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教研活动,有位教师上了《溶解》这一课,在做沙子和食盐的对比溶解实验时,他让学生用筷子代替玻璃棒作搅拌工具,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很少听到“乒乒乓乓”的声响,更没有打破烧杯的现象发生……听完课,我好奇地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用玻璃棒来做搅拌实验,难道学校的仪器室里没有玻璃棒?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学校仪器室里有玻璃棒,但使用起来太麻烦,还容易摔断,而筷子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它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品,用筷子来做搅拌实验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更用不着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强调什么,既方便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教初中物理人教版《光的反射》这节课时,由于实验室光源和器材的限制,实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对实验加以改进,制作一套教具,效果非常好。 1.对光源的改进。儿童玩的激光管能发出一小束很亮、射程远的红光(近似于点光源),将这个激光管的管头拆出,可改装成用干电池作电源、用拨动开关控制的光源。用硅胶在激光管头粘上一段短而细的玻璃棒,点光源就方便地变成了线光源,再套上圆形上套。结构剖面图如图一。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理卫生》课“感觉器官”一节有测试盲点的实验。大部分学生均能做成这个实验而确信眼球视网膜上盲点的存在。但对于盲点的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不是在“相反的另一边”,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设计了盲点位置演示仪这一直观教具,其材料易得,制作容易。学生一看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视网膜上的盲点,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且略偏上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理卫生》课“感觉器官”一节有测试盲点的实验。大部分学生均能做成这个实验而确信眼球视网膜上盲点的存在。但对于盲点的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不是在“相反的另一边”,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设计了盲点位置演示仪这一直观教具,其材料易得,制作容易。学生一看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视网膜上的盲点,位置是在靠近鼻侧的一边,而且略偏上的部位。现将制作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十七、电磁学实验(四) 11.静电“魔术棒”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根塑料尺、一根玻璃棒、一个鸡蛋、一只酒杯、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鸡蛋竖放在酒杯里,把塑料尺水平放在鸡蛋上(如图1)。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③手拿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去接近塑料尺的一端(如图1),并拿着玻璃棒慢慢地转圈。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铜丝、铝丝、碳棒等物体能导电,橡胶、塑料、玻璃棒物体不能导电”的结论,从而建立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当教师指出:描述“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时,要用“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来描述,而不能用“能导电”和“不能导电”来描述,许多  相似文献   

7.
上课铃响了,老师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唧唧喳喳地闹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讲台上放着一盆水、一个空盆子、一根玻璃棒、一瓶酒精和一盒火柴,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次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请大家看看这些实验材料,还差什么呢?”同学们立即回答:“手帕。”说完就纷纷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了。老师选了一块有米老鼠图案的手帕,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开始做实验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种子萌发条件演示实验装置是用玻璃棒和绳子固定种子 ,但种子固定操作困难、材料容易损坏、种子萌发率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种子萌发条件演示实验装置 ,通过各种装置使用的比较后 ,我认为可用泡沫塑料块制成泡沫塑料支架来代替玻璃棒和绳子固定种子。1 制作方法泡沫塑料支架的制作方法是 :(下列数据是以10 0mL的烧杯为标准制作的支架 ,实际操作时可根据材料和容器进行缩放 )。(1)取一块厚约 3cm以上的废弃的泡沫塑料块 ,切成长和宽约 3cm的正方体 (图 1)。(2 )在泡沫塑料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各打 3个深约5mm和φ…  相似文献   

9.
在演示同种电荷排斥、异种电荷吸引的实验中,有几次出现与预期结果相反的怪现象:用绸子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捧相互吸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原来,实验前各种起电材料在红外线灯下烤得十分干燥,在摩擦第一根有机玻璃棒之后,从棒上转移到绸子上的负电子不易迅速传失,所以当用它来摩擦第二根有机玻璃棒时,就反  相似文献   

10.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对于需要自制教具的实验,教师要精心选择材料,精心制作教具。教学《声音的传播》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拴…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把一些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寻得,又能紧密配合课本教学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地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初中二年级下期,配合浮力教学,学生制作了“土比重计”,配合杠杆平衡原理教学,学生制作“杆秤”。下面以杆秤的制作为例,说明我们引导学生搞好物理小制作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做几何光学实验时 ,常常用白炽灯经透镜折射后获得实验所需的“光线”(这里“光线”指光束掠射过平面 ,在平面上形成的反射光带 )或用氦氖激光器获得“光线”。第一种光源 ,亮度有限 ,且调整不便 ;第二种效果虽好 ,但价格昂贵 ,不少学校没有配备。同时这两种光源体积都较大 ,较笨重。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体积小巧 ,价格便宜的玩具激光笔。它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 ,用三节钮扣电池供电 ,能发出一束明亮的红色激光 (如果照在墙壁上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利用它稍加改动就能获得理想的“光线”。由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很细 ,如…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种新“玩具”——激光笔受到中小学生的追捧。孩子们手拿激光笔.东照照西照照,好不开心。激光笔发出的光在空中画出一道道红的、绿的强光束,光束停留在墙壁上、地面上,就变成了精灵般炫目的光斑。  相似文献   

14.
用少量面粉(或奶粉)加入水中,配制成乳浊液,让激光束通过液体,能清晰地观察到光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盒、教学用氦氖激光器、水、面粉(或奶粉)少许。二、实验方法: 1.在塑料盒内装上大半盒水,再在水中放入少量面粉(或奶粉),用玻璃棒搅律均匀,使水稍浑浊。 2.开启激光器,让激光斜射在塑料盒的侧壁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线在盒壁与水的交界  相似文献   

15.
这套玻璃组合器皿是根据自然教材中演示和实验的需要设计的,全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整套器皿共三十五种(57件)基本器件,用这些基本器件作不同的组合,可以满足教材中五十五种实验对玻璃器皿的需要。 由于玻璃器皿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容易损坏,损坏了又不大好买,这套器皿作成后,在教学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首先是材料来源广,容易找到,制作起来也不难,所以就不用担心学  相似文献   

16.
十八、电磁学实验(五)14.放电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一手拿橡胶棒,一手拿玻璃棒,使它们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观察是否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④左手拿橡胶棒的一端,右手拿玻璃棒的一端,使两棒的另一端慢慢地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听是否有声音发出。  相似文献   

17.
1 无准备的实验课  小学实验课 ,说起来简单 ,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课前准备 ,一节实验课的效果好坏 ,准备至关重要 ,要打有准备的“仗”。古人云 :“有备无患” ,如果课前准备充分 ,课上必然会打胜“仗” ,做起实验来 ,就无任何故障和隐患。就是一包火柴、一根小棒、一节导线…… ,都要在课前准备齐全 ,并还要做课前实验 ,把隐患和故障消除在课前。如九册第十课《测量太阳的高度》 ,所要的实验制作材料 (量角器、细铁丝、小块泡沫 )特别简单 ,易找易做易成功。假如说 ,课前教师不先找、先制作、先实验 ,上课时去找 ,时间不允…  相似文献   

18.
浮沉子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即好玩有趣又有探究意味。有教材在“沉和浮”的资料库中介绍了利用笔帽和橡皮泥制作“浮沉子”的方法,但这种制作方法不易调节,且橡皮泥时间长了也会“化”在水里。我们找到了一种材料,制作更简单的浮沉子——吸管浮沉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课本中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两个。[实验4-1]:在底部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有几点不足:①操作与要求高:因为玻璃棒灼烧至红热后应迅速插入到锥形瓶中,还要能使玻璃棒与瓶中的白磷接触(白磷必须放在瓶中间,玻璃棒长…  相似文献   

20.
也谈“玻璃棒点灯”实验原理江西九江师专(332000)胡小铭贵刊于一九九五年第三期刊登了“玻璃棒点灯”实验原理一文.笔者对此原理有不同的看法:浓硫酸与高锰酸钾混合时,并没有氧气放出,只有放热现象.玻璃棒点酒精灯的原理应该是:浓硫酸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