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李白     
在大唐的月色下,我看到一个提着酒壶狂歌而行的人影,那飘舞的白色衣袂像肆意铺展的宣纸,夜风中纷飞的乱发仿佛满纸的龙蛇飞动,我知道,我遇见了李白. 李白的一生好像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酒,诗,此外无他.有多少次,李白披着月色,把一坛又一坛或清或浊的美酒酿成万古流芳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冷月钟笛     
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海盗,虽退守到砖墙的角落,他的眼睛犹青青地闪着光,手里还握着年轻时砍钝了的水手刀。  相似文献   

3.
冷月种笛     
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独零零地坐着,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海盗.虽退守到砖墙的角落,他的眼睛犹青青地闪着光,手里还握着年轻时砍钝了的水手刃。  相似文献   

4.
李白戏对胡乡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14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有一年春天,有个姓胡的乡绅过50大寿,宴请全城富户名流,也请了李白。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却不拘礼法,便想当众出他的丑,让他收敛一点。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石岩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正往外流。胡乡绅对李白说:"听说贤侄才华横溢,老夫这里有一上联  相似文献   

5.
与李为伴     
<正>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中走近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重叠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内心的高洁。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盛唐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无数诗人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李白,仿佛天空中的明星,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散发着不可泯灭的光辉,纵使经过千百年的洗礼,依旧照耀着中华文学大地。  相似文献   

6.
对视     
对视,是眼睛相互的凝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视,也是一个互相借鉴、互相了解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与古人对视,对视中传达的精神,是最无价的养分。与李白对视,李白看见的是我的愁容,而我看见的却是他的自信与无畏。我看着李白,他独自一人,在花间徘徊。于是,我的愁容里便多了  相似文献   

7.
精神的重量     
一个夜晚,我在万般无奈的失眠中,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翻阅,是《李白传》。薄薄的一本。不知不觉看完,天已经亮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凉凉的一星点,痒痒地停在腮边。像李白这样一位千古奇才,晚境竟那样悲凉,天下之大,却无他的容身之地,四处漂泊,沿门托钵,献诗于豪门以求一日之温饱。临终已经贫病交加,穷途末路,终于在漂泊中死去。其实李白也有大富大贵的可能。他凭自己的诗才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一名宫廷诗人。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愿也不能因为富贵而扭曲自己心灵的舒展,放弃自己的傲岸个性,终于为…  相似文献   

8.
汪伦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听说李白被贬官后周游到湖北一带,很想认识这位诗人。他知道李白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赏花,二是喝酒。于是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说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希望他到泾县畅游。李白兴致勃勃来到泾县,奇怪的是到达之后却不见一朵桃花,只见几家酒店,与信中所说大不相同,心中不禁疑惑起来。看着李白迟疑不解的神情,汪伦开心地笑了。他说:“我信中的桃花指的是潭水名,这里有桃花潭方圆十里,所以称十里桃花;我们这里酒店的主人姓万,人们便以万家酒店相称了。我何尝骗你呢?”李白听了之后,对汪伦毫不…  相似文献   

9.
绝响李白     
<正>唐名贤李白,是我一生最崇拜的诗人。以前读他的诗歌,都为他飘逸高蹈的仙气所折服。我甚至想写篇《李白不是人》的文章来表达一下我对他的崇敬之情。纵观古今,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我看"不是人"的称呼也只有在名贤李白身上才能成为褒义,成为绝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僭越享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和他争。王侯将相曾经风光,琼楼华宇几度秋凉,那些奢华不可一世而可笑的五陵豪杰墓啊,最后都锄作了万顷耕田,那些曾经梦想升入天堂的  相似文献   

10.
老爸虽然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但我一直讨厌他对我的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说三道四。到高二下半学期,他使出一“绝招”,许诺我写一篇他布置的文章就奖励5元钱。没办法,在金钱面前我终于挂起了白旗,写就写吧,就算是为5元钱而奋斗记得有一天,我和老爸一边进午餐,一边讨论起李白的人生态度来,我们之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我认为李白一生恃才傲物,不能笑对人生;而老爸则不以为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古人写湖的诗文。先看李白。他这样写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又说:“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两诗写月写秋.但洞庭湖之特色并未道出.将“洞庭”二字换成其他.也未尝不可。李白写瀑布、写长江、写黄河的诗篇都是千古名篇.但写湖不及江河。这不怨李白.因为他没见过最美的湖。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荷糖月色》的鉴赏分析时,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了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当然是抓住了关键。可是,我认为文中对"杨柳"的描写也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点。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但他1903到扬州,到1916考上北京大学才离开,他的父母在扬州,他的妻儿大部分时间在扬州,写作此文时还  相似文献   

13.
宋元丰五年,岁在壬戌,即公元纪年1082年,农历7月16的晚上,苏轼和杨道士几人驾着一叶轻舟,带着几坛自酿的水酒,趁着月色阑珊之际,行至黄州赤壁之下。远处是他布衣躬耕的村舍,更遥远的地方是官场喧嚣的  相似文献   

14.
绝响李白     
唐名贤李白,是我一生最崇拜的诗人.以前读他的诗歌,都为他飘逸的仙气所折服.我甚至想写篇<李白不是人>的文章来表达一下我对他的崇敬之情.纵观古今,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我看"不是人"的称呼也只有在名贤李白身上才能成为褒义,成为绝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僭越享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和他争.  相似文献   

15.
正写诗的理由完全消失,这时我写诗——顾城01很多年中,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我去了西安,没有遇见李白,也没有看见长安。长安与我,隔着岁月的荒凉。岁月篡改了大地上的事物。我无法确认,他曾经存在。02在中国,没有一个诗人的诗句像李白的诗句那样,成为每个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君  相似文献   

16.
我和"书先生"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师让写一篇关于李白的作文。我正不知道该怎么写,《李白传》这位"书先生"像听到了我的烦恼似的,从书桌里跳了出来,跳到我面前,冲我说:"你好啊"。我们一起谈了起来,谈李白的诗、李白的朋友、李白的亲人……我们无所不谈,他把我拉进了知识的海洋,和我一同快乐地畅游。当我的眼前还浮现着李白的生平时,"书先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跳回了书桌里,笑着冲我做鬼脸。我既感激又惊奇地看着他,然后拿起笔,写出了  相似文献   

17.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 ,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 ,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 ,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 ,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参与政治 ,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梦一场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瞑”,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才俊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望自己能当官为民作主,却受到小人的谗言所害,皇帝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正>到了岳阳,不能不游南湖。因为南湖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素有"东方日内瓦"美誉,是这座千年古城最璀璨的生态明珠。而游览南湖,则不能不赏南湖月色,盖因无边风月是南湖风光的精髓。一千多年前,青莲居士李白仙踪羁留岳州,携友夜游南湖,醉于南湖壮美夜景,逸兴横飞,留下了"南湖秋水夜无烟,奈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传世佳作,为南湖的无边佳景平添了许多人文气韵。为纪念诗仙,岳阳人曾在他  相似文献   

20.
李白的月亮     
据传伟大的漫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在一个月夜,醉后泛舟湖上,因请水中的月亮喝酒而失足掉在水中淹死的。请水中的月亮喝酒,伟大的浪漫,也是浪漫的伟大。但仔细想来,编撰这则轶闻者,恐怕或多或少是受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二)这句诗的启发而突发奇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