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环境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智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的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那末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呢?我的作法是: 一、寓环境意识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1、把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告诉学生。结合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物教学是初中学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对我国初中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的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及生物科学精神的培养力度,同时,教师还必须注重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只关  相似文献   

3.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环境问题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本世纪50年代世界上一些工业发展国家和地区先后出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污染事件,最突出的有,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事件等世界著名公害污染事件。为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大会进一步强调指出:“环境教育确实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1978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之后,环境教育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学内容之内。生物教学如何进行环境教育,这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探索的。对学生进行生态系统平衡的观点的教育,并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无疑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要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要让每一位学生理解: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义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例如细菌、真菌、放射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把死的生物体分解成化学元素和简单的化合物,释放回环境,被绿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各方面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这里包括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教育生态问题,而教育生态对于整个教育的影响同样是潜移默化而又至关重要的。要弄清信息技术与新型教育生态建构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教育生态的概念。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教育生态则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它的实质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个磁场。  相似文献   

5.
环境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智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的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那末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呢?我的作法是: 一、寓环境意识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 1、把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告诉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讲介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如在讲授高中生物“绪论”吋,向学生指出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每年达290  相似文献   

6.
对高中生的环境教育是建立在生物教学基础上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形成对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环境恶化问题不容忽视。从现在开始加强环境教育,应在生物教学中传授保护环境知识。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透的意义和方法,指出作为生物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生物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蓟荣孝中学生在中学阶段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还面临着自身心理健康发育而逐步成熟的任务。生物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与完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学生渗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  相似文献   

9.
生物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生命和生态现象的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环境、爱护生态的重要使命。步入新时代,社会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课程教育改革,对中学生生物学习的重点进行了调整,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态伦理教学,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探讨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燕芳 《学周刊C版》2011,(6):132-132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生物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这成为困扰我们生物教师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生物教师将生物教育局限于课本上一些生物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关注学生对生命物质的疑惑和探索,也很少去在生物教学上联系现行的实际问题,譬如环境问题、转基因问题、克隆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文教育,而生物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本文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含义及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物课程是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科目之一,生物课程承担了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环境教育正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最好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生物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亦越来越大,全球环境在急剧地恶性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挑战。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有识之士认为,保护环境,教育为本,而生物教学在环境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该利用好生物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迅速恶化,环境保护已经不再陌生,但对于我国环境教育程度而言,环境意识还很薄弱.针对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现状,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实际,对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方法途径和优势等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5.
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生物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研究性学习是适合环境教育的一种独特学习方式,环境教育也为生物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载体和空间.如何结合生物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生物教师要面对和探讨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实施和环境教育有关的生物研究性学习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生物教学与学校环境教育的融合,是学校生物学科教学工作的新目标。文中对利用生物教学来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教育原则,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吕辉 《考试周刊》2012,(59):143-144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必然要涉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无疑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具体分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一、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问题的现状,培养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科的环境伦理特性使生物教学成为学生环境伦理意识逐渐生成,实施绿色教育的有利途径。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掌握科学技术武器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捍卫人类美好生活的责任感。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环境与生命伦理意识的培养。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与知识讲座、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进行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远而有效的措施。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利用教科书,挖掘环保素材目前中学生物教材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不少生物学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育环境与生物教学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曹虎生命科学人才和全民生物科学素质,是一个国家农、医及相关高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涉及生物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就教育环境而言,生物教学的大环境、亚环境和小环境及其综合效应,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早出人才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