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知,广东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面临着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及区域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均衡、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过剩与短缺并存的问题。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合理配置资源、改善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规模和办学项目规模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考虑门槛模型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单调、非线性的关系。根据实证发现,本文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我国应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调整区域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结构,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和农村地区进行经济扶持和人才调配。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密切关系,为评价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研究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造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协调度评价模型;为检验评价模型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对广东省近年(2006-2015)两者之间协同发展进行耦合协同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地方高等教育和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间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存在较高的耦合性,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但地方高等教育略滞后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的省际间比较,对全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东中西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同。为此,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政府要重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要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于伟  张鹏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2):97-107,190,191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存在关联。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经历了变化期基本重叠的同步增长、部分重叠的异速下降、部分重叠的异速增长、部分重叠的高速增长四个阶段。省域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省际间的差异不同,变动由同步到不同步,省域内差异程度高,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差异各异的特征。依据国家、各省教育规划、城镇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将出现全国的态势一致,省域差异持续,区域差异降低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区域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构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吸引力与竞争力是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21世纪以来,在政府、市场、高校多元主体驱动下,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从2013-2019年数据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四大高等教育集群中,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体量最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势领先,多项指标保持较高增速.但同时,随着国家区域均衡战略的实施和地方教育投入的增加,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指标增长呈现出新的态势,虽然依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资源集聚优势和科研创新增速有所减弱和放缓,省际资源差异明显,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 目标,既需要发挥区域和三省一市高等教育资源差异优势,也需要补齐短板,以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一方面扩大国家财政规模,财政增长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收入水平,扩大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消费。通过对1999-2008年相关数据的考察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稳定地提高,有力地支撑着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此同时,区域高等教育经费发展尚存在种种不足:政府财政投资意愿不强,经费投入分布不均衡,投入效率不高;大学学费水平不合理;大学自主筹资的水平过低。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规模的区域分布应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才能最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区域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笔者使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差异的标准,分别测量了在校生规模在省级区域之间和在省级区域内部相对于区域经济(GDP)和人口分布的差异程度.结论认为:省级区域之间高校在校生规模分布差异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相对较小,而相对于人口水平而言相对较大;省级区域之间研究生规模分布的差异程度远大于本专科生;在校生规模分布在省级区域内的差异远大于省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的在校生规模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爱好成就事业 耿成群站在监视器前,对着新郎喊:"踢球的时候不要看新娘,你是第一次见到她,怎么能老看她.眼神运用不对!你这样看不怕人家当你是流氓啊!"然后他走到新郎面前,拿起足球边踢边跑边示范,这样,很自然地跑过,让足球自然地滚到她脚边.一队人马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忙碌着,摄像、灯光、化妆……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建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反思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积弊甚多,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建教师评价工作.重建,是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教育生产力是教师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评价工作应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群众性和法制性等基本原则.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教师工作.构建强调了指导和权重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是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师德、课堂教学、教科研、身心健康、继续教育、学科成绩、学生测评等是特别要加强研究的教师工作评价子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考试作弊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屡禁不止。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了一次考查,内容涉及作弊原因和防止作弊的措施等。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恰当的方法和得力的措施还是能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还需要尽可能取消作弊有利的考试,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综合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 ,培养思考 ,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由感知到内部语言(加工酝酿)再到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 ,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而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多年以来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探索的着力点 ,许多有识之士为改变作文教学停步不前、学生作文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的局面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得作文教学研究领域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 ,在诸多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着眼于作文教学的过程研究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