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拧开笔,打开采访本,正儿八经采访了,而往往抠不出满意的材料。可有时与人闲谈,却无意间创出“乌金”来,回想从事通讯报道工作两年的实践,就每每有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1990年初夏,我回农村看望母亲,姐姐也来串门,她很健谈,她说我们种田不用愁,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落谷,小喇叭会喊会教呢。“小喇叭教你种地”,我  相似文献   

2.
图书的形象,在近500年来没有变化。许多人认为,今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即使图书的基本形象没有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将把图书变成什么样子呢?带着各种各样的不安、期待和幻想,下面4位专家描绘了100年以后“纸介质图书”的新形象。西岛大介(漫画家):今后100年的“图书发展史”从现在起到10年后,作为预防偷盗图书和抑制新旧书店(即二手书书店)  相似文献   

3.
学林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1982年开始出书。当时明确它是一个小型的综合性出版社,以弥补上海只有专业出版社的不足。给它规定的任务只有5项:学术著作、学习辅导读物、新闻出版读物、自费出版物、其他读物。但由于有“综合性”的前提,出书范围极广,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所以,10年来虽然不过出版约800种书,但文、史、哲、经、理、工、医、农,创作与翻译,教育  相似文献   

4.
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重要。 出色的企业或组织都有10年至15年的长期目标。经理人员时常反问自己:“我们希望公司在10年后是什么样呢?”然后根据这个来规划应作的各项努力。新的工厂并不是为了适合今天的需求,而是要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求。各研究部门也是在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产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零”不惑     
编辑学报1993年第1期第2页登有《“零”之惑》一文,我对该字写法有疑问。其实“○”也是汉字。 “零”字产生的很早,最初指“零星小雨”,与数目字没有什么关系。最早表示余数和空位用“单”和“有”,如“一百单八将”、“孔子五十有一”。到了近代逐渐用“零”字来表示余数,如“女蜗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二一块”。至于用“零”表示空位,如“一八八零年”,则更为晚起。用“零”表示空位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也与时代的需要有关,在古代语言表达中涉及空位的时候很少。  相似文献   

6.
人,什么都可以没有,惟独不能没有追求;人,什么都可以放弃,惟独不能放弃的也是追求。这是人与宇宙万物的根本不同。历史由人来写,杂志由人来办。《档案天地》作为河北省档案局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年来,它恪守着改版改革的初衷,奋力地追求着“立足档案、面向社会”;追求着“立足河北、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7.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历程印证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变化和演进。本文尝试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访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研究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政策话语和国际媒体话语。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贡献全球治理的话语发生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和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一带一路”的国际媒体话语呈现竞争与合作、本国利益与国际关系并存的构建逻辑,沿线国家媒体更注重报道“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金钱之外“授人以渔”的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在读2000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发现问题不捂不盖一封信引发一汽10万人大讨论》的消息时,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怎么也没有从内文中找到“10万人大讨论”的字样。不用说“10万人”的具体数字,就连一汽有多少人也没有交代。那么标题中是根据什么标出“引发一汽10万人大讨论”的呢?1999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边编边悟     
别人当编辑是什么滋味,咱不知道。但我觉得26年的编辑生涯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自己越干越有味道。有人不解:“净弄些小豆腐块,有什么意思?”“整天在本报讯上抠来抠去,活得有多累?”我们这帮编辑听了付之一笑,依然干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0.
感想与期望     
编辑同志要我就如何开展中国博物馆学构研究方面写点笔谈,一来盛情难却,二来出题很宽,就想到什么谈什么,有感想、有看法、也有期望,作为“杂谈”好啦。一、现代博物馆,如果以1683年创立的英国牛津阿什摩尔博物馆为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过了185年,到1868年,中国才有了第一个博物馆——外国人办的上海震旦博物馆。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博物馆,还要推  相似文献   

11.
中新网2月24日转载了南京《现代快报》一则题为《“情人节”惹祸?南京各妇科门诊迎来堕胎高峰》的报道。最初看到这则新闻标题时,着实被它的“新闻性”给冲击了一把。又是“情人节”又是“堕胎”的,想不往下看都难。可读着读着就发现味儿不对了,文章唆唆写了一大通,可就叫你找不到“情人节”跟“堕胎”之间有什么关系。再一想,报道的转载日期是2月24日,而情人节是2月14日,也就是说二者的时间差充其量也就10天左右。即便情人节那天真发生了什么“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事件”,10来天的时间就能让“南京各妇科门诊迎来堕胎高峰”?人们常念叨“不…  相似文献   

12.
“我是××网站的记者”,当你听到这样的介绍时,请不要感到惊讶。随着在全国新闻网站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的落实,“网站记者时代”正在到来。那么,大批“网站记者”加入到新闻采编队伍中来,对相关网站有什么影响,对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有什么影响,对整个新闻界以及正在大力推进的媒体融合会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家媒体的评论栏目办了10年,设置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纪念性议题:说说那些陪伴了你10年以上的人、事、物,你和他们有什么故事么?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吾日三省吾身”,回顾10年陪伴,不仅是一次个体生活史的梳理,更是一次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生活坐标、从熟悉坐标中认识自我的机会.在这个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没有能力慢下来去思考这种“没用”的问题.智者与愚人的差别,很多时候就在于智者常看些貌似“无用”的书,思考些貌似“无用”的问题.人们常常厌恶庸常生活的重复单调,可静下来仔细想想,“不变”的事物其实不多.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陕西读者有什么愿望希望通过在陕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反映?从3月初起,三秦都市报与网易新闻联合推出“民意直  相似文献   

15.
做官与做文     
现如今有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凡走上领导岗位做了“官”的就很少写文章了;写文章的又多不是当“官”的。据闻,有些地方领导手下总有一个或几个笔杆子在“伺候”着,一旦有了写文章的任务,便由这些笔杆子执笔代劳。这几年国内各种各类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的多起来。众家报刊争相为不同层次的领导们开辟笔耕的园地,诸如某某书记谈什么什么、某某长谈什么什么之类。那登出来大小不一的文章,据说为数不少就是他们手下那些摇笔杆儿的小“秀才”们造出来的。甚至还有个别好心的编辑先生,在这上头也学起雷锋,当起无名英雄来,不惜…  相似文献   

16.
1908年,当南开中学大操场上出现三条白纸黑字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平来举行奥运会并代替在雅典举行?”时,曾引起了在场师生和观众的关注。从1908年中国媒体提出举办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奥运新闻传播记录了中国人从观望奥运、参与奥运到举办奥运,从“鸭蛋”的耻辱到金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也记录了中国传媒人的“光荣与梦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明 《视听界》2012,(6):16-17
深的事情是什么”、“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您最在乎的是什么”、“您希望孩子为您做什么”。如此,更有人情味,更加符合一定的语境,也更便于被采访者回答,气氛显得比“你幸福吗”自然得多。有消息说,《新闻联播》年末将改版,增加新闻现场连线和新闻评论员机制。这说明,央视从“走基层”中尝到了甜头。没错,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接地气,淡化教化色彩,《新闻联播》只会赢得更多的观众,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也将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18.
要搞好“三农”报道,首先要面向实际,走进农村,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什么问题,存在什么矛盾?按照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当前“三农”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地市党报不能不时时刻刻加以思考和调研。只有善于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建设的全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看,才能明确“三农”报道的方向,从而组织策划和写出有力度、有影响、有震撼力的“三农”报道来。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图书馆》2006,(4):76-77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出版社与广大农村读者必将更加注重“三农”图书的内容传达。目前我国出版的“三农”图书在内容上都有哪些新变化?“三农”图书出版热点有哪些?在2006年——“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开局之年,“三农”图书出版又有什么新趋势?本文根据2004-2006年前三季度CIP“三农”图书数据,对近三年来的“三农”新书作一盘点,以便对目前“三农”新书出版内容和方向有一总体了解,更好地服务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上的“自选动作”是相对于“规定动作”而言的。是指除了上级指令性计划以外的内容。随着新闻改革力度的加大,“自选动作”在媒体上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它的特点一是“自”,二是“选”。“自”有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就是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立场来选新闻事实?“选”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选”什么内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