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事物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物理习题中应用比较法可以消除混淆因素,理清事物关系;可以起到“引桥”作用,降低题目难度;迁移应用比较法。可以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法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在化学教学中有广泛的用途。该文指出了比较法的类型及其教学作用,并从化学概念、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实验等方面介绍了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说明了化学可以与其它学科中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及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4.
董敬坤 《成才之路》2009,(24):43-43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物理学中有好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有可比性,运用对比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很多.可列表、画图等;比较法的类型也不一样。下面。就本人体会谈谈不同类型的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丰月 《成才之路》2010,(21):80-81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因此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  相似文献   

7.
学习物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十分重要。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主要用到比较法、等效思想法、反证法、理想模型法、图表法、原型启发法和实验设计验证法等。比较法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同仁的足够重视,现主要谈谈比较法的运用。本文主要阐述比较法在物理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比较是我们认识、分辨事物的基本方法。因此,比较法在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在自然教学中运用得更加广泛。一、让学生在观察中联系比较,归纳形成概念。小学生观察事物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寻找事物的异同点,在观察中发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昆虫》这一棵,让学生采集农作物的害虫和益虫,如蚂蚁、蜻蜒、蝴蝶、蜜蜂等  相似文献   

9.
一、比较法和归类法1.比较法这是一种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法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比较法以其方式而言,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同时比较。例如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特征的比较;人体4类组织特征的比较;动脉血和静脉血特征的对比等等。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前后对比。例如植物4个主要类群的主…  相似文献   

10.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比较法可以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比较,也可以用于相反事物的比较.在人教版"欧洲西部"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就对该内容运用了比较的方式,既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育理念,效果又非常好.  相似文献   

11.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地被运用。通过概念间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比较不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可以总结归纳知识的网络,提高对物质的整体认识。对比实验的方法更直接反映不同物质性质的异同。总之,通过比较法教学可以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比较法可适用于新课、单元小结、复习课,也可用于实验、习题的一题多解等探究课。在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体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指“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黑格尔)的认识方法。很多知名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比较法的运用,谢琴诺夫说:“分辨出对象的某种属性,最初是靠比较达到的。”乌申斯基指出,它是“各种认识和思维的基础。”不仅理性认识需要它,感性认识也需要它。“我们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外乎借助比较方法。”他还说“如果你要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还有助于发现问题,活跃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在概率论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1]。"可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科学方法教育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比较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也就是把两个或两类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推理形式,是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界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学生思路的开阔,因之,在语文教学法中,比较法受到教师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比较法,能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对比、类比……),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各自特点,比如课文与课文之间语言上的、结构上的、文体上的同异……等等。但目前,比较法的课堂运用本身还不能开阔,更多的仅仅是两相比较,甲和乙,丙和丁,还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同异,而进行的以类推之的推类,是中国古人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集诸子百家之成而独树一帜的荀子,在谈说论辩的思维实践中,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思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所缘以同异"的类概念认识,从"物各从其类"展开对类概念的考察,并通过关于"正名"的阐述,全面地论述了"譬称以喻之"、"推礼义之统"、"举统类而应之"、"推类而不悖"等推类思想,从而使推类思想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更加繁丽多姿.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中运用比较法,可使物理现象和过程、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而抽象和概括,达到深化概念、活化规律、开拓思维、培养能力之目的.本文就比较法谈点管窥之见. 1 辨异比较 当对某事物的认知达到了一定境界时,思维将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某些非科学的前概念影响,思维也会出现似平衡状态,这将影响认知的深化.因此,突破前概念的障碍是导向认知深化的关键。实验教学中的辨异比较法,对于冲破某些前概念的障碍,使思维远离平衡态,激发思维的活性和对知识的渴求愿望,是很有  相似文献   

18.
正比较法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物理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比较法,能使各个知识点之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陕西洛南县古城中学(726107)王勇比较法就是对有联系的事物、同一事物的相关面等进行类比,以达到同中求异、异中存同。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可比较的东...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比较法经常用于学习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区域地理的差异、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等地理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使用地理比较法,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比较法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