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发展起来的优秀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资源.全媒体时代有助于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实现红色文化的话语转向,形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合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边缘化、商业化、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在策略上需要加强红色文化的互动性、提升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增强内容叙事的完整性和强化主流观念的引导力,为红色文化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传播生态,以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突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发展起来的优秀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资源.全媒体时代有助于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实现红色文化的话语转向,形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合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边缘化、商业化、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在策略上需要加强红色文化的互动性、提升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增强内容叙事的完整性和强化主流观念的引导力,为红色文化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传播生态,以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突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发展起来的优秀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资源.全媒体时代有助于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实现红色文化的话语转向,形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合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边缘化、商业化、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在策略上需要加强红色文化的互动性、提升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增强内容叙事的完整性和强化主流观念的引导力,为红色文化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传播生态,以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突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全媒体时代既给沂蒙精神的传播和弘扬带来机遇,亦带来挑战。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沂蒙精神的传播和弘扬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全媒体背景下,沂蒙精神的传播和弘扬也存在一系列难题。基于此,沂蒙精神的弘扬应该借力互联网,充分利用全媒体,打造一个多维度的传播平台,注重包括内容、氛围、平台和形式在内的传播机制的优化,进一步深挖沂蒙精神的历史内涵,凸显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应对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在传播中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品牌发展的时代诉求。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并使之国际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竣挑战。三部国际化畅销书《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塞莱斯廷预言》,都通过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复活了远古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把民族元素与全球性问题融合起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快速传播和全球化普及,从而打造出全球性的文化品牌。这为我们在全媒体时代打造中国文化品牌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受众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分享者,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传统文化类节目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传播渠道固定化等问题,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节目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模式,深度挖掘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文物作品等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其创新之路应从内容上注重深掘文化内涵,刻画视听亮点,推动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形式上紧扣内容本身,打造在场叙事,以全新节目形式为观众营造沉浸交互式节目氛围,为传统文化节目呈现形式树立新范式;从渠道上打通传播路径,以实现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7.
李梅  肖颜 《成才之路》2023,(32):25-28
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与智能技术高度融合,媒体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细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这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化、场景化、垂直化的媒体发展趋势,以及在播音主持领域出现的虚拟偶像、AI主播等技术产物,对传媒工作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形态、媒介格局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为紧跟互联网技术迭代更新的步伐,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播音主持人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应结合融媒体时代特征,从重塑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8.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思政工作、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等特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正向机遇,同时也带来现实梗阻。对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面临着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全媒体平台建设不强、师资力量薄弱的挑战。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应强化教育机制、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建强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认识有限化、渠道现代化、信息碎片化等时代特点;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出现困境有着社会、学校、家庭与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需要在全息传播、全员传播、全程传播与全效传播等方面加大举措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滋养,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鲜活教材。当今时代全媒体快速发展,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传播渠道欠缺等。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不仅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更要提高媒体资源与平台的兼容性,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形成长效机制,借助红色资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要牢记英雄事迹、发扬英雄精神,具有英雄情怀。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从人民立场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在时代发展中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弘扬习近平英雄情怀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的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为青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出隐蔽性不断增加、复杂性显著提升、对抗性持续增强的基本特征。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与全效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剧意识形态茧房效应,助推网络谣言扩散,网络圈群加速形成,激化管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信息生产风险、内容风险、传播风险与管理风险,这些风险极易衍生并转化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风险变量。对此,应以增强价值引领效度为遵循,以提升智能技术治网水平为主线,以构建立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抓手,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为保障,主动冲破“信息茧房”、精准狙击“网络谣言”、全面赋能主流意识形态“破壁出圈”、推动全媒体传播效能“稳步提升”,筑牢全媒体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泛娱乐化思潮裹挟着一些错误思想通过自媒体平台等载体,渗入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侵蚀大学生价值信仰、消解主流价值观认同、误导科学思维方式等消极影响.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党史教育、红色文化等内容建设,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包括教育教学目标要契合内容为王的时代主题;以故事情节为主线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收获感;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感情;以问题为导向,兼顾学生知识获取渠道的偏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英雄模范人物重要论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承继于中国共产党的英雄文化,发展于新时代应对解构历史、抹黑英雄等错误行为的斗争中。习近平关于英雄模范人物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包括谱系论、地位论、本质论、价值论、特质论、路径论等6部分内容,是一个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英雄模范人物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创新性发展、构建新时代英雄文化的行动指南、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本遵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面临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融入时代发展大潮,必须实现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等传播核心要素的与时俱进和有效整合。具体而言,就是要转变观念,加强编辑角色的合理定位,打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传播平台,树立独具内容特色的品牌理念,在尽可能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扩大刊物的影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是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精神动力,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由于红色文化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传播途径过于单一,导致红色文化在传播与发展中陷入了困境。全媒体时代为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必须积极拓展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开辟新路径,使红色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全媒体时代保护和开发红河彝族文化,要利用先进、便捷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以优秀的彝族传统文化为保护和开发对象,以文化遗产名录为重点传承和保护项目,打造红河彝族文化品牌,实现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20,(1):33-36
新时代英雄精神蕴含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及当代价值。当前,英雄精神正经受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全球化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侵蚀、网络信息时代的消解等严峻挑战。捍卫和传承英雄精神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英雄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体现、是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源泉、是推动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