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九课《巧巧手》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演唱、表演《粉刷匠》2.创编与活动3.学会折纸帽教学目标:在歌曲《粉刷匠》的学唱、“折纸帽”的动手活动中及集体舞《我有小手》动作创编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共舞、共唱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黑板、背景图、画笔各一、唱名卡片若干;学生自备音乐书、报纸一张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刚刚开始学习竖笛演奏的学生大多是二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进行的竖笛学习阶段为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教学应主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可以选择一首通俗易懂、脍多人口的小曲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跃跃欲试。例如我教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在歌曲演唱课中学过了一首歌曲《送别》,并且对这首歌十分喜欢,  相似文献   

3.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小螺号》。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5.
蔡懿 《儿童音乐》2011,(9):76-78
正教学设计意图:《课标》中在音乐表现要素的标准作了这样的描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根据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我选用了《小白菜》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在欣赏《小白菜》中,唤起90后孩子珍惜当今幸福的生活,珍惜跟身边亲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教学目标:1.在聆听《虫儿飞》《小白菜》中,体验孩子对母亲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并能用  相似文献   

6.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四册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音乐小屋》这首歌,让学生学会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2.能准确地拍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碰碰球》感受音乐的音高。教具准备:钢琴、头饰、多媒体、邀请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健康歌》,学生带头饰扮演小动物从梦中醒来,起床、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律动。二、复习旧课师:小动物们,上次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带来了一首什么歌啊?生:《蜗牛与黄鹂鸟》师:对了,这首歌太好听了,我还想听听这首歌,你们能不能有感情地表演一遍?(全班表…  相似文献   

7.
宁娟 《儿童音乐》2007,(2):66-67
一、课题:歌曲《过新年》二、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一册。三、课型:唱歌综合课。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do、re、mi、sol、la五个音。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小钹和小鼓,初步学会其演奏的方法。3.训练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具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奏歌曲。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用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小燕子》,教育学生爱护益鸟,并通过模仿小燕子的各种飞翔姿势,培养学生动作的表现力。2.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觉歌曲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对小燕子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有益小动物的习惯。2.领略延音记号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动画,钢琴,打击乐器,动物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感受音乐,创设情境。师:孩子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是春天、春末夏初。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见过…  相似文献   

9.
薛晖 《儿童音乐》2012,(2):42-43
课例5:《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创作歌曲》一课由沅陵县一中任定江老师设计,教学内容为教师自组。任老师想通过该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创作歌曲的几个时期,感受中国创作歌曲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1.聆听《北京欢迎你》《祝酒歌》《毕业歌》。问题探讨:三首歌曲从时间上看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0.
陈莺 《儿童音乐》2011,(9):79-81
正【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六册第五课《牧童之歌》——第一课时《小小羊儿要回家》【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流畅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2.在歌曲学习中,感受内蒙古音乐的风格,并在音乐中体会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陈磊磊 《成才之路》2012,(32):62-62
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情绪。2.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二、教学重点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三、教学难点切分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等。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2.谈话导入(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伴奏)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能和我们最棒的三(4)班的同学一起渡过这个愉快的音乐时光,陈老师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气一样,格外舒畅。  相似文献   

12.
宁娟 《儿童音乐》2008,(1):67-67
一、课题歌曲《阿西里西》(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二、课型:唱歌课。三、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3要求学生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郑婕 《儿童音乐》2011,(4):79-81
一、教学设计:《快乐的课间》是四年级音乐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进行歌曲《哦,十分钟》和音乐知识:拍号及指挥图示、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复习二拍子、三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从歌曲情绪的了解,到旋律的熟悉,再到休止符、切分音的掌握,到歌唱、用打击乐伴奏等,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上课  相似文献   

14.
课题:《河南音乐——编花篮》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欣赏合唱《编花篮小景》、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重组了教材,教学内容为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聆听《谁说女子不如男》、合唱《编花篮小景》。通过说、看、唱、听、思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欣赏豫剧,学会歌曲,了解河南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与学习中感受河南音乐的魅力,对河南音乐  相似文献   

15.
薛晖 《儿童音乐》2015,(3):44-45
一、案例描述课题:《我是小小音乐家》课型:唱歌课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执教教师:湖南一师二附小周敬雅教学过程记录:1.听赏歌曲第一遍。提问:这三位小音乐家住在哪里?他们都会什么乐器呢?2.学唱乐句。3.学习旋律。(1)比较旋律的不同之处。歌曲一共有五句旋律,先请大家来看看第一句和第二句,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我们来唱唱这两句。  相似文献   

16.
薛晖 《儿童音乐》2016,(6):52-53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描述 课 型:唱歌课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执教教师:湖南省永州道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 俊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观看《长城谣》动画视频,整体感受歌曲表现特点. 2.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长城谣》,结合视频了解歌曲的背景,感受歌曲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栗玉娟 《儿童音乐》2008,(11):56-59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人音版《音乐》一年级第一册第五课课型:综合课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的特点,歌唱表演处于初级阶段,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  相似文献   

18.
课型:综合课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儿童音乐》2016,(2):54-55
一、案例描述 课 题:孔雀之灵——欣赏傣族孔雀舞 教学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学模块:《音乐与舞蹈》 执教教师:重庆某高中音乐教师 教学过程记录: 1.教师表演一段傣族舞蹈,学生说哪个民族的,导入课题. 2.师生探讨了解傣族及傣族音乐舞蹈文化.(傣族舞蹈音乐舒缓、柔美,小跳的级进方式,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演奏乐器有葫芦丝、象脚鼓等.) 3.学习傣族舞蹈基本动作,如掌形、嘴形、冠形、爪形、屈掌等.  相似文献   

20.
小雪花     
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小雪花》。2、通过演唱、舞蹈欣赏等综合性艺术表演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小雪花的纯洁善良,并喜爱上小雪花,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