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分子水平研究了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聚集过程中分子基团微环境和构象的变化。FTIR光谱给出了温度、溶剂、嵌段共聚物组成等影响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胶团结构的定量信息。用无机盐和脂肪醇调控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聚集,荧光光谱技术提供了降低PPO链段与水的相互作用,推动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胶团化的证据。用水凝胶包埋PEO-PPO-PEO嵌段共聚物,实现了萃取水中低浓度多环芳烃的工艺循环。  相似文献   

2.
首先在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Pd-diimine结构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基团,随后利用所得含ATRP引发基团的Pd-diimine催化剂(Pd-ATRP)依次引发乙烯配位聚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超支化聚乙烯-b-聚甲基丙酸甲酯(HBPE-b-PMMA)二元嵌段共聚物。分别运用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对所得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热重分析(TGA)就其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的非共价改性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HBPE-b-PMMA具有二元嵌段结构,借助其与MWCNTs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可显著提高后者在有机溶剂及PMMA熔体中的纳米级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结构可控聚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聚丙烯-b-聚苯乙烯共聚物用于聚烯烃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功能化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基本上保持了原有聚丙烯高熔点等优良特性,并对它们相应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另外,这些功能化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能提高它们相应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Ni(NO3)2·6H2O为Ni源,低分子量的戊二醛和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扩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以无定形碳或者聚合物为骨架的具有高分散性的NiO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BET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纯的NiO纳米粒子被无定形碳包围,BET比表面积最高为802 m2/g并且具有窄的孔径分布。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来表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和在1000次循环中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到10 A/g的恒流充放电实验中,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持率为90%。因此,介孔NiO/C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靖 《科技通报》2012,28(4):193-194
复合薄膜电容器的复合薄膜是一种层状的结构,在本文中采用的是石墨烯与纳米纤维间隔相容,使电容器的机械性能进一步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柔软性,通过实验也进一步证明,复合薄膜电容器的电导率是传统纳米纤维薄膜电容器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水涛  李作明 《科技通报》1991,7(1):30-36
青山地区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与广东深圳相毗联,该地发育数公里之宽的剪切应变带,燕山晚期花岗岩普遍糜棱岩化,出现由粒间滑动至晶内滑移各种典型构造变形现象;显微机制分析示主应变面呈北东走向、左旋滑动,受制于水平方向简单剪切间或有倾向方向的推复剪切的叠置;估算水平剪切滑移总量大于10km。石英显微组构又显示了随着剪切增温发生滑移系的递进变化并证实滑动面理(C)为左旋剪切。由亚晶粒、重结晶粒粒度测得古差应力值为150~170MPa,由位错密度所获得为120MPa,两者所得近似。应变速率计算发现由低温(350℃±)至高温(650℃±)呈指数关系递增。青山韧性流变现象发生在燕山末期,可能是中国东南大陆所发现的最年轻剪切高应变带。该带与深圳大断裂相接续,构成右行雁列断裂系,为我国东南环边缘大陆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模板技术是制备介观尺度下具有多重结构材料的简单有效方法。本工作围绕纳米微球及其组装结构,一维纳米纤维及其组装结构而开展。其中重点关于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制备,并以此为模板制备包覆复合微球和中空微球,实现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特征尺寸的控制。通过化学改性对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微粒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凝胶粒子。以核-壳结构凝胶粒子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包覆聚苯乙烯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及其中空的二氧化钛粒子。发现在无机前体的溶胶凝胶过程中,电场能诱导复合粒子表面形成贯穿的多孔结构。同样思路,制备了二氧化硅、导电聚苯胺及其复合的核-壳结构和相应的中空微球。对聚苯乙烯胶体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核-壳结构的胶体晶凝胶。以此为模板,与第二种具有响应特性凝胶进行复合,得到了敏感特性的胶体晶凝胶。并研究了此复合凝胶的形态及外场响应特性。以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一维结构及其阵列体系。通过调节孔的润湿性,调节一维结构的形态(纤维或中空结构)并可调节双组分核-壳结构纤维的内外相相反转。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低温下在Mg-Li合金表面沉积Ti/TiN复合薄膜,薄膜厚度约为1.6μm,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钛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263A电化学系统等技术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在0.35wt%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较合金基体正移82.6mV,腐蚀电流降了一个数量级,析氢速率也明显减小,说明Ti/TiN复合薄膜提高了镁锂合金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蒋晓璐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28(3):110-114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发散法合成PAMAM,改性PAMAM后得到端基为羟基的PAMAM-OH,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到PAMAM-OH上,形成树枝状-星型聚合物PAMAM-PCL.用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偏光显微镜及DSC对其进行性能表征,PCL链段的结晶性受到较大程度削弱.这类精细结构的共聚物由于其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可以在生物材料中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概况本项目通过研究纳米颗粒(在电场下)的聚集及自组装、以及纳米颗粒同液体间(电)浸润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颗粒的介电极性、纳米粒径以及对油相的浸润引起强电流变效应的作用规律,开发电流变液用的具有新组分和性质的纳米高介电球型颗粒的制备技术和附着极性分子的技术,研制出动态剪切强度高、抗沉降性好的电流变液制备技术。研制出的电流变液可提高离合器、阻尼系统、减震器、制动等系统的可操控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汤战宏 《内江科技》2010,30(1):75-75,77
表面的自由能越低,其疏水性越强由于表面能是材料的固有特征,具有最低表面能的光滑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也不超过120°.纳米粉层表面不光滑,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正是这种粗糙度造成了表面的润湿滞后,这种滞后是一种静态滞后,当水滴克服这种静态摩阻并开始滑动后,表现为明显的滚动特征,未见水滴有粘滞现象浓度较高会在岩心表面吸附更多的纳米粒子,弥补了结构性缺陷,使表面疏水性比较稳定疏水纳米粒子吸附所构连了这种二级复合结构正是岩石表面产生超润湿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土工三维植被网是一种立体网结构,植被、网垫和土壤三者相互缠绕交织形成一种牢固的复合力学嵌锁体系,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表面土层的滑移,使边坡具有较大的的稳定性,是一种永久性的边坡防护方式。有效地解决岩质边坡、高边坡的防护问题,提高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同时降低造价,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和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发现,在蠕变的过程中,随着蠕变曲线不同阶段的变化,组织结构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具体而言,在整个蠕变中,变化的主要现象就是,金属材料晶格的滑移,温度逐渐升高,应力逐渐减小,而晶粒的体积越小,滑移带间的距离越大。如果蠕变源自于精细滑移的情况下,滑移带也是看不见的,而扭折带还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焊缝高温变化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是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制备大面积图案化纳米结构的方法,在生物传感器、海水淡化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AO模板具有众多形貌,其中以倒锥形AAO模板制备的纳米锥结构能够有效地消除菲涅尔反射,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图案化薄膜的制备以及改善传统光电器件的性能。本文以倒锥形AAO模板的制备及其应用为主题展开文献综述,介绍了倒锥形AAO模板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总结倒锥形AAO模板辅助制备聚合物、金属以及无机非金属图案化纳米结构的具体实验方法。随后,详细介绍倒锥形AAO模板辅助图案化纳米结构在光学减反层、宽谱光吸收体、超疏水表面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总结了倒锥形AAO模板图案化技术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挤出口模在挤出成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口模设计的是否合理关系着挤出制品的质量和挤出成本。因此本文应用polyflow软件,采用PTT粘弹本构,分析方管口模几何尺寸与气辅挤出口模内外的各场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如改变滑移段长度、口模壁厚及口模截面积观察挤出压降、速度及剪切速率的变化)。确定出方管挤出口模的合理几何结构和尺寸,设计出方管型气辅挤出口模,从而提高口模设计精度和产品的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循环噪声对钙离子体系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噪声的作用下,再注入噪声分数为ε=1时,随着噪声延迟时间的增加,钙离子体系表现出多重相干共振现象(Coherent Multiresonance,CMR),且再注入噪声分数ε的正负不能改变相干共振的强度,只能改变相干共振极值的位置,但ε取值的大小对相干共振振幅有重要影响。若加入外信号,相干共振的峰值随着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改变共振峰的个数;若振幅一定时,随着频率的变化相干共振的变化比较复杂。振幅和频率的改变,均使第一个相干共振的极值较大,说明在形成第一个相干共振峰时更容易使噪声能量集中在信号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17.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于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制得表面PMMA接枝的MCM41复合粒子(MCM41-g-PM-MA)。进一步利用增塑剂碳酸丙烯酯(PC)与所得的MCM41-g-PMMA共同对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工艺制得PMMA基复合型聚电解质膜。着重考察了MCM41-g-PMMA填充比例、MCM41表面PMMA接枝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上述体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分析结果表明:PMMA已成功接枝于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交流阻抗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较改性前的MCM41填充体系,MCM41-g-PMMA填充的PMMA膜具有更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水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机会较多,行车造成的动水压力和抽吸力会使沥青薄膜剥落,并导致路面产生严重的水损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并彻底解决水损害现象,是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刘海生 《科技风》2012,(13):15-16
本文将耦入完全空化模型的两相流混合物模型与RNGk-ε湍流模型联合,对低温孔板流量计中液氧流动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研究表明:由于节流导致孔板下游压力降低,低温流体空化现象易于发生;而流体速度、压力以及过冷度均会诱发空化,并且进口速度增大、压力降低以及过冷度减小均会造成空化数减小、空化强度增加,空化初生、阻塞现象先后发生。此外,通过研究孔板节流现象的初生、阻塞流动特性,为节流式流量计在低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大工程结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来有关重大工程结\\r 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应变和温 度传感器、压电薄膜(PVDF)应变和裂缝监测传感器、疲劳累积传感器、形状记忆合金传感 器等智能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传输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碳纤维筋式 传感器与纤维增强?光纤光栅复合筋式应变传感器研究开发与应用;碳纤维和(或)纳米粒子 添料 形成的自感知水泥砂浆及其混凝土标准应变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在 海洋平台结构、混凝土坝面、大跨桥梁以及大跨空间结构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介绍 了我国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领域方面研究立项的情况,并指出了进一步值得研究的 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