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地名是地域的一种语言文字代号,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清代南疆契约文书中的地名便是南疆多民族文化的反映。本文通过对清代南疆契约文书中的地名分析,揭示清代南疆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今它又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浓郁的风情吸引着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家们,自2001年始一年一度的国际摄影大展,即将于2003年9月16日开幕。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式将以大型歌会的形式,突出“传统与时尚”的主题,以一种全新的广场艺术形式,向人们描述山西由历史到现代的嬗变。大展期间将展出90多个摄影展览,其中有20多个是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  相似文献   

3.
沧州地名见证了沧州历史文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价值.该文从沧州人物地名文化、沧州多彩地名文化、沧州儒学地名文化、沧州文脉地名文化4个方面,对沧州特色地名文化进行了系统展示.带有特色文化的地名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同时也是一种渗透性强、影响力持久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既能够进一步完善沧州地名文化研究资料,又可以...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名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一些音变类地名,更是活在地名里的老北京话,是北京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现如今,随着北京城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快速变化,一些传统地名正随其实体的改变而消失,现存的部分音变类地名读音也开始渐失"京味儿",急需保存与保护。丰富的儿化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也是北京特色性方言文化标志,本文专门以反映北京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认知理念的儿化地名为例,通过梳理儿化地名文化的发展历史,指出北京地名儿化不儿化并非与所使用的字是否适合儿化相关,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和人文气息,因此更需要很好地保护,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自觉传承与原态保存,本文特别提出了研发有形加有声、地图加文字的北京地名文化知识库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巨大影响也深刻地体现在朝鲜、韩国的地名上,举凡半岛历史上的政区地名通名、地名渊源解释、地名避讳、地名别号等等,无不受到中国文化的辐射,甚至中国与朝鲜、韩国间58对同名地名的方位也完全一致,从而在朝鲜、韩国地名的各个侧面均烙下深深的印痕.  相似文献   

6.
地名,不仅标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它还以语言为载体,成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清人李斗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著成《扬州画舫录》。书中涉及大量地名,蔚为大观。这些地名共同承载了扬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若对《画舫录》中所记载的扬州地名进行类聚分析,还将为揭示共时平面上扬州地名语词系统的构成规律和指导地名文化建设起到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重要地理类文化典籍《洛阳伽蓝记》涉及大量地名,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之一,因而成为翻译重点。本文参照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以《城内》篇中地名为样本,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华裔美籍学者王伊同采取的地名翻译策略。王伊同偏重文化保留性翻译策略,尤其音译、语言翻译和注释,但偶尔也采用归化法;其翻译手法灵活圆通,注释详尽可靠,颇受好评。王译有助于西方专业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演变。沧州地名反映出本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文化、人文历史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我们应深入学习并保护好地名文化,以有效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王瞳 《文化学刊》2023,(4):210-213
“六十花甲子”墓葬形制的盛行显然违背传统伦理,也许是迁葬造成,也许是佛教中国化过程的最好见证。总之,这样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与有着深厚底蕴的古国文明相融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甚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地名研究是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延长县地理位置独特,建县历史悠久,地名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如反映陕北川塬沟壑峁梁的地形地貌特点,反映当地的物产、环境,反映陕北丰富多样的文化存在。延长地名主要是基于地理、宗族、方言、心理等因素命名。探索延长地名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是陕北语言文化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沧州农业地名体现着沧州人民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的独到见解。梳理研究农业地名文化可以丰富和完善沧州的地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宣传沧州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该文通过穷尽式地整理、挖掘与农业相关的地名,从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农事活动、地形地貌、政治事件、军事屯田等方面对农业地名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分析出沧州农业地名呈现出沧州独特的生产文化、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乡土文化和地理文化等文化价值体系。同时,该文提出4条宣传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沧州地名文化研究资料,有效宣传沧州文化。  相似文献   

12.
谐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手段,谐音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禁忌文化与谐音、崇拜文化与谐音,以及谐音禁忌与谐音崇拜产生的原因三方面深入探讨了汉语谐音修辞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太原市西南90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中可以看到,山西这个古老的文化省份曾经拥有的辉煌时代。这座古城有龟城之称,系取之于吉祥,意在长寿不老,坚如磐石。平遥古城历史较远,保存较好,是中国县城中较为罕见的一座。平遥古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明代洪武三年(1370),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成今日的  相似文献   

14.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距省城太原100公里,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从获得这一殊荣后,平遥城更加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前往观光旅游。人们在这里能够寻访到那写满沧桑历史文化的城廓街巷,捕捉到那充满浓厚地域色彩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经过时代的见证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得到大众的认可.分析文化类、商业类、公益类等不同种类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状况,了解传统文化现阶段所处的位置;挖掘传统文化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意内涵,包括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美育、德育和审美内涵,寻找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价值意义;阐述传统文化应...  相似文献   

16.
马学英 《对外大传播》2009,(4):F0002-F0002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不仅在平遥本土成功举办,而且还远赴联合国总部、欧盟总部、日本、印度等地成功地举办了精品巡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展示当代摄影艺术创作和探索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1,(2):160-160
高磊在《大众文艺》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中国地名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而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也是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融合投影、LED、VR、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下的旅游产业凭借其全方位的浸入式体验,开启了文旅产业的里程碑式变革.平遥古城是具有悠久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深度结合平遥当地源远流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名作为地方知识体系的历史传承,记载着城市历史演变轨迹,积淀了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的人文底蕴,体现了重庆“山-江-城”的空间特征。面对重庆传统地名不断消亡的困境,识别地名文化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为样本,通过建立地名数据库,采用质性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以及数理统计定量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人地关系下渝中半岛地名的历史变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迁机制。结果显示:(1)各时期自然景观型地名的空间格局与渝中半岛地形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变化不显著。(2)文化景观型地名分布整体由渝中半岛中部向四周扩散,同历史交通线、宗教寺院、人口分布高度契合。(3)物理环境是否发生大的改变是地名是否存在的重要因素;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名更迭起到重要推动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地名文化保护方法与建议,以推进重庆渝中半岛地名文化遗产的认知体系建立和保护实践开展。  相似文献   

20.
"门"文化在中国积淀深厚,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华夏之门的始主有巢氏,奠定了人类文明中"门"文化的起点,而大学的校门也正是反映一所大学深厚文化内涵的开始。校门上的牌匾题字更是校门整体的点睛之笔,文章将校门书法予以分类分析,探求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