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22年是壬寅年,我们迎来一个令人期待的“虎”年和第4轮生肖“虎”邮票,也不禁让我们带着豪情和热情想去回望36年来4轮“虎”邮票的光彩。1986年,岁次丙寅,中国生肖邮票上的第一只“虎”以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著名画家张国藩以他所擅长的装饰画和壁画的功底,在一个富有张力的“S”形的构图中,以夸张写意性的笔调突出了虎目炯炯、虎尾张扬的虎威之态,虎身上红黑相间的纹路既是真实虎纹之现,又极富民间装饰感,透出了民俗剪纸和乡野布老虎玩具的韵趣,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族气派(图1)。  相似文献   

2.
原艺珊是个多面手,邮票设计和雕刻双管齐下,即将发行的2022年《壬寅年》虎邮票的第1枚“国运昌隆”是由她雕刻的。图稿写实性强,最适合雕刻语言表现这是原艺珊第二次雕刻生肖邮票。2018年,她曾参与了《戊戌年》狗邮票的雕刻。《壬寅年》邮票共两枚,第1枚为“国运昌隆”,描绘了一只威猛的雄虎形象,有一点仰视的角度,可以看出是一只上山虎,矗立高处,极目远眺、仪态雍容、气宇轩昂,传达出威武雄壮、国家蒸蒸日上的含义(图1,在《壬寅年》邮票印刷开机仪式中,原艺珊与该套邮票设计者冯大中合影)。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29日发行的“春节”邮票,全套3枚,另加1枚小型张,表现了中国民间传统春节的喜庆场景。该票不仅首次使用新型防伪油墨,同时3种邮票采用了两种版式印刷,即大版张(整张40枚)和小版张(整张9枚)。同套邮票两种版式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属第二次采用,故被称作“小版张二世”。而首次采用大、小两种版式印制的,则是1980年发行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  相似文献   

4.
沙伟 《集邮博览》2011,(10):44-46
在1967~1991年长达二十多年问,台湾邮政发行了一系列共12枚“名人肖像邮票”,均为辛亥革命相关英烈,以此纪念这场对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伟大民主革命。该系列邮票均为1枚1套,除纪206“名人肖像邮票——罗福星”为彩色平凹版印刷、票幅为30×40mm外,其他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票幅为27×37mm。  相似文献   

5.
日本1950年2月1日发行的以当年生肖属相虎为图案的贺年邮票,被集邮界公认为世界上首次发行的生肖邮票。至2002年,53年中共有8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小型(全)张1821种,成为邮票世界大家庭中的一支新生队伍,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6.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2022年,是冯大中先生画虎60周年。新年伊始,由他创作设计的生肖邮票《壬寅年》如约而至,不仅给广大邮迷朋友以欣喜和希冀,同时也是对其本人执着、痴迷于画虎艺术并达到高峰的一种肯定与认同。从自己作品中提炼出虎票图案第4轮第7套生肖邮票《壬寅年》由“国运昌隆”和“虎蕴吉祥”两枚组成。邮票上的虎形象从实出发,得虎之天性,细致诠释了虎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邮政日戳盖销邮票的目的本来很简单,所以在大清邮政、中华邮政时期;对盖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新中国邮政建立以后,在发行的纪特邮票中,人物邮票占相当比重,主要是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伟人或名人等。对这些伟人名人邮  相似文献   

8.
“寅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但在世界生肖邮票的大家族中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1950年2月1日,岁次庚寅,生肖虎邮票在日本诞生,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当时尚无“生肖邮票”一说,日本是以“贺年邮票”的形式发行的。直到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并逐渐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才使生肖邮票的发行大军不断发展壮大,并有了当今遍布五大洲的“生肖热”。  相似文献   

9.
纪念邮票都有明确的纪念日期,是为纪念重大事件、节日、重要活动或重要人物而发行的邮票。其邮票的宣传功能,主要是通过邮票上的图案、文字来体现,对背景资料是通过集邮报刊所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其事件的历史事实。纪念名人的诞生周年,如同“过生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期应与原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我收集的外国极限明信片不多。最近随便翻阅一些以名人为主题的极限片,现选出几枚供欣赏,顺便写一点“阅后感”。图1是保加利亚的列宁片。1949年是列宁逝世25周年,保邮政部门为此发行了2枚一套的邮票,这是保加利亚有关列宁的整套邮票,印量低值的200万枚,高值50万枚,目前市场上仍很多见(市价不到10元人民币)。但这枚极限片却很难见到,这是因为50多年前极限片并不像现在这么受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决定2004年为国际水稻年。这说明水稻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邮票看,有水稻图案的邮票也真不少,印证出水稻的重要性。世界上最早的“水稻”邮票要属中国。1913年,中华邮政发行的普通邮票中,“角”面值6种邮票图案是一个农民正在一大片稻田上收割。中国最早出现“水稻”邮票并不偶然。  相似文献   

12.
57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  相似文献   

13.
纪念场馆公函封的最大特点,是配合一些名人邮票发行时使用,尤其是经过实寄的封,更具有意义。从这些公函封上不仅可以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在不同领域做出的贡献,而且可欣赏到领导人或名人的墨迹。一是纪念场馆是为纪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为民族为国家做出1  相似文献   

14.
2020年9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了2020-14《莫高窟》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图1)。4枚邮票的图案名称分别是“北魏释迦禅定像”“北魏影塑飞天”“西魏佛菩萨像”和“唐菩萨坐像”,小型张为“唐释迦佛一铺”。这5种图案表现的都是彩塑艺术,无论是新邮报道,还是从邮票名称上都没有说明有后续内容发行,这意味着这是一套已经完成主题(莫高窟)表达的邮票。对于这样的处理,笔者感到很遗憾。这套邮票在艺术效果和印制工艺上比此前发行的“敦煌壁画”邮票有了新的突破,但彩塑是远不能代替莫高窟这座艺术博物馆的丰富内涵和整体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继1979年7月20日发行T40《东北虎》邮票一套后,国家邮政局又于2004年8月23日发行2004-19T《华南虎》邮票一套,实现了我国主要虎亚种在邮票上的大团圆。 《东北虎》与《华南虎》邮票同为动物题材系列,两套邮票的规格、整套枚数基本相同,而且图案也都采用国画,因此这两套邮票从外观上看,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这两套邮票发行前后相差25年,通过对比赏析,可以看出我国近时期邮票设计与发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干支轮回到壬寅虎年,《壬寅年》特种邮票已在众人期待中揭开面纱,从而开启新一年邮票发行的序章。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是以画虎闻名的画家冯大中,首次采用了国画工笔技法表现了生肖形象,细腻的刻画、高度的写实诠释了虎的美感,但也使其无限接近于一套动物题材邮票。其实,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历来是画家们笔下的“常客”,也曾多次以国画形象登上新中国邮票。  相似文献   

17.
近代邮票的图案丰富多采,几乎无所不包。有趣的是,某些早期邮票成了近期邮票的图案,构成所谓的“票中票”;有些实寄封也作为邮票图案,构成“票中封”。 有些国家在宣传和推行邮政编码、纪念万国邮联成立或纪念国际书信周时,发行了以信封为主图的邮票(图1、2,见封三)。但是其中的信封有时只是示意的轮廓,或者封上的邮票只是示意的色块,或者没有确切的收信人名址。这些不能算是正宗的“票中封”。正宗的“票中封”,应该是历史上确有其封。 英国泽西岛1974年为纪念万  相似文献   

18.
1.美国1942年7月7日年发行《中国抗日战争5周年》邮票,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中国地图的邮票。同时也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孙中山像的邮票(图1)。2.苏联1950年8月发行《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邮票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邮票(图2)。  相似文献   

19.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1,(10):38-40
美国在1942年为中国抗战5N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图1),是第一套印有中的美国邮票。这套邮票从始至终,都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亲自过问和关心。在《林氏邮票新闻》出版的介绍罗斯福与1933-1945年美国邮票的专封面上,以椭圆形的罗斯福总统像片为中心,环绕着8种美国邮票,其中摆放在最上面和最重要位置的,就是这套“中国抗战”邮票。  相似文献   

20.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0):26-27
很多人不喜欢美国邮票,原因是美国的历史太短,不像中国邮票上有丰富的历史题材和珍贵的古代文物,也不像欧洲邮票有灿烂的古典艺术和精美的现代绘画。但,我觉得至少美国的航空邮票很值得收藏与研究。上两期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最贵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图航空邮票,这期再介绍一些美国航空邮票,并从中了解美国的航空和航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