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请记录,报考一门,《语言学概论》成绩——73分。”我下意识地放下手中的查分电话,心脏还在狂跳。  相似文献   

2.
当儿子第一次脸上挂了花回家,见了我便委屈得涕泪横流的时候,我几乎慌了手脚。“谁欺负你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尽快弄清事实真相,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杜绝这种令我提心吊胆的事件发生。儿子断断续  相似文献   

3.
球迷儿子     
刘松 《陕西教育》2005,(2):30-30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突然问我:“爸爸.你爱不爱足球.什么时候知道世界杯的?了解哪些球星?”我不爱足球,但1982年就知道有世界杯.至于球星说不上几个,我不经意地说道:“你问这些干什么?”儿子笑而不答。这一问.倒使我发现了“新大陆”,儿子开始迷球了,正在寻找知音,  相似文献   

4.
高小胖  飞刀 《成长》2005,(1):80-80
因为年幼偶尔的一次让梨而名扬了千年的孔融老先生,说过大致如下的一段话:“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同瓶和瓶内的东西,只要把瓶内的东西倒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所以如果天下大荒的时候,儿子有点食物,倘若父母是不好的,也可以别人。”这在当时社会,可“大逆不道”得很。后来魏晋名士的狂放潇洒更折煞你我,从“刘伶屋中裸形”到“荀粲以色为德”,无一不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相似文献   

5.
幽默地带     
《云南教育》2009,(2):25-26
父亲跟老师谈论自己的儿子:“请您告诉我,我儿子历史学得怎样?当初我念书的时候,不喜欢这门课,考试总是不及格。”  相似文献   

6.
儿子从小喜欢“恶作剧”,太过分时,我会施用“家法”——拧他大腿。据说这样特别疼,目的让他长记性。 可是,儿子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送了礼物——一盒麻花。这着实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儿子10岁以前,在家里经常搞恶作剧,三天一小出,五天一大出,真让我头疼。 小学一年级时,一个星期天,已是九点了,儿子赖在床上不起,还非要我陪他“醒觉”。我没有理睬他。出去买早点回来,儿子见我就说:“妈,快来看,我尿床了。”“什么?尿床?”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我每晚11点钟叫醒他一次,他没有尿过床。可儿子掀开被子让我…  相似文献   

7.
买口哨     
爸爸对儿子说:“你让我给你买一个口哨吹着玩,假如你拿到口哨,就会搅得我不安宁。” 儿子说“爸爸,不要害怕,我只在你睡觉的时候才吹。”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自考生,也是张家口市该专业系统一名“六最”考生。即:初次报考年龄最大,2003年10月份初考已64岁;报考科次最多,连续三次每次报考6门;通过科次最多,最多一次通过5门,到2005年上半年已通过14门,占考试课程的82.35%;考试时间最集中,从2003年以来连续报考从未间断;学习内容最多,除每学期报考6门课程外,还承担社会教学辅导每学期3门左右,这样每学期我需学习9门课程;考场纪律遵守得最好,多次受到监考老师的口头表扬。我也是在自学与工作的矛盾、自学与家务的矛盾、自学与身体状况的矛盾、自学与记忆下降的矛盾、自学与应用的矛盾等矛盾中求学的。我也经历了一门课考几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儿子上高一时,我送儿子去学校,看着街头充斥的让人耳热心跳的性药广告,再看看儿子嘴上仿佛一夜之间崛起来的胡须,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想得了解儿子现在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占据主动。于是,我故作轻松地和儿子聊天:什么时候你觉得最舒服?”他想了想,笑着说:“撒尿时最舒服。”我  相似文献   

10.
安石先生和高名凯先生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曾长时期被国内语言学界尊为经典的“老三篇”之一。所以读大学时 ,我就仰慕安石先生英名。 1 985年我随安石先生学习理论语言学 ,徐通锵老师主持教研室会议 ,第一次郑重其事把我介绍给安石先生 ,安石先生朴实谦逊、平易近人 ,年龄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北大语言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安石先生主要上《语言学专题》和《理论语言学》课。当时 ,朱德熙先生上《汉语语法分析》课、叶蜚声先生上《外国语言学史》课 ,还有徐老师的《历史语言学》、陆老师的《语法研究》、郭老师的《汉语文》…  相似文献   

11.
封面人物     
电影演员张金玲和儿子艺倍经常谈心,相互交换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我问金玲:“难道儿子没有让你发过火,生过气,相处得总是这样温馨?”张金玲莞尔一笑道:“儿子让我着急的时候也有,  相似文献   

12.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充满着快乐、幸福,我也不例外。在儿子吵着要三个字的名字的时候,我给他添了一个字“怿”,表示快乐、欢喜的意思,因而名字叫陈怿楷,我希望他的日子踏实而快乐。很多时候我都会问儿子,妈妈为什么给你的名字添了“怿”呀,他马上就会说:“妈妈希望我开心、快乐。”反复地这样问,儿子对“怿”的意思已牢记在心。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每次练琴、练字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不断地窥视我的脸。尽管我在旁说“;楷楷,没关系。你就这样很好,你很棒。”儿子也知道他做得很多,可我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担忧。…  相似文献   

13.
开心QQ糖     
课堂提问“如果你们在5分钟内想出问题问我”老师说,“我就让你们提前下课。”静默了好久,终于有一个同学小声问道:“师母和小孩好吗?”我们提前下课了。好的教育老张对不爱学习的儿子说:“现在,没进学校的人,专门在火车上偷窃。如果当初他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你认为会怎样呢?”“学得好的话,洗劫火车应该没问题的。”儿子答道。历史父亲跟老师谈论自己的儿子:“请你告诉我,我儿子历史学得怎样?当初我念书的时候,不喜欢这门课程。有一次我历史竟考了个不及格。”老师回答说:“历史在重演。”贴对联大年三十,老许领着小儿子帖对联。他对儿子…  相似文献   

14.
晓军的妈妈是哭着来咨询的,她一直说“你们救救我的儿子吧”。经过仔细交谈才知道,她的儿子晓军在阅读的时候有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老师要求默读的时候,他总是要读出声音来,为此被老师批评过若干次,说他干扰课堂纪律。妈妈说他不听老师的话,晓军委屈地说:“如果不让我读出声音来,我就不会读课文,这可怎么办?”在家里读课文的时候,妈妈还发现儿子读着读着就不知道自己读到哪里了!有的时候,读完课文合起书本,妈妈再问他都读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连时间、地点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想不起来。这让妈妈更生气,总认为儿子…  相似文献   

15.
记得,四十年代初期我在大学读书时,中文系和外语系都有“语言学概论”这门基础理论必修课。那时好象没有什么公开出版的教材,我的老师方光焘教授讲课的时候,只是或高度概括或重点突出地为我们介绍一些索绪尔和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学说。由于讲解时联系汉语的实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为后来引起我们对语言学发生兴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问儿子:“你对爸爸的最大要求是什么?”儿子回答:“当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在我身边。” “你怎么能让你的 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了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赵延当时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上海市级重点中学。赵长天自己和妻子都是毕业于这个学校的优等生,然而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三第一学期之前却从没有好过倒数10名。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长天,开家长会时,经常被老师“训”得“低声下气”。 上初…  相似文献   

17.
狠话     
日常生活中,儿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但有几次,儿子嘴里居然冒出了“狠话”,让我大为震惊。有一次,是在刚过完春节的时候。那天,我在单位值班。下班后,爱人告诉我,儿子要把他小弟烧死。我吓了一跳。一问,原来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他爷爷带他叔叔家的那个淘小子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四岁多的儿子喜欢上了玩“QQ农场”。起因是有一次在网上玩小游戏的时候,儿子在那么多的小游戏中一眼看到了一个关于种菜的游戏,那是一个快捷版的农场,可以种菜收菜,只要点一下太阳,一天就过去了。玩得不亦乐乎。见他喜欢,我索性开通了QQ的“农场”和“牧场”,儿子也开始玩种菜、收菜、除草了。  相似文献   

19.
狠话     
日常生活中,儿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但有几次,儿子嘴里居然冒出了“狠话”,让我大为震惊。有一次,是在刚过完春节的时候。那天,我在单位值班。下班后,爱人告诉我,儿子要把他小弟烧死。我吓了一跳。一问,原来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他爷爷带他叔叔家的那个淘小子来了,兄弟俩一块儿下楼放鞭炮。我儿子平时胆子  相似文献   

20.
中等吃饭的时候,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显得得神采飞扬。我问:“是下午有什么集体活动,还是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儿子回答:“都不是,是因为今天下午有两节好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