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命美学观照下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文章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主题以及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行了理性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2.
创建生命教育特色校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主题教育。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重新审视、修订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生命意识的培养成为教育的一大主题。大学语文是最易渗透生命教育的学科,给生命教育营造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创造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创新生命教育方式已迫在眉睫。 一、挖掘语文素材,确定生命教育主题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抓住以下四大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校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校本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教师课堂、家长课堂、家长社团、主题活动四大方式为主的生命教育校本德育实践场。教师课堂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知识、结合生命教育的主题,挖掘学科生命教育的价值,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从中可以挖掘生命是追寻、是担当、是坚信、是守护、是共生等很多主题,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自身对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3个层次。这3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  相似文献   

8.
王勇 《宁夏教育》2008,(11):67-67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对教育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我校试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多元途径开展生命教育,在这一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团队每年都会推出有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出版物,表彰与奖励全国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示范学校和个人。2016年,其普及的生命教育理念是"让生命教育的成果凝聚在良好品格的养成中",本年的全国生命教育年会的主题被确定为"生命教育与品格教育"。《中国教师》特别就品格教育、公民教育、幸福感等重要主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  相似文献   

11.
<正>从从2016年9月开始,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开始使用统一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替换原有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对比新旧教材内容,其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篇幅,凸显了生命教育主题。在教学中如何提高生命教育实效性、发挥生命主题教育功能呢?一、教材编写思路是生命主题教学的前提学科课程标准及据此编写的教材,是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完整性,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当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在原有的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不应是一段风潮,而是成为教育的常态,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与实践。华德福教育思想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命、用想象力滋养儿童的生命、将教育与儿童的生命紧密相连等观点,给予生命教育以启示:回归本质,教育本应当是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初心;平等意识,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美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月 《中国教师》2005,(2):12-15
<正>"生命教育"在今天并不陌生了。自生命教育思想提出以来,美国、西欧、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起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我国大陆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学校是培育生命的园地,实施生命教育是每所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开发生命教育活动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一、多种课程载体结合 1.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主题探究.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思想教育这块阵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教育形式。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若干主题,指出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生命教育是幼儿发展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是:从探求生命的本质开始,结合幼儿园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采取家园共育的方式,共同培养幼儿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8.
黄平芳 《生物学教学》2009,34(10):32-33
本文以初中生命科学四大主题的教学内容为研究背景,制定出相适宜的生命教育目标,展示了各主题中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生命和谐和提高生命价值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华特士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独特的生命成熟观,以及在阿南达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为基础,确立了其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六大主题内容,体现出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反映出其课程综合性、体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