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潮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107-108
本文根据2009年~2013年连续四年实测水下地形监测资料,分析了武汉市长江隧道隧址局部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得出结论:2009年~2013年武汉长江隧道局部河段河床冲淤交替,总体略呈淤积状态。淤积冲刷主要发生在枯水河槽,其部位集中在左岸靠近汉口一侧岸坡,主河槽以及右岸冲淤幅度相对较小,局部河床形态基本呈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2.
钱塘江两岸闸站众多,悬浮粉沙在强动力作用下,易在闸下回流区落淤,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行,本文以出口位于坝田区的八堡泵站为例,通过泵站出口河段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不排涝期闸下淤积和淤积后的冲沙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针对相似岸线条件下的滩地地形及高含沙量区闸下骤淤进行了实测淤积类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闸站关闭状态下,3个月枯水期后边滩可淤积至平均高潮位,落淤的粉沙体,在水泵效率较高的落潮低水位时段,经过上闸门的单泵单孔冲沙,可将排涝通道冲开.研究成果对河口区闸站的设计及后期运行维护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水流泥沙流管模型,计算分析了三峡建库以后,重庆万州河段的泥沙淤积及河床演变,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万州河段泥沙淤积速度较快,50年末淤积量可达3.834亿m^3,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增加,淤积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平衡。在淤积过程中,万州河段近岸部位淤积较多,可能对沿岸的港口、取水口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山闸是杭嘉湖平原南排工程三个出海口之一,闸孔总净宽56米,共7孔,每孔宽8米。闸右侧设有2米宽的鱼道,闸内配有接通海宁硖石大运河的河道计69公里,最大排水流量为871米~3/秒。1977年7月开工,1980年5月建成通水。1984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长山闸位于海盐县澉浦镇以南2.5公里处的长山南麓,背靠太湖水系,面临杭州湾大海。在南麓建闸排水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面临深水线,出水畅通,不会淤积;二是处在难得的风浪小的闸址,节省造价;三是劈山在岩基上建闸,确保安全。工程采用后张自锚予应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第三大河一长江险峻的三峡河段,修筑三峡水利枢纽,防洪发电,造福人民,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以来几代人的宿愿。为了将其实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充分论证,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是上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湖北西陵峡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38km。  相似文献   

6.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内。据叶青超等人的研究,黄河从1855年铜瓦厢决口到1982年期间,花园口到利津河段的泥沙沉积厚度平均为7.64米。自1855年至1954年的一百年间,年平均沉积厚度为6厘米,1954年至1959年为8.3厘米,1965年至1982年为9.6厘米。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而且淤积速率不断增加,使黄河下游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温度和压力对管板密封面和整体管板的影响,以某炼油厂的一台高-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为例,对管板厚度进行校核,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并通过ANSYS软件对温度场引起的热变形、温度和压力等引起的耦合变形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只有温度作用于管板时,管板最大热变形量发生在布管区与未布管区的交界处,这对优化换热管孔的排列布置具有重要意义;管板两侧密封面的变形量在宽度方向上呈二次曲线分布。管板的热变形量与热力耦合变形量几乎一致,说明管板在两侧压差较小的情况下,即管板在设计压差范围之内,热变形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对邻近桩基性状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了施工顺序和水泥土搅拌加固深度对桩基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在本文工程实例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先路后桥"的施工顺序较为合理,桩基受力及变形均较小。其他施工情况下,邻近桩基受力及横向变形随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加固深度小于软土层厚度的条件下,桩基最大横向变形与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深度呈直线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对无锡市江尖水利枢纽闸门液压系统现状进行分析,设计一套符合实际的液压系统大修工艺流程,并对大修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节点进行研究,为同类型水利枢纽液压系统维修提供参考。概述江尖水利枢纽在泵站和节制闸安装了两套液压系统。节制闸液压系统控制3扇节制闸的启闭,闸门孔口尺寸为28m×5.9m,单扇自重110.8t,液压系统由一座液压站、3套QWYZ×1250/2×200KN-7.92m型液压启闭机、液压闸阀管路和电气控制柜组成;泵站液压系统控  相似文献   

10.
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路堤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把路堤假设为一个柔性荷载和一具有较小刚度和厚度的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强度、承载特性、荷载传递、桩土间相互作用等力学性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桩土模量比、桩长、荷载对桩顶应力的影响,及桩土模量比对桩土中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一定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水运工程领域一直存在泥沙淤积测量不准确和计量标准缺失的问题,对我国的港口建设、航道维护和通航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运工程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YFF0212200)围绕泥沙淤积计量检测存在的泥沙淤积测量不准确问题,开展上层水体含沙量、泥沙淤积厚度和底物目标分辨等计量标准研究,攻克基于水沙两相流理论与数值模拟的稳定悬沙浓度场构建、近底淤积界面分层及多类型时变淤积场构建、水下声呐探测几何参数计量测试平台构建及量传溯源等关键技术,形成计量检测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装置,提升我国水运工程计量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就西江金鱼沙开发利用工程对水流、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后金鱼沙河段水流平缓,各级流量下水面比降及流速均较小.工程虽导致金鱼沙左汊分流比有所增加,但主航道水流条件、水深与工程前没有明显差别.同时由于工程挖槽区域位于淤积区,五年末平均回淤厚度为0.47m,工程建成后需通过疏浚才能保持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万吨级船按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的要求,纳西至娄溪沟河段在175m蓄水后要求通航万吨级船队.根据前期大量的研究成果,该河段间部分河段存在航道尺度不足、峡谷河段急流碍航及部分礁石碍航等问题,需逐步进行治理.在本次炸礁工程中,礁石炸除后对生活、生产作业产生影响的10处碍航礁石进行炸礁整治工程进行了施工期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议选用半透水铺装结构,其中隔水垫层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防水要求。本文以经济适用为前提,研究了素土垫层、水泥土垫层、固化剂土垫层在不同控制参数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结果表明:素土垫层厚度大于30cm且压实系数大于0.93时;水泥土垫层厚度大于30cm,水泥掺量大于8%且压实系数大于0.9时;固化剂土垫层厚度大于30cm且压实系数大于0.90时,均可考虑作为半透水铺装结构中的隔水垫层。  相似文献   

15.
位于楠溪江主流转弯处的下塘节制闸址地层中存在强透水层,与围堰外潮水联通。使得灌注桩砼被地下水冲蚀,出现大量Ⅲ类桩。通过对灌注桩和地层钻孔取芯的勘探,探明了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钢筒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案成功进行加固,确保了桩基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振峰 《科教文汇》2023,(6):186-188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愁记忆和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村文化、延续乡村记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青田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青田村乡村文化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总体而言,“青田范式”是青田村村民、基金会、当地政府三大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水文河道的工作经验对沙市河段演变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对河道的演变和河道冲刷与淤积进行详细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鸡水利枢纽进行水生生物现场踏勘及调查采样,探讨坝式水电站蓄水前后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藤县金鸡水利枢纽建坝前后,物种数量由建坝前的5门28属增加到6门63属。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种类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优势种群发生变化,库区具有向湖泊化演化的趋势。枢纽建设营运后浮游植物种类显著增加,浮游植物中适应静水生活的小型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9,(5):64-65
<正>为给洋口港北水道15万吨航道提供工程稳定性依据,本文基于工程海域40多年以来实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工程海域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最后,建立过程海域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工程前后,工程海域的水沙特性,最后以水流功率作为特征量,分析工程前后水流挟沙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工程后工程海域的水流功率基本不变,北水道15万吨航道疏浚工程不会对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工程后工程海域不会产生明显淤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裂隙岩体巷道的安全控制难题,以黄岩汇煤矿典型巷道为工程背景,借助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研究了不同节理性质对巷道稳定的影响,探讨了巷道塑性区及围岩位移场的演化规律和顶板节理的力学性质对塑性耗散能、节理滑移耗散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节理参数下,巷道塑性区范围影响较小,约为5m左右。顶板变形量由150mm增大到800mm,两帮变形量由350mm增加至700mm。巷道围岩节理参数越小,表现出围岩内部裂隙更加容易发育和相互之间贯通,形成较大裂隙,导致巷道顶板下沉量更大;巷道塑性耗散能增加,围岩出现塑性变形,内部岩石破碎碎胀扩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