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不防砂液控测调一体分层注水工艺、不防砂液控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在胜利海上的推广应用,由于部分井反洗井困难及部分井液控管线打不起压导致措施失败而发生大量费用。本文通过对失败原因分析,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YK344型液控压缩式分层封隔器,利用液压油通过毛细管到达并推动活塞座封压缩式胶筒,液压油与胶筒不直接接触,解封时卸掉井口毛管内液压后,压缩式胶筒利用自身回弹力会迅速解封。该工具不仅顺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且费用低,风险小,现场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纯梁油区低渗透薄互层地质储量丰富,该类油藏具有渗透率低、物性差、层多、层薄、层间地应力差异大、单井产量低、稳产难度大等特点。在笼统压裂时经常出现部分压裂目的层打不开、支撑缝长短、缝窄、加砂困难等问题。直井机械分层压裂技术针对性强,改造充分,是类储层改造的理想技术,但是存在层间易压窜,管柱结构较复杂,存在砂卡风险等难题。经过对施工参数、井下工具的不断改进,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低渗透多薄层油藏的有效开发。为低渗透多薄层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试油过程中,利用封隔器来封隔地层和环空。当试油层下部有高压层、对目的层压裂改造后排液求产时,由于压后产液量较高,因此压后排液期间封隔器更易失封;有些跨隔测试井,下部有超压层时,在测试开井后抽汲排液期间封隔器也更易失封。这两种失封直接反映在监测压力上,轻者只影响资料质量,重者则造成整个资料不可用而返工,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特殊区块如海拉尔等一些欠压地区在首试层跨隔测试中,下封在开井过程中监测也存在泄压现象。主要针对近年来封隔泄压的井进行分析,并对封隔器管柱进行井下受力分析,找出了封隔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漏失封的原因,探讨解决下封泄压的工艺方法,为今后类似井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军荣 《内江科技》2011,32(2):101-102,105
本文根据史127-平1井完井条件、储层情况、改造要求研究出限流压裂是该井最合适的分段压裂工艺。结合该井改造的要求,优化了射孔方案、压裂液技术以及该井的压裂施工方案参数;现场施工以及压后裂缝参数分析证明对该井压裂技术研究和参数设计是合理的;压后获产能15吨/天,是一般直井压后的2~3倍。该井压裂的技术研究和成功实施为同类油藏水平井压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热胀式塑料封隔器利用蒸汽热源使特制塑料密封封隔器膨胀,起到了密封油管与套管的环行空间、保护套管、减少井筒热损失、提高注汽的效果,在众多热采封隔器中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热采封隔器。  相似文献   

6.
针对探井压裂后间喷时间长,影响压裂返排一体化工艺下泵时机的问题,从分析工艺实施步骤入手,设计了带压转抽工艺方案,进行了油管封堵、联作泵投放、连续杆动密封等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探井有杆泵带压转抽技术,有效提高了压裂井间喷阶段排液速度,降低了储层污染,缩短了试油周期。  相似文献   

7.
张伟峰 《科技风》2013,(15):134
当今大容量水冷凝气式火力发电机组凝汽器均设计为双背压凝汽器,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基础上,改善了蒸汽热负荷的不均匀性,理论上提高凝汽器的平均真空,降低了汽轮机热耗。但是很多电厂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凝汽器双背压运行,极大的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本文从实例出发,主要探讨通过对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改造,在实际运行中实现凝汽器的双背压,从而提高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重要手段,但往往改造效果不好,国内外对碳酸盐岩储层加渺压裂进行了尝试,由前期效果不理想到近年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加砂难点,并就难点从提高小型测试压裂的评价指导作用、降低压裂液滤失,提高压裂液效率、主压裂之前的前置酸处理+Na2CO3溶液液垫技术以及优化施工工艺和研制新型压裂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并在青海油田成功应用4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伟 《科技风》2013,(6):109
本文分析了直井定方位射孔技术在樊170井应用情况,并与同区块邻井樊143、樊167井应用普通射孔工艺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低孔低渗储层压裂措施改造中采用定方位射孔工艺可以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及压裂施工压力,最大限度沟通裂缝性油气层的天然裂缝,解决了压裂施工时常规射孔孔眼有效率低、压裂弯曲摩阻大等问题,减小地面压裂施工难度,提高了低孔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5):56-57
影响单井压裂改造效果的因素众多,各个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复杂,因此单因素分析法和工程经验法都无法准确的命中最优的压裂候选井。本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定量化分析各因素对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程度,通过模糊逻辑理论对影响压裂效果的所有因素进行模糊综合,并定量化对候选井进行评分,预测压后产量,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油田多井、多参数的大数据分析优选压裂井模型。通过实例计算了10口井的模糊评分并排序,符合率达到80%;同时预测出了与工程实践结果相吻合的评价井压后日产气量。  相似文献   

11.
吴战勇 《内江科技》2012,(4):106+144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田,每口井须经过压裂改造才具备开采价值,但受井深、微裂缝发育、薄互层多、横向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影响,压裂改造难度大,压裂成功率低,这样不仅影响压裂效率和压裂费用,而且影响压裂方案的有效落实。通过应用低砂比打磨孔眼、多段塞组合支撑的压裂工艺、优化压裂工艺管柱的技术措施,强化管理,使得乾安油田成功率的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水力压裂是油田增产增注的关键技术措施,电磁滑套式任意层压裂装置是通过地面PLC变频系统控制井下电磁滑套压裂液出口的打开与关闭,实现任意层及任意时刻的水力压裂。该装置在压裂过程中利用PLC检测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水位指示仪的参数,控制电控式节流阀对压裂泵参数进行调节,并根据拟定压裂曲线对电磁滑套压裂液出口进行控制。电磁滑套式任意层压裂装置的设计与研究实现了水力压裂全过程的自动化,为老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6)
介绍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上下绝缘子的便携稳固式软梯,该软梯采用棘轮机构、尼龙带、铝合金吊钩和金属脚蹬扣作为零部件,具有重量轻、安装携带方便的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高空传递大工具的作业风险,减轻了绝缘子碰压后的创伤度,解决了旧式软梯不牢固、易晃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姜阿娜 《内江科技》2013,(2):106+186
进行预置CO_2段塞井下温压监测实验,监测结果证实CO_2段塞增能压裂能够明显补充地层能量,有助于压裂液返排,且低排量注入液态CO_2不会对地层造成冷伤害。现场应用结果证实,CO_2段塞增能压裂增油效果明显,压后有效期长,可以有效的提高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当今中国家庭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操纵系统的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设计开发一款采用塑料操纵机构替铁件操纵机构总成,有较解决操纵机构间隙过大,档位不清析,挂档困难的问题。而选换档软轴总成的铆接采用八方扣铆工艺,有效解决了卡滞、卡死等问题,降低售后索赔率,提高产品寿命。公司在这种背景下承担某中外合资公司新车型换档操纵机构分总成的设计研制任务,并为该公司配套供货,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压裂砂卡后,在泵车无法建立有效循环的情况下,利用试油中抽汲结合泵车循环的方法可以建立有效的循环,解除压裂后管柱砂卡的问题。本文根据2008年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两口预探井压裂后砂卡管柱后,在没有采取倒扣、套铣、打捞等措施。利用抽汲排液和泵车循环的措施使压裂砂卡管柱解卡。  相似文献   

1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各种型号封隔器对产水油井的高产水层段进行卡封,从而达到降低油井含水,增加产油量,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但由于砂卡、套变、落物卡以及封隔器自身原因,有时会造成抽油管柱被卡,从而造成停产事故,对于这些井需进行解卡打捞施工。本文就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打捞作业进行了分析,其独特的打捞思路和成功应用对今后油水井作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处理类似事故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张天渠油田套漏井封上注下注水管柱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从管柱结构、作业施工、日常管理方面入手,对影响卡封管柱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Y211-114封隔器承受下压的能力弱是导致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水力锚可有效提高封隔器承受下压的能力,并对卡封管柱结构、作业工艺、日常注水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5,(7):41-42
本文通过对盐池采油厂套漏井套漏位置的分析,指出套管外腐蚀是导致套漏的主要原因,水泥环能有效的减缓套管外的腐蚀。在治理套漏方面,主要应用了水泥挤堵、封隔器卡封等工艺,水泥挤堵取得了一定效果,封隔器卡封工艺成功率较低,对套漏井的治理首选水泥挤堵工艺。为提高套漏井的治理效果,本文从作业施工、工艺管柱结构方面入手,对水泥挤堵、找漏、卡封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渤海油田已逐渐向地层复杂储量丰富的深井领域进军,渤中油田群便是其中的代表区块。该区块深井以东营/沙河街组为主,地层压力体系复杂,井漏、卡钻、井壁垮塌、卡电测仪器等事故频发,钻井作业难度大,效率低。项目组从钻具组合及配套措施入手,改变思路,引进附加动力旋转导向系统、水力振荡器总成等提效钻具,优选PDC钻头,对测井方式及测井工具进行优选,配套使用岩屑床清除器、随钻堵漏短节等安全工具,以达到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保证井眼质量的目的。渤中某区块实践应用,合理优化钻具组合及配套措施,能有效减少井下事故,同时大幅度提高作业时效、降低作业成本,为后续该区块深井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