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翻译时采用何种主位推进模式由英语和汉语语篇的主位特征和主位推进模式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决定。英译时,汉语话题主位应转变为译入语的主语,形成SV提挈主轴。英汉语在句子基本主干的表意逻辑和语序上的相同性决定在没有语言差异或者能够予以克服的前提下保留原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原则。而语言和民族认知过程的差异决定在更多情况下需要结构重组,重新选择主位推进模式。翻译说明文(概念说明、叙述和描写)类别的语篇单位时应该主要选择连续型的模式;议论文翻译宜用延续型、派生型和框架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语篇连贯是衡量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语篇衔接是促使语篇连贯的重要方式,主述位结构是分析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恰当使用主位结构的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语篇的连贯和衔接。议论文是大学英语学习中最常见的写作形式,也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其他一些测试之中,所以,如何组织语篇写出逻辑清晰,语篇连贯的文章至关重要。该文从语篇衔接和主位推进模式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议论文英文写作练习的文章,找出其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的运用及衔接手段的使用,并对其文章进行语篇层面的修改,使之变成富有逻辑,语篇连贯的文章。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以期为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关注语篇层面信息的组织和传递,将语篇功能中的主述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语篇分析,可以揭示语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思路,以及信息传递的模式等。本文以CET4作文样卷为例,进行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总结四级议论文主述位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语篇,并可以指导写作训练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探讨了主位推进模式对整个语篇发展的作用,分析了其在同类语篇中的运用。托福作文的题型大同小异,都属于议论文这一体裁,即是同类语篇。托福作文的评分标准强调文章切题、结构完善、条理清楚、阐明主题和扩展思想的总体要求。通过对托福作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找出其共同特点,并运用于托福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彭智娟 《海外英语》2013,(21):37-38
作者探讨了主位和朮位的关系,几种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以及该模式在语篇构建和解读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关于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与语篇体裁,语篇体裁不同,对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也有所不同,并指出主位推进模式对英语阅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位推进模式是文学语篇构建的重要形式手段。文学语篇比其它类型的语篇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主位推进模式,常常是多种模式的交叉配合使用;主位同一型、主位派生型、述位分裂型和延续型是文学语篇中最为常用的主位推进模式。主位推进模式在文学语篇的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恰当的主位推进模式可以帮助作者实现其语篇目的;利用主位推进模式对文学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语篇内容以及作者组织语篇信息的方法。为了从更高的层面上来描述和分析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还引入了句群主位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将中文仲裁语篇引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体裁分析后,基于层次划分对该部分各层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旨在通过对语步与主位推进模式、主位类型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中文仲裁语篇首部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别及主位类型的特点,以提高法律文书的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阅读语篇理解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揭示语篇的连贯、语篇的要旨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从主位推进模式这一语言学理论的历史和发展出发,提出英语教学中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在语篇理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还进而讨论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的关系,然后从对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实例论证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在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难度语篇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主位推进模式理论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篇章中所有主述位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对于理解和生成语篇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主位结构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理论的概述,以及对原文和目的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主位推进模式在旅游语篇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永斌 《海外英语》2014,(13):27-28,33
该文运用韩礼德的主位和述位理论分析精读课文《上大学》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结果发现该语篇中大量地使用了平行型和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研究表明这两种推进模式是与文体以及作者的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分析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作者是怎样通过策略性地转换主位从而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英汉民族各不相同的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英汉议论文的篇章结构有各自的特点。写作的目的是表达思想、实现交际。为了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英语议论文理所当然应该用英语民族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的负迁移。因此,在日常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努力探索语篇教学的方法并大力开展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12.
The analysis of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produced by 68 students aged 10–17 reveals two facets: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involves both dialogal and argumentative operations. When the dialogue goal calls for the speakers to reach a compromise on a debate topic, they are prompted to negotiate the discourse object: negotiation on content of the exchanges (argumentative cooperativeness which presupposes an articulation of each partner’s arguments with the other partner’) and on the level of the formal argumentative markers of negotiation. The key finding is that dialogal and argumentative operations are functionally linked: the percentage of markers of utterance involvement, axiological forms and modalizations is much higher in argumentative cooperative discourse as compared to discourse where cooperativeness is only dialogal (in which the speakers merely regulate turn taking and maintain thematic continuity).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iation in frequency of use of negotiation markers as a function of type of cooperativeness increases with age. Argumentative dialogue thus emerges as a complex form of language behavior which brings interconnected language operations into play.  相似文献   

13.
话语标记语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增强话语的连贯性和关联性,实施认知语用制约。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对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语篇分析方法,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议论文为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议论文的篇章结构,了解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以及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旨在帮助学生写好英语议论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认知参照点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归纳出三种模型(延伸型、交叉型和隐性参照点型)来解释语篇连贯,并通过四个不同的语篇(记叙性、描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语篇)来验证三个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对高职学生英汉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汉语阅读中通常使用基于语篇的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通常使用基于单词的阅读策略;高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阅读策略的迁移,基于句子的阅读策略迁移较弱,而基于语篇和单词的阅读策略迁移较强。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下应试教育语境中,如何在教学中融合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迫切。针对散文中的议论性语句,其欣赏可以通过融入情境、同化体验、体味智性之美等几个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成因复杂,它既与来自语文教育内部、教育大系统乃至社会话语环境的影响有关,又与教师自身对一些新的教学观念的理解狭隘、片面密不可分,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出现自我矮化倾向;过分追捧学生多元解读,教师"促进者"角色意识淡化;盲目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教师价值引领力量弱化.  相似文献   

19.
英语议论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书面语篇中一种基本的文本模式。而英语议论文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也是较难的一种语篇类型。来自于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100篇英语议论文建成一个小型语料库,使用Hyland(1990)英语议论文分析框架对这100篇议论文进行语步结构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议论文都符合所选分析框架的三个步骤,分析结果也显示本语料库中的议论文有使用新语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re has been consensus amo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that argumentation should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cience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relevant research, it is not clear enough how oral argumentation spontaneously occurs in science teaching.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ith regard to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ing the effect of discussion of contradictory views on scientific learning.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on argumentation in science teaching, we conducted a study that aims to sketch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uses of oral argumentation in Chilean middle-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 total of 153 videotaped science lessons were observed, involving students aged 10–11 and 12–13. Whole-class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was analysed as a function of thematic episodes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utterances. Results suggest that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in which contradictory points of view are discussed is scarce but when it occurs it does so predominantly within discourse among students. On the contrary, argumentation aimed at justifying points of view is widely used, even more so when students are ol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