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消息     
四部委将联合进行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近日,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互联网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工作中明确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应当履行反垃圾电子邮件的责任,在建设电子邮件设施的同时,应采  相似文献   

2.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之一,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作为其发展的副产品——垃圾邮件,却给邮箱用户带来了无尽的烦恼。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每周收到垃圾邮件的数量为15.5封,垃圾邮件占比54.7%,电子邮箱用户每周处理垃圾邮件的时间为7.2分钟。调查还发现“垃圾邮件和垃圾信息过多”对邮箱满意度指数造成的影响最大。新华网电子邮局作为包含多个邮件域的百万级大容量邮件系统,如何采用反垃圾邮件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垃圾邮件防御体系,来防范日益泛滥的垃圾邮件,从而提供更优质的邮件服务,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垃圾信息也混淆在有效信息里,渗透在传播过程的各个角落。垃圾信息不仅骚扰受众的个人生活,打乱了社会正常的传播秩序,甚至还会严重地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在这些垃圾信息中以垃圾电子邮件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因此,有效治理互联网垃圾邮件对我国互联网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令人头疼的垃圾邮件问题,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已于3月30日起正式实施,相信该《办法》对于治理垃圾邮件将会起到明显的作用。其实,与垃圾邮件一样惹人烦甚至有过之而不及的垃圾网络广告、虚假网络广告也应加强管理,尽早规范。  相似文献   

5.
垃圾邮件像街头的小广告一样是一大顽疾,但与小广告影响市容的恶处相比,垃圾邮件的害处更大,不但影响人们的时间,甚至因为占用空间过大而使个人或企业不能正常使用邮箱功能。3月3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施行第38号令《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垃圾电子邮件的治理开始有法可依,但是此举并未从根本上使垃圾邮件消失。  相似文献   

6.
垃圾邮件像街头的小广告一样是一大顽疾,但与小广告影响市容的恶处相比,垃圾邮件的害处更大,不但影响人们的时间,甚至因为占用空间过大而使个人或企业不能正常使用邮箱功能。3月3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施行第38号令《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垃圾电子邮件的治理开始有法可依,但是此举并未从根本上使垃圾邮件消失。  相似文献   

7.
一、反垃圾邮件新技术在新华网电子邮局中的应用 垃圾邮件是指那些未经用户许可就强行发送到用户邮箱中的任何电子邮件,包括商业广告、政治言论、病毒邮件、恶意邮件(恐吓欺诈,钓鱼邮件等).垃圾邮件一般具有批量发送的特征.垃圾邮件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反垃圾邮件技术已无法应对各种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新型垃圾邮件.为了更好地防范新型垃圾邮件,提高病毒邮件、垃圾邮件的处理效率,需要将反垃圾邮件新技术应用到新华网电子邮局中.  相似文献   

8.
杨虎 《电子出版》2003,(7):59-59
当网民们在享受着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深受无数垃圾邮件的困扰。垃圾邮件过多,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服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国外IT界有三种常用的解决方案值得分析和借鉴: 1.传统做法:通过开发新技术制胜 即电子邮件服务商从技术层面上着手,开发可以识别和过滤垃圾邮件的“反垃圾邮件技术”。当前,Hotmail就采用了Brightmail公司的反垃圾邮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垃圾邮件的数量。此外,比较吸引全球用户眼球的是微软公司于2002年10月强力推出的MSN8系统。MSN8的邮件过滤器采用了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算法,能有效分析邮件的内容,比较有效地消除日益增多的垃圾邮件和骚扰邮件,准确率超过90%。而微软的对手AOL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开发出AOL 8.0软件,在辨别和过滤垃圾邮件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垃圾邮件的泛滥,但现有的过滤技术还无法完全有效地识别垃圾邮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技术手段也仅仅是解决垃圾邮件方案的一部分。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服务商反垃圾邮件技术的提高,那些垃圾邮件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9.
电子邮件是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中广泛采用的工具,但垃圾邮件的泛滥严重干扰了咨询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何应用反垃圾邮件技术成为重要课题。本详细论述了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中应用反垃圾邮件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如今,电子邮件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垃圾邮件的泛滥也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病毒类垃圾邮件已经严重威胁用户信息的安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Internet存在的垃圾邮件问题进行探讨,从垃圾邮件的起因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反垃圾邮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垃圾邮件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国际公害,各国政府纷纷制订反垃圾邮件法,各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就像网络游戏带动了服务器市场的热潮,虚拟的网上热潮总意味着线下的实际商机,那么反垃圾邮件的市场外延究竟是什么? 联网发展到今天,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利益,也带来了许多未曾料想到的问题,垃圾由p件就是其中一个。20多年前,美国一  相似文献   

12.
张丹  张敏 《网络传播》2007,(1):58-59
2006年12月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举办“2006反垃圾邮件国际高层论坛”,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网民一年接收的垃圾邮件有500亿封。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红表示,如果把垃圾邮件给人们带来的时间浪费换算成金钱,这个数字达到了63.8亿元。  相似文献   

13.
阻击垃圾邮件之窍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电子邮件带来个人通信的革命。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可以瞬间便将邮件传输到对方的信箱中,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垃圾邮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Internet、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商业价值。电子邮件作为人类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14.
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随着电子邮件的普及,垃圾邮件也开始日趋泛滥。很多用户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花费很多时间清理信箱中的垃圾邮件,同时还要承受被计算机病毒侵袭的危险。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也每时每刻投递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垃圾邮件,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5.
深受垃圾邮件之苦的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将不再对垃圾邮件无可奈何.经过两年半酝酿.信息产业部在2月21日正式公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并将于3月30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成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传递文件、数据和信息的主要通讯工具。在电子邮件归档中,病毒通过SMTP及MIME、HTTP传播,带来了邮件服务器系统崩溃、大量占用网络带宽资源、传播行为更具攻击性、产生大量垃圾邮件阻塞信箱等危害。对此,提出使用网络邮件防毒网关对邮件附件进行过滤、安装邮件防毒产品加强阻拦、限制电子邮件附件的访问权限等技术手段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7.
陆地  高菲 《声屏世界》2009,(6):25-27
电子邮件(e—mail)是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功能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更是当今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但是,正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有一利必有一弊。网络垃圾邮件就是目前最令人烦恼的强制性传播现象之一。很多网络广告、网络病毒、恶意软件等都把电子邮件当成了免费、快捷的搬运工和特洛伊木马。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项行动,网络谣言是虚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源头。如何遏制谣言传播、治理虚假新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作为中国新闻界的行业组织,中国记协高度重视虚假新闻治理,围绕治理虚假新闻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6条规定,开展电子邮件服务采取行政许可方式:“拟开展电子邮件服务的,应当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或者办理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或者未办理备案的,不得擅自开展电子邮件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安全隐患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隐患几乎比比皆是,互联网受到侵害的例子已屡见不鲜。比如黑客的入侵,垃圾信息的侵入,秘密信息的泄漏,网络的关键数据被非法修改等等。下面仅就几个最常用的服务举例加以分析说明。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一项服务。1988年11月2日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的莫里斯在网络中施放了Worm(蠕虫)程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蠕虫”正是利用了电子邮件的一个漏洞,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的。它被认为是一个合法的E-mail信息,计算机打开其E-mail通道,允许“蠕虫”进入计算机,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由一台计算机传播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