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惠 《内江科技》2012,(5):35-36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探讨游泳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表现,采用冥想训练法对游泳运动员训练后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进行放松恢复,监测运动员身心疲劳恢复的情况,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证明这种放松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薛海涛  李小妮 《内江科技》2011,32(11):163-16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篮球运动员产生焦虑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篮球训练中焦虑的调控方法,以降低和克服比赛中产生焦虑.为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员取得最佳运动成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焦虑作为一个特殊的情绪特征,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比赛或训练时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情况一直是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哈迪与法基突变模型中对八名女篮球运动员进行的实验为依据,在该视角下,运用竞赛状态焦虑问卷对运动员不同焦虑状态下运动表现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不同篮球水平运动员的认知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得到认知焦率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旨在为运动员平时训练及赛前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取得良好的运动表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运动焦虑对运动员的相关生理指标影响分析,并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实现定量分析,准确分析运动焦虑对运动员身体健康指标的制约因素,并进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方式对抗原体表面的CXCR3进行受体分析,得到不同组中的纤维细胞表面的RNA浓度为10 mol/L,取0.4 m L金磁微粒于离心管中磁性分离,弃上清,用0.5 m L的偶联缓冲液(20 mmol/L,p H7.4)清洗,引入运动焦虑的蛋白脂质体的自我磷酸化活性检测,评价蛋白脂质体的功能稳定性,实现运动焦虑对运动员相关生理指标影响建模分析。结果:训练中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值都要大于台阶实验数值,达到最大摄氧量VO2max,DP,PP,MAP的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状态下,使得人体血动脉的血红蛋白和脂质体共存于组分,促进人体耐运动焦虑的末端苏氨酸物体的生成。血蛋白和脂质体在组分3内的最大回收率分别为80%和90%。结论:运动焦虑对运动员的生理指标有较大影响,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焦虑调节,促进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和身体机能,缓解运动焦虑症状,提高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潘潘  王小冰 《内江科技》2011,32(12):159+92-159,92
运用某些研究成果,结合游泳运动项目的特点,对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力量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很多运动队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越来越重视。而游泳项目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由于该项运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做好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十分重要,其中包括稳定性力量和核心力量。本文结合游泳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析研究了力量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成绩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将力量训练应用到游泳训练中,以供参考,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剖析,能够在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免受伤害的基础上,提高游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我市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成材的诸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促进其改进,提高我省少年儿童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8.
王伟  张莹  井冬蕊 《金秋科苑》2010,(22):208-208
1、前言 考前焦虑,赛前焦虑,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竞技运动在大力加强体育科研投入的同时,都把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列为重点。美国格鲁波先生在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表论文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短道速滑实力接近的比赛中,紧张焦虑是任何选手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大多数运动员赛前均有赛前焦虑的体验。基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本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焦虑出现的原因、赛前焦虑的具体表现,以及有效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我省各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的基础上,对保定市青少年参加业余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业余训练开展的现状、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参训教练员以及影响业余训练的因素等,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影响青少年训练的诸多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还要具备最佳的竞技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辽宁省体校乒乓球运动员30名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如何通过适当的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等问题。建议赛前进行模拟训练,为比赛作好心理准备,赛后作好心理活动的总结,注意积累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游泳运动员陆上训练。研究认为:水陆两练是游泳运动重要的训练模式,陆上身体训练已经成为世界游泳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游泳项目陆上训练应该重视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且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与专项技术相结合;陆上训练要全面发展一般身体素质;补短板,小肌肉群训练是提升运动员整体能力的关键;最后,强调了游泳运动员陆上训练后放松和恢复练习的重要性,恢复是陆上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有关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资料进行查阅和研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参阅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中的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国际互联网相关的报道和文献资料,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现状以及趋势做了一定的探究,总结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普遍偏短,今后还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的训练与更加完备的培养体系,增长我国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运动的模式也不再只单单局限在跑步上,而游泳作为现代社会上较为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方面都起到格外重要的作用。对于游泳运动项目来说,训练的方法也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点。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国家运动员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更为优异。然而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斐然依靠于合理的游泳训练方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合理的游泳训练方式对于游泳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专业的游泳运动员来说,合理的游泳训练方式不仅可以使自身的游泳成绩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拥有较为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誉。本文主要针对合理的游泳训练探索新的游泳训练方法,推进训练更高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青少年的运动特征着手,提出排球运动应与青少年的需要相适应,从而使其产生运动兴趣,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哈尔滨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兴趣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练球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之一,是强化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习惯的保障,并对如何培养哈尔滨市青少年运动员兴趣提出具体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魏晓伟 《科教文汇》2010,(6):140-140,14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从运动员的运动等级、年龄、训练年限、性别等特征进行总体的分析,力争从整体上掌握健美操运动员的特点和结构特征,为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笪川 《内江科技》2014,35(12):79-8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多—粘混合型气质类型为健美操运动员优势气质类型,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的差异。同时,根据不同气质类型气质特点研究发现,不同的气质特点对健美操训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健美操运动的训练过程当中,多—粘混合型气质类型为最优势气质类型,胆—粘和多—粘混合气质类型为次优势气质类型。因此,在训练选材过程中可以把气质类型作为一个选材指标,并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德林 《科学大众》2013,(6):158-159
自2009年以来,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培本实验小学和昆山二中的20多名运动员跨栏跑训练实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运动员跨栏跑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并不理想,主要与运动员的天赋、运动技术概念模糊、训练方法手段单一、没有相应的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骥  田森烽 《科教文汇》2009,(6):203-20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形体美的表现内容、影响因素及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教练员在少儿形体美训练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形体美的表现内容、影响因素及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教练员在少儿形体美训练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王昌福 《今日科苑》2009,(16):217-217
本文从运动员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影响运动员比赛竞技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羽毛球运动项目的特殊性,运动成绩不仅取决于运动员本身在比赛中的表现,还要关注运动员产生影响固有的内在条件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外在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