玉奎神钻中$lJ官的名字。淳于咒k认n坤战国人名。颁资l色i“{}帝王赏踢臣民。不羹1蕊ng交巧古地名,在今河南境。来翎l色i‘1巢四古代农具名。盘县找里在河北。先零11连n速古羌族名。谷益l色路古匈奴王号。叠源县m‘,-尸勺在青海。泪罗江m主淤在今湖北省境…  相似文献   

15.
1.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双声联绵词?什么是迭韵联绵词? 8.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4。什么是破读? 6。掌握教材中所出现的一些古代国名、族名、地名和人名姓氏的特殊读音。自测题 一、坟空皿: 1。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0月24日至30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内蒙、青海、宁夏等二十多个省市的一百二十名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翁独健会长因健康关系未能亲莅大会,委托别人宣读了书面发言。大会就以下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关于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清代的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情况复杂,从汉代到西晋时期少数民族纷纷进入汉区,有些是自愿的,有些是被迫的,由于语言和心理素质不同,因而产生了矛盾;加之西晋统治者重视门阀,歧视和限制少数民族,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统治者的力量,刘渊乘机起兵残杀汉人,煽动民族仇恨,汉人被迫自卫。西晋瓦解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为争夺中原的统治权而互相厮杀,矛盾开始转化。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少数  相似文献   

17.
和田(和阗),系于阒之音变,突厥化于阗一塞语。系原音尉迟一月支之异译,为古于阗国王王族族名,姓氏沿用为古国名、地域名,藏文文献释其意为玉邑,延伸义王者出玉之地。古代为皮山、于阗、扦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今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等县地域的总称,正是西域三十六国里的于阗所在地。  相似文献   

18.
一、十四世纪的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乃十四世纪世界之强国。据《明史》记载 :“撒马尔罕即汉宾地 ,隋曰漕国 ,唐复名宾 ,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 ,尽以诸王、附马为之君长 ,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 ,始有撒马尔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 ,附马贴木儿也。”(《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卷《西域传》)十三世纪初 ,忽必烈在争夺汗位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把辽阔无垠的窝阔台汗国的土地赐给了立下汗马功劳的察合台汗的后裔。察合台后王的封地被许多拥有大片领地的封建主拥兵割据。 132 1年随着乜先不花的死去 ,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两大部…  相似文献   

19.
<正>通辽蒙古族中学始建于1954年10月,是一所蒙古语授课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322名,教学班55个,在校生近3600名,是全区乃至全国蒙古族在校生最多、规模最大的民族高级中学。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蒙中人励精图治、辛勤耕耘,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为自治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示范性学校"、"全国名优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  相似文献   

20.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中国古代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等基本知识。 传说约4000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构成了以后华夏族(汉族前身)的主干成分。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中国古代史的复习,要充分注意有关民族史的内容,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分布范围、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它们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可采用空间方位与性质归类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东北、北、西北、西南、东南几个方位掌握边疆的民族分布和历代王朝对边疆的开发和管辖。然后,再按性质归类掌握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和战关系。 论从史出。没有牢固的史实,就无法阐述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